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發佈了《西安市汽車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2018—2025年)》,方案明確指出,將快新能源汽車、傳統汽車關鍵技術、生產體系建設,提升產品研發體系和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電池等關鍵零部件規模化生產,補齊傳統汽車在汽車發動機、高效傳動系統、汽車制動系統、汽車轉向系統、汽車照明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生產上的技術短板。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重點爲:

一,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以比亞迪、吉利、開沃及其配套企業爲核心,重點突破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充電加註、試驗檢測等共性關鍵技術,推動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車集成技術聯合攻關,掌握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

二,加強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電池主要圍繞三星、北京國能、天津力神等企業擴大產能規模、提高工藝質量,爲吉利、開沃等整車企業提供配套。支持捷普電機、正麒電機圍繞整車企業需求及時實施技術改造,提高電機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保障本地企業市場需求。到2021年,動力電池電芯產銷超過15G瓦時。積極承接比亞迪汽車電池、電機和電控項目佈局。繼續引進國內外知名電機、電控企業,實現產業集聚。進一步完善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在大型社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建設新能源汽車快充站。支持法士特建設以輪邊減速、EMT等新能源產品爲主的新能源基地項目,實現產品在重卡、輕卡、客車及新能源商用車等領域的全覆蓋。

力爭到2021年,新能源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完成產值100億元;到2025年,完成產值300億元。

西安市汽車產業鏈發展推進方案(2018—2025年)

爲貫徹落實《西安市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年)》,實現300萬輛汽車產能目標,加快推進我市汽車產業鏈發展,現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西安汽車產業鏈發展現狀

(一)汽車產業鏈構成。

汽車產業鏈以整車製造企業爲核心,圍繞整車配套需求,整車製造採購所需要零部件總成聚集發展,並帶動相關二、三級汽車零部件製造和原材料協同發展。其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二)西安市汽車產業現狀。

1.總體情況。近年來,西安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產量規模和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以新能源轎車和重型卡車爲優勢特色的現代汽車產業體系。現有汽車生產企業65家,從業人員約7.9萬人,總資產達900億元。2017年,在國家宏觀經濟繼續向好的大環境下,西安汽車產業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全年生產汽車44.9萬輛,同比增長16.75%,其中:陝汽集團生產中、重型汽車18.9萬輛,同比增長62%,市場佔有率達到16.7%,成爲我國第三大重型汽車生產基地,比亞迪公司生產新能源汽車7萬輛,增長75%;完成工業增加值215.84億元,同比增長37.4%;完成工業總產值1128.76億元,同比增長45.5%,汽車產業整體呈現出提質、增效、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

2.產業鏈情況。近年來,法士特、漢德車橋、康明斯發動機等一批關鍵零部件企業技術研製水平和配套能力明顯提升,整車的本地配套率由2015年的27%提升至35%,零部件對整車的配套能力顯著增強。其產業鏈發展現狀如下。

上游。主要包括商用汽車、客車、轎車、新能源汽車等,主要生產企業有陝汽、比亞迪、吉利(在建)、開沃(在建)、啓迪桑德(簽約)等。

中游。主要包括變速箱、發動機及附件、重型車橋、新能源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燃料電池等。主要生產企業有法士特、康明斯、漢德車橋、泰豐、三星環新、德飛、正麒、捷普、德森等。

下游。主要包括緩衝器、汽車輪胎及其他橡膠製品、管件、結構件、汽車電器、汽車空調、防凍液、空氣濾芯、盤式制動器、汽車輪轂、重卡鑄件、汽車五金件和衝壓件產品、組合儀表盤等汽車零部件。主要生產企業有德仕、萬方、泰德、伊思靈華泰、萬安、藍通、科達利、智源、寰亞、凱旋威、恆達、三鳴等

