年輕時去北京邊求學邊打工,一點點在攝影行業站穩腳跟,一點點收穫大獎。44歲的白辰憑一組古今融合的飛天攝影,又在剛剛舉行的全國攝影藝術最高獎項——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上獲得大獎。這位新的“老西安人”去年第二次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西安創業,感觸滿滿。此次獲獎更讓他對故鄉充滿信心。

屢獲大獎 開創國內古典攝影的新風格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中國文聯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剛剛落幕的第十二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出了紀實攝影類、藝術攝影類以及商業攝影類三大類別獎項及“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攝影家”榮譽稱號,全國有19位攝影師獲得大獎。此前連續多年未有陝西攝影師獲獎。白辰此次獲得的是商業攝影類金像獎,本屆此類別全國僅有3人獲獎。

早在2005年,白辰拍攝的敦煌題材作品就在人像攝影行業引起很大反響,開創了國內古典攝影的新風格。此次他選送的作品是一組油畫感十足的飛天造型,從今人視角展現傳統風韻,創意十足,古今交融藝術感很強。“很多人都以爲肯定經過了後期處理,所以姿勢、色調、氛圍才能這麼美,但其實都是真實拍攝的。”白辰說拍攝時用到了威亞、煙霧,服裝道具背景都是他和化妝師一起動手製作的,拍攝了三次才定稿。

評委會認爲他的作品中既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領悟,又有對大自然的無限敬仰。他以攝影爲載體將不同元素進行整合再造,讓人與自然、當下與傳統在創作過程中不斷融合,最終呈現出動人心絃、感人至深的佳作。

記者獲悉,20多年裏白辰拍攝了大量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他在2015年榮獲人像攝影行業最高榮譽“第八屆全國人像攝影十傑”、2016年又脫穎而出獲得世界盃攝影大賽(WPC)國際銀獎的殊榮,爲亞洲區歷屆以來在此賽事獲得的最高獎。

二次創業 感觸西安變化太大

白辰是長安人,1987年13歲的他第一次觸摸哥哥的相機就癡迷了。高考時專業課分數極高,卻因爲考文化課前一天騎車受傷,高考夢碎,他卻沒有放棄攝影。到影樓打工幾年後終於通過自考到北京電影學院圖片攝影專業進修。他一邊學習一邊到攝影室打工攢學費、生活費。“那段北漂的日子很艱險,常常一頓早飯管一天。”

積累中不僅攝影水平的提高,良師讓他對攝影行業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的攝影師,會在按快門時滿懷虔誠、敬畏。”白辰學成後在北京的攝影學校當了多年的攝影講師,並從2003年陸續發表作品,風格越發明顯。他屢獲大獎,事業蒸蒸日,卻在2017年選擇又一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西安創業。

“我上次回來創業是2008年,待了三年就又回北京了。”白辰說當時就覺得在西安展不開手腳,好像只能開婚紗影樓,攝影資訊也有點閉塞。這次回來他從辦營業執照起就感到了快速便捷,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也讓他感嘆故鄉真好。“這個城市不一樣了,這個城市的人不一樣了,我很有信心。”

白辰將唯美與時尚、光影與創意、傳統與新元素等結合起來,形成不拘一格的創意人像。他說這次獲獎的照片的靈感源頭,其實是他小時候在西安看到的一個飛天雕像。“文化是攝影的底蘊與內涵,今後我將更多嘗試藝術攝影、人文紀實。”他想用攝影完成中國最珍貴的文化傳承。

(記者 陳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