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城故事】美麗神奇的滇緬公路

德宏最值得驕傲的是什麼?也許有人會說是美麗的孔雀、溫柔的瑞麗江、獨樹成林的榕樹王等奇物美景、秀麗山川。但我認爲,最值得驕傲的還是德宏境內有着悠久歷史,經受了風風雨雨,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滇緬公路。

也許大家會問,我們腳下的這條路,與其他許許多多的路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同,確實是大不同。這條路,貫通了歷史和未來,包含了一段拯救祖國的歷史。它縱橫在滇西高原谷地,穿越德宏境內,在雲南境內的確切稱呼是昆畹公路。它從畹町出境,遙遙伸向緬甸、印度,所以又有一個並沒有被傳揚開的名字叫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但是,在紅土高原,在雲南人心裏,這條路仍只有一個名字,一個神聖的、莊嚴的、用滇緬民衆的白骨和熱血築成的名字——滇緬公路!它使面積僅爲103平方公里的邊關名鎮畹町,變成了雲南畹町、中國畹町、世界畹町。有人說:畹町因滇緬公路而馳名,滇緬公路因畹町而生輝。這個評價是極爲客觀和中肯的,歷史已作如是證明。滇緬公路,擁有無數感人的故事,是一條德宏走向幸福的希望之路。

杜軍 攝

滇緬公路1937年8月開始修築,築成於1938年8月,用時僅一年,是世界築路史上的奇蹟。滇西人民創造了這個奇蹟。它一誕生就令世界關注,引來了世人的驚歎和感慨。一位外國記者說,這條路的築成像是一個夢突然成了現實;英國外交部二等祕書莫里考斯考察滇緬公路回國後,在英國報刊雜誌上把它比做“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的奇蹟”;美國駐華大使詹森視察這條路後發表講話說:“滇緬公路工程浩大,沿途風景極佳,此次中國政府能於短期完成此艱鉅工程,此種果敢毅力與精神,實在令人欽佩,且修築滇緬路,物質條件異常缺乏,第一缺乏機器,第二純系人力開闢,全賴沿線人民的艱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美國報紙還把滇緬公路與巴拿馬運河相媲美。事實確實如此,這條路正如萬里長城一樣,不再是簡單的、凝固的建築物,已經昇華成爲中華民族昂揚向上、艱苦耐勞、永不屈服的精神豐碑!

滇緬公路,憑着它特有的戰略位置,一誕生就登上了歷史舞臺。它是滇西抗戰史上一條奔騰不息的中華民族的血線。1938年12月至1945年10月,從這條血線上運入內地的抗戰物資達45萬噸之多。戰爭使它真正成爲中華民族的抗戰輸血管道。回顧歷史,可以這樣定論:滇緬公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滇緬公路是高原和祖國母親聯繫的血脈,是高原人精神的體現,歷史記載了它的輝煌和不朽功勳。稍稍瞭解一點歷史的人,都會爲這條路感動不已;每一個德宏人,每一個畹町人,都會爲擁有這樣一條路自豪不已。所以說,它是德宏最有魅力的絕色風景。

 “道路者,文明之母,財富之脈也!”時光如水,日月如梭,70多年的歲月彈指間飛逝而去。抗戰勝利、德宏解放、新中國成立、改革之光普照神州大地,公路沿線的中小城市競相崛起。德宏順應歷史潮流,勇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利用口岸優勢和邊貿政策優勢,以“敢爲天下先”的精神,積極發展邊境貿易,在短短几年內使歷史名鎮畹町和一江之隔的瑞麗變成了繁榮的商業中心,南來北往的商旅川流不息,貨物往來如織,生意興隆火爆。可以說,高原人爲滇緬公路付出了犧牲,又在這條路上得到回報和收穫。

回眸歷史,作爲滇緬公路中國段終點站的畹町,如同一位執着前行的開拓者從歷史深處走來,一路艱辛,一路坎坷,一路輝煌。隨着大瑞鐵路、龍瑞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重點工程的建設實施,德宏必將成爲全省乃至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大瑞鐵路的建成,將重塑歷史上南方絲綢古路的新輝煌,進一步凸顯雲南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對促進畹町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雲南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我國與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圍繞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目標,掀起大改革、大開放、大建設、大發展的滾滾熱潮,描繪畹町經濟社會發展的壯美畫卷。

▲嶽三旺 攝

如今,這條路已不全是當年的那條路了。我們腳下的路既是歷史之路,又是畹町經濟社會發展的進步之梯。

讓我們記住歷史,點燃激情,重振畹町風采;放飛夢想,引領畹町未來。願畹町的明天更美好,未來的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平坦!

德宏團結報通訊員 尹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