通過近幾年來的共同努力,西安汽車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長足的發展,但是,與國內汽車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和地區相比,在汽車產業鏈延伸和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產業鏈體系還不夠健全,現有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30餘家,主導產品約60多個品種,主要涵蓋重型汽車、大型客車變速器、重型汽車車橋、發動機、傳動軸、汽車電器件、儀表等,汽車制動系統、照明系統、轉向系統等多數零部件需要外地協作配套,汽車整車零部件的地方配套率僅有37%,本地相關配套企業較少,汽車整車與零部件的協同發展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缺少零部件核心技術。大功率發動機增壓器、轎車發動機、汽車制動、轉向、照明系統、車身輕量化、整車性能仿真系統及關鍵零部件模塊化開發製造等技術,對汽車零部件的協同創新、配套和產業化提升形成制約。三是自主研發創新能力不夠。在新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方面,大部分汽車零部件企業缺少研發人員和研究設備,尚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主要依靠汽車整車廠提供的圖紙生產,企業缺乏核心技術。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五新”戰略任務,緊盯“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奮鬥目標,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構建完善的汽車產業鏈條,着力技術改造擴鏈,推動現有整車企業擴大產能,促進關鍵零部件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規模;招商引資補鏈,積極引進主流品牌企業,突破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科技創新強鏈,推動新能源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製造深入融合,提高產品檔次,將我市打造成爲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

(二)基本原則。

以做強汽車整車爲牽引,以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關鍵部件核心競爭力提升爲帶動,做強現有和引進突破共同發力,加快發展配套產業,不斷做大汽車產業鏈。

整車提質增效。加快推動整車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保持行業競爭優勢,大力引進新的整車企業,不斷做大整車規模。

配套強補並濟。圍繞西安汽車需求,在現有配套產業基礎上,加快現有配套企業技術提升和轉型升級,適應發展需要。積極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配套企業來西安建廠,不斷提升配套產業規模,並輻射外部市場。

技術提升引領。搭建創新平臺,激發創新活力,不斷提升西安整車和配套零部件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具備技術實力的企業向高端化發展。

(三)發展目標。

以整車爲牽引,不斷完善汽車產業鏈體系建設,增強汽車零部件對汽車產業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着力加快整車培育發展,擴大規模,形成整車聚集效應,帶動配套產業集羣發展;着力引進配套企業,圍繞陝汽、比亞迪、吉利、開沃、寶能等生產需求,精準施策,搞好相關配套企業,做大產業規模,形成完整產業鏈;着力優化園區佈局,強化汽車產業鏈承載能力。打造產業鏈條完整、知名企業聚集,輻射西北,面向全國的汽車產業集羣,到2025年,將西安發展成爲我國汽車零部件的重要基地。

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形成汽車零部件(元器件)、系統總成到整車製造較爲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到2021年,汽車零部件實現產值800億元以上,整車產品的本地配套率達到40%以上;到2025年,實現汽車零部件產值突破1600億元,整車產品的本地配套率達到50%以上。

擁有一批覈心技術。加快新能源汽車、傳統汽車關鍵技術、生產體系建設,提升產品研發體系和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水平,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電池等關鍵零部件規模化生產,補齊傳統汽車在汽車發動機、高效傳動系統、汽車制動系統、汽車轉向系統、汽車照明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生產上的技術短板。支持汽車企業創建國家、省、市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到2021年,新增省、市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5個,到2025年,新增省、市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10個,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技術競爭能力。

產業集聚效應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輻射作用彰顯,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集聚作用增強,到2021年,初步形成以鄠邑區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高陵區、臨潼區、閻良區等爲重點的汽車零部件集聚區;到2025年,力爭培育1家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2—3家年銷售收入達20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逐漸形成以“三區一園”爲主體的發展格局。

三、發展重點

(一)轎車產業鏈。

一是提升中游配套能力。以吉利汽車30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比亞迪二期30萬輛汽車項目建設爲契機,統籌佈局,着重圍繞汽車發動機、散熱器、變速箱、離合器、車橋、減震器、汽車空調、電器等關鍵技術領域進行產業鏈配套能力建設,力爭在較短的時期內形成整體配套能力,補齊制約轎車規模化生產關鍵零部件配套短板。

