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圓錐角膜發病後可引起視力進行性下降,其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佩戴硬性角膜接觸鏡、角膜膠原蛋白交聯術(CXL)、角膜移植術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也在不斷提升。近年來飛秒激光發展逐漸成熟,且不斷刷新了臨牀治療方式。在ESCRS2018大會上,來自東京的Minoru Tomita教授提出了一種創新性治療方式,將核黃素、ICRS、CXL聯合應用,改善圓錐角膜的治療效果。《國際眼科時訊》爲您呈現這一新技術。

研究方法

Minoru Tomita教授的這項研究是一項回顧性臨牀研究,研究對象爲242只圓錐角膜患眼,患者平均年齡爲37歲。所有入組對象均行OCT引導的飛秒激光輔助角膜基質環(ICRS)聯合角膜交聯(CXL)治療,UVA照射量爲18mW,5分鐘。於術後1月、3月、6月及1年分別進行視力、屈光狀態及角膜曲率等的檢測。

研究結果

術後1年視力明顯提高,裸眼遠視力(UDVA)爲20/68,矯正遠視力(CDVA)爲20/25。UDVA[logMAR]術前爲1.13,術後1年爲0.74,CDVA[logMAR]術前爲0.23,術後1年爲0.14。

研究結論

此項研究得出結論,OCT引導的飛秒激光輔助角膜基質環(ICRS)聯合角膜交聯(CXL)對圓錐角膜具有有效治療效果。

通過對術後效果分析評估發現,此種治療方式對視力、屈光及角膜曲率均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此外,經隨訪發現術後一年患者的視力、屈光狀態均非常穩定。

由於未行角膜上皮移植,所以患者術後恢復較快、疼痛期較短,因此,此種治療方式患者的滿意度也比較高。

(來源:《國際眼科時訊》編輯部)

版權屬《國際眼科時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經本網同意並在文章頂部註明“轉自《國際眼科時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