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如果你是一個胖子,你完全可以自豪的說:我是一個幸福的胖子,我是一個有口福的胖子。因爲生活在這個讓全世界都羨慕的美食聖地,根本就沒辦法讓嘴巴停下來!

(一)潮汕美食篇之牛肉火鍋

在潮州大小牛肉店隨處可見!一般牛都是凌晨宰,當天就到店裏賣了,不放過夜的,有少數店是現宰現喫的,肉還會動的!沾上牛肉火鍋店特製的沙茶醬,嘖嘖嘖,一級棒!別覺得都是肉,是不會膩的,“食肉獸”看到得多開心!重點是便宜便宜啊!!!

一盤肉差不多25-30元,重點是肉多好喫,不像一線城市牛肉火鍋店那麼坑!親自來過你才知道!!!

最後再拌上一碗幹粿或者乾麪,加上沙茶醬。

出名的手捶牛肉丸,下面來看看製作過程,彈性好到可以打乒乓球!!!

1、精選牛肉:選牛後腿後肉最佳。將牛肉去筋,先切成小塊,然後剁碎。

2、錘牛泥:用手錘把牛肉錘成泥(現在也有用機器做這一步驟的,但是手工錘打的味道會更好,更有彈性)在小碗裏把鹽、味精、地瓜粉加溫開水調和好,淋到錘好的肉泥上。接着繼續錘,使調味料充分的融入到牛肉泥中。

(二)潮汕美食之腸粉

說到腸粉,潮汕腸粉真的讓離鄉在外的學子,打拼的人士很是懷念的,潮汕腸粉是廣州的廣式腸粉流傳過去的,但是因爲潮汕人喜歡的口味不同,所以廣式腸粉到潮汕就被改革了。不囉嗦,上圖~

上圖腸粉有兩種醬的,一種是店家特調的醬油,一種是酸甜醬看你喜歡咯。

料很足的哦,裏面有雞蛋,鮮甜的蝦,不是蝦仁哦,可選豆芽或者生菜。可以選豬肉或者牛肉。超讚!

最重要是一條腸粉只要5塊錢,5塊人民幣!!!

順便一提是上圖中的湯,是豬血湯,最主要的功效是清肺,湯裏的菜很好喫的,方言叫“津珠菜”,學名我就不知道了,原涼我讀書少。來一條腸粉配上一碗豬血湯,嘖嘖嘖~

(三)潮汕美食之蠔烙

蠔烙是潮汕的特色小食,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

主要是地瓜粉和海蠣(也就是生蠔),用來煎蠔烙的蠔不宜太大,小巧玲瓏爲好。煎蠔烙要先熱鼎放油,下蔥花爆香,將調好的雪粉水均勻地倒下成圓形狀,半熟時放上蠔,再把蛋漿均勻淋上,煎熟煎脆。

煎好上盤的蠔烙撒上胡椒粉,並以芫荽葉點綴,配上沙茶加魚露的醬碟,令人胃口大開。

央視綜合頻道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澄海銀屏蠔烙進入了全國觀衆視野。

“舌尖”效應使鮀城掀起“蠔烙熱”,澄海“銀屏蠔烙”中午煎百鼎、市區蠔烙店生意“井噴”,甚至有北京“喫貨”看完節目後就專程飛抵汕頭品嚐蠔烙,壯哉我大潮汕美食!

是不是蠔烙煮多了,店主肌肉怎麼那麼飽滿!!!

節假日、晚上下班,約上幾個好哥們刷一頓夜宵,歐~是多麼的享受啊!!!