二是實施產業鏈移植培育。圍繞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既有產業鏈配套體系,重點謀劃引進運輸半徑超過1000公里的配套企業前來西安建廠,就近配套,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重點引進東熙汽車零部件公司、浙江金業尾燈、延鋒裝飾儀表板、銀訊阪和鈑金件、寧波拓普內飾件、無錫摩蘭汽車減震器等企業在西安建廠,迅速形成配套能力。

三是促進地方零部件企業配套。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協作配套資源,推動延長橡膠、慶華安全氣囊、泰德空調、華泰座椅、德仕結構件、萬方線束等省內零部件企業進入比亞迪、吉利汽車配套體系。支持航天航空、軍工等企業發揮科技、軍工優勢爲比亞迪、吉利開展零部件配套,壯大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整體實力。

力爭到2021年,形成轎車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車橋等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產值300億元;到2025年,形成涵蓋轎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離合器、傳動軸、轉向器、汽車內飾、照明等全產業鏈配套能力,產值600億元。

(二)客車產業鏈。

一是提升核心總成配套能力。加快康明斯發動機規模提升,爭取在陝西建設小馬力柴油發動機生產線,延伸客車和中卡產品,到2020年實現產銷5萬臺(含重卡),實現產值50億元。加快法士特中輕卡及客車變速箱項目建設,在保持重卡變速器70%佔有率的基礎上,開拓客車變速器、緩速器等領域,不斷擴大省外和海外市場份額,到2021年產銷變速箱、緩速器等關鍵部件40萬臺以上,產值100億元,建成全國重要的傳動系統生產基地。加快漢德車橋二期項目建設,新建一條客車車橋主減裝配線,發展客車車橋及輪邊直驅減速器車橋,產能從40萬根達到80萬根,產值突破100億元,並帶動二、三級配套。

二是加快培育車身電器等部件。積極推動聯合電子、天瑞、德士、萬方、正昌等企業積極爲客車生產協作配套,不斷延伸客車產業鏈,增強西安客車生產的地方零部件配套能力。

三是發展高附加值汽車配套。加快引進一批後視鏡、前後組合大燈、汽車音響、多媒體等車身部件;控制器、儀表、翹板開關、插接件、線束等核心電子電器部件;閥類、板簧、輪胎、空濾器、散熱器、中冷器、傳動軸、進排氣管、儲氣筒等產品。同時,重點瞄準國際一線知名企業來陝落戶,擴大產業鏈規模,提升產業鏈綜合實力。

力爭到2021年,客車零部件完成產值達到100億元,形成涵蓋客車發動機、變速箱、客車車橋、離合器、散熱器、汽車座椅、空調、臥鋪、前面罩、儀表板等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到2025年,客車零部件完成產值達到200億元,形成涵蓋客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離合器、緩速器、散熱器、燃油箱、保險槓、汽車座椅、空調、臥鋪、前面罩、儀表板、客車ABS制動系統等較完善的產業鏈體系。

(三)商用汽車產業鏈。

一是進一步提升核心總成配套。加強與西安康明斯深度合作,拓展新產品,擴大現有西安康明斯發動機規模,通過新建發動機總裝線,提高陝汽配套份額,用2年時間將康明斯發動機產能從2萬臺提升到5萬臺,實現產值50億元。不斷提高法士特變速箱技術水平,保持市場優勢。實施200萬臺變速器、緩速器、離合器、取力器等傳動系統總成的擴能改造,在保持重卡變速器70%佔有率的基礎上,逐步向中輕卡、客車等變速器、緩速器領域以及新能源電機、輪邊直驅減速器延伸,不斷擴大省外和海外市場份額,到2020年產銷變速箱、緩速器等關鍵部件60萬臺以上,產值200億元。擴展漢德車橋產品系列,發展中輕卡車橋及新能源車橋產品,帶動一批車橋橋殼、行星齒輪、減速齒輪、半軸、輪邊減殼系列、差速器殼系統、行星架系統等車橋配套企業發展。