(四)潮汕美食之豬腳飯

澄海東里豬腳飯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爽香開胃,是深得潮汕人喜愛的快餐食品。

東里賣豬腳飯的店,還依然保存着用蹲着喫的長板凳。據說是因爲以前務農的人多,到了播種或者收割的季節特別忙,乾的都是體力活,時間又趕,就在店門口蹲着刷刷幾碗飯配點豬腳,然後就去務農了。

豬腳飯最初起源於東里的街邊大衆食品——半碗疊,顧名思義,半碗疊即是在盛有半碗米飯的碗中疊上一、二塊用東里傳統滷水手藝滷製的豬腳供顧客食用。

說起豬腳飯,不妨先說米飯的製作,東里豬腳飯選用優質泰國香米煮飯,飯軟滑而富於彈性、入口香氣四溢。而豬腳的製作,則需另作一番繁述了。

(五)潮汕美食之雞爐

這幾年雞爐在汕頭很是盛行,有很多種湯底選咯,牛蒡雞,石橄欖雞,檸檬雞,椰子雞等等。

我最喜歡的是石橄欖雞,別問我爲什麼,男生喫了就知道了,立馬見效~!

(六)潮汕美食之豬腸脹糯米

豬腸脹糯米是潮汕地區民間傳統小食糯米香,選取豬大腸(洗乾淨浸軟),將糯米調味後裝進去。(“脹”在潮汕方言中有把東西裝入容器中的意思,“豬腸脹糯米”名稱由此而來)

味道好.該小食四季皆宜,不僅潮汕人喜歡,四方遊客來也得嚐嚐,不然白來了。

(七)潮汕美食之鱟粿

鱟粿樣子像桃形,糯米粉做的,裹了滿滿的瘦肉、鳥蛋、蝦仁、香菇然後浸泡在油鍋裏。食用時叉起一個裝盤切開淋上醬料就可以開喫了。

是汕頭潮陽棉城的代表性小喫,別看樣子很膩,喫着不會,口感很糯,裏面的餡兒又香,熱氣騰騰配份魚丸青菜湯,那喫的叫一個滿足。

(八)潮汕美食之菜頭粿

菜頭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制。

可以炒上牛肉,放上菜脯、豆芽、生菜,加上酸甜醬~~~

(九)潮汕美食之粿汁

粿汁是潮汕地區大衆化的地方民間小食,在潮汕街上,隨處可見賣粿汁的小食攤。

一碗熱騰騰好像粿條般滑口的粿片,淋上淺棕色的滷汁,再點些滷豬腸、滷肉、滷蛋、豆乾或菜尾等,這就是粿汁了,粿汁要趁熱喫,非常爽口,越喫越有味。

澄海有些鄉下的粿汁是沒有配料的,但是一樣很贊很贊!

(十)潮汕美食之豆腐花、草粿

潮汕的豆腐花與草粿是潮汕大衆小喫中的姐妹品種。夏天,潮汕城鄉街頭巷尾的叫賣,是“草粿、豆腐花”,或“豆腐花、草粿”,喫什麼隨便挑,白色的是豆腐花,黑色的是草粿,價錢都一樣。

夏日豆腐遍街頭;

串巷叫賣四方行。

清口解渴適時令,

呼賣聲調如潮樂。

潮汕傳統的豆腐花,以其加工製作精細、磨漿講究、乳白細膩、潤滑如脂、清香爽口,別具地方風味特色。豆腐舀起來邊裝進碗裏邊撒上白砂糖,拿起碗來便可啜飲,價錢便宜,食用方便,使人食後頓感清爽消暑,涼喉解渴,裨益健康。

草粿(廣州稱涼粉),甜潤嫩滑,清涼爽口,風味誘人,是人們盛夏解暑的傳統小喫。

(十一)潮汕美食之“老式拖冰”

澄海東里老戲院木棉樹下老式拖冰

烏米 薏米 綠豆 紅豆 鳥卵還有地豆麩 一大碗5塊

夏天喫拖冰神馬的最有愛了

類似的夏天飲品還有“海石花”

海石花是動物脊突苔蟲或瘤苔蟲的乾燥骨骼,呈珊瑚樣不規則塊狀。它分佈我國南方沿海各地,是一種藥材,可以治療咳嗽不止、小兒天哮、血淋、石淋、消渴等症。同時它還是珊瑚盆景的別稱,福建閩南一帶的一種小喫也叫海石花。