二是加快培育車身電器等系統部件。充分發揮陝汽帶動作用,重點培育發展省內現有車身、電子電器系統部件配套發展,推動配套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力爭到2020年,實現車身內飾及電子電器配套各20萬套,制動系統配套10萬餘套。

三是重點發展高附加值汽車配套。加快引進一批玻璃升降器,後視鏡、遮陽罩、面罩、前組合大燈、汽車音響、多媒體等車身部件;控制器、儀表、翹板開關、插接件、線束等核心電子電器部件;閥類、板簧、輪胎、空濾器、散熱器、中冷器、傳動軸、進排氣管、儲氣筒等其他高附加值系統部件,重點引進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前來西安落戶。

力爭到2021年,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車橋、傳動軸、空調、散熱器等關鍵零部件的整體配套實力進一步增強,產值達到300億元;到2025年,產業鏈不斷完善,形成涵蓋汽車發動機、變數箱、離合器、車橋、傳動軸、空調、散熱器、中冷器、消聲器、儲氣筒、汽車車燈、電控系統、線速、內飾等全產業鏈的整體配套能力,產值達到500億元。

(四)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一是加大技術研發力度。以比亞迪、吉利、開沃及其配套企業爲核心,重點突破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充電加註、試驗檢測等共性關鍵技術,推動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車集成技術聯合攻關,掌握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

二是加強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電池主要圍繞三星、北京國能、天津力神等企業擴大產能規模、提高工藝質量,爲吉利、開沃等整車企業提供配套。支持捷普電機、正麒電機圍繞整車企業需求及時實施技術改造,提高電機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保障本地企業市場需求。到2021年,動力電池電芯產銷超過15G瓦時。積極承接比亞迪汽車電池、電機和電控項目佈局。繼續引進國內外知名電機、電控企業,實現產業集聚。進一步完善電動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在大型社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建設新能源汽車快充站。支持法士特建設以輪邊減速、EMT等新能源產品爲主的新能源基地項目,實現產品在重卡、輕卡、客車及新能源商用車等領域的全覆蓋。

力爭到2021年,新能源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完成產值100億元;到2025年,完成產值300億元。

四、產業佈局

着力構建以西安工業大走廊、高新區、西鹹新區爲依託,以零部件產業園爲支撐的“一走廊兩區一園”發展格局,促進汽車產業鏈不斷延伸,體系建設不斷完善。

西安工業大走廊。經開區,重點打造商用汽車全產業鏈,積極發展轎車、客車、房車等乘用車整車及配套產品,打造全球領先的商用汽車產業基地和國內重要的乘用車產業基地。到2021年,汽車產能達到80萬輛,產量達到50萬輛,產值達到1600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100億元;到2025年,汽車產能達到100萬輛,產量達到80萬輛,產值達到2000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200億元。

高陵、閻良、臨潼區。以陝汽重卡、吉利新能源汽車等整車生產爲發展建設主體,着力搞好相關零部件配套設施建設,重點發展發動機、車架、汽車傳動與電子等關鍵零部件,延伸汽車產業鏈條,打造我國西部重要的專業化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基地。到2021年,零部件產值達到300億元;到2025年,零部件產值達到600億元,汽車零部件地方配套率達到30%。

高新區。重點發展轎車、新能源汽車和物流車,成爲集汽車研發、整車製造、產業配套、汽車賽事、會展、文化、科普爲一體,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1年,汽車產能達到80萬輛,產量達到50萬輛,產值達到800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100億元;到2025年,汽車產能達到100萬輛,產量達到70萬輛,產值達到1500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200億元。