潮汕人把海石花做成一種糖水,加上蜂蜜攪拌,鳥蛋,各種你想喫的配料,喫了對身體超好的

(十二)潮汕美食之隆都米錢

製作米錢要精選優質糯米,經過浸米、磨漿、壓漿、蒸料、攪料等工序製成,堅持用傳統的石磨來磨米漿跟豆沙餡,用傳統的石磨磨製米漿跟餡料才能保證喫起來的口感是細膩的。

而材料和水量的配比、蒸料的火候等還得根據天氣情況進行調節,以此確保米錢的品質,每日凌晨一兩點師傅們就要起身磨漿生產米錢,確保新鮮的米錢清早上市。

米錢個個都是現做現賣新鮮出爐,因而入口富有彈性,潤滑而不粘齒。皮QQ彈彈有嚼勁,餡細細滑滑而清甜。

老人小孩沒牙也能喫!

(十三)潮汕美食之豬朥粿(菜脯粿,豆糕粿)

都是米漿做的,超級香,1次10個都不夠喫。6年前是1塊錢5個,3年前是1塊錢3個,現在1塊錢2個了~~~

(十四)潮汕美食之砂鍋粥

潮汕砂鍋粥最早是出現在深圳的,潮汕砂鍋粥是專用砂鍋煮出來的鹹香粥,粥是主料,配料一般有河海鮮、禽類、蛇、娃,龜等~當然咯,潮汕砂鍋飯也是棒棒的。

(十五)潮汕美食之鵝肉

澄海獅頭鵝,肉質肥美,滷鵝是地方風味食品,香滑入味,肥而不膩。到澄海一定要品嚐滷鵝肉,不然就算白來了。

潮汕習俗多,每到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宰鵝祭拜,很多人家裏都會自己買鵝,親手滷。

(十六)潮汕美食之紅粿桃、鼠殼粿

潮州民間習俗,凡時年八節,幾乎家家產戶都要做紅桃粿,因爲潮汕人人認爲紅色是吉祥如意、好意頭的象徵。

鼠殼粿-烏粿,胖子有詩云“轉眼天寒過冬節,結伴田間採鼠兒.生地熟地和鍋煮,造得烏果拜老爺.”。粿皮是糯米粉加入田間野生的“鼠殼草”熬成的湯汁,再用粿皮包上芋泥、豆沙等餡料,用圓形或桃形木製粿印印製,然後放上蒸籠蒸熟。“鼠殼粿”柔軟香甜,散發着天然鼠殼草的香味,具有濃郁的潮汕地方特色。傳統的潮汕婦女都會做糕粿,每到農曆新年更不忘製作鼠曲粿

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媽媽和奶奶做的番薯粿,用番薯做成皮,喫起來甜甜的,裏面包着炒飯,又甜又香,想想都留口水~啊~

類似的好喫的還有太多了~

下圖是豬腳圈,劇桃包。油炸的,有點熱氣,但是一喫就停不下來的!!!

(十七)潮汕美食之薄殼米

薄殼米是一種潮汕地區的漢族特色名菜。澄海區鹽鴻鎮最出名,薄殼米美食做法殊多,炒菜、炒“金不換”(學名是甜羅勒,潮汕話叫“金不換”)炒飯、燜魚、煮湯、做小喫、也可以直接喫,超級鮮甜的。最出名是鹽鴻鎮壯雄薄殼米全宴!

撈薄殼米是很辛苦的,大家且喫且珍惜。而且薄殼米有季節性的,每年只有兩、三個月(8-11月)當季,過了季節就沒那麼好喫了!

撈起來還要洗,再打掉殼~

打出來是這個樣子的,可以直接喫,非常鮮甜。

一籃大概30到60塊吧。看籃子大小還有季節,旺季都是需要預定的!

(十八)潮汕美食之海鮮!

自己出海捕魚,很爽的一件事,魚是新鮮的,現煮,多麼鮮甜!!!

這些房子是在海上的,漁民向政府租的,一年幾萬塊。

最後是新鮮鮑魚喲~

在潮汕,每天都能品嚐這麼多美食,胖又何防!!

看完有什麼想說的呢?

趕緊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