西鹹新區。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專用車,着力加快寶能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建成具有國內較強競爭力的汽車整車產業基地。到2021年,汽車產能達到40萬輛,產量達到10萬輛,產值150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50億元;到2025年,汽車產能達到100萬輛,產量達到60萬輛,產值達到1000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100億元。

鄠邑區。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重點發展汽車結構件、內飾件、汽車電子、汽車用品及後市場產業,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到2021年,產值達到250億元;到202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汽車零部件地方配套率達到20%。

五、推進計劃和分工

(一)推進計劃。

推進計劃分重點突破階段和全面推進階段,實施期限爲2018—2025年,共計8年。

1.重點突破階段(2018年—2021年)

2018年爲夯實基礎階段,重點搞好汽車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2019年爲突破階段,圍繞比亞迪、吉利、開沃、寶能等汽車整車重大項目和新能源汽車項目,重點引進一批關鍵零部件企業,配套搞好相關項目建設,補齊零部件配套短板;2020—2021年爲飛躍發展階段,通過進一步招商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完善我市汽車產業鏈。到2021年,汽車零部件實現產值800億元以上,整車產品的本地配套率達到40%以上。

2.全面推進階段(2021年—2025年)

在重點突破階段的基礎上,持續加大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引進培育和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汽車關鍵技術、生產體系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集聚作用顯著提升,龍頭汽車的帶動輻射作用彰顯,到2025年,汽車零部件產值突破1600億元,整車產品的本地配套率達到50%以上,將西安打造成爲全國汽車產業鏈發展的高地。

(二)參加單位及分工。

1.參加單位。市工信委、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衛計委、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工商局、市統計局、市投資委、市金融辦,臨潼區、鄠邑區、閻良區、高陵區、藍田縣政府,西鹹新區、高新區、經開區、航空基地管委會等。

2.具體分工。市工信委負責汽車產業鏈推進方案的牽頭工作,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市發改委負責相關項目的審批,並協調國家和省發改委給予政策支持;市科技局負責汽車及零部件新產品研製開發和核心技術創新提升的培育扶持工作;市金融辦負責企業上市指導協調,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的融資工作;市規劃局根據全市工業經濟和產業發展規劃,配合建設單位做好規劃服務工作;市國土局負責汽車產業發展的土地保障工作;市交通局、西安城投集團負責搞好汽車及零部件重大建設項目及汽車產業園區交通組織保障工作;市教育局負責統籌指導相關區縣及開發區做好汽車及零部件重大項目和汽車產業園區中、小學等教育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市人社局負責汽車產業發展的專項人才引進和培育工作;市衛計委負責汽車及零部件重大建設項目及汽車產業園區醫院及相關醫療設施的配套佈局工作;市財政局負責搞好汽車產業發展基金和相關扶持政策的資金保障工作;市統計局負責搞好汽車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及引入企業的統計監測工作;市工商局負責搞好汽車及零部件等新建企業的註冊登記工作;臨潼區、鄠邑區、閻良區、高陵區、藍田縣政府,西鹹新區、高新區、經開區、航空基地管委會負責搞好汽車及零部件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環境保障等工作;其它各有關部門單位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西安市汽車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各成員單位要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汽車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我市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的目標任務,制定各自負責領域的推進方案和年度計劃,及時協調解決汽車產業鏈建設發展中出現的矛盾問題,切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二)加大資金支持。

做好與中省有關部門的對接,爭取更多中省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基金等投資西安重大項目建設。創新政府引導產業發展方式,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引導全市各類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市場化運作的汽車產業鏈發展細分領域產業基金。加大各類產業資金統籌支持力度,重點給予汽車整車及中游關鍵零部件項目貼息補助,對汽車零部件技術創新項目及平臺性建設項目給予補助等。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IPO、新三板掛牌、區域性股權交易等方式,在各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大力發展創業投資等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汽車製造業。

(三)大力招商引資。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爲一號工程,瞄準國內外500強汽車著名企業、跨國公司,緊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汽車產業擴張轉移新動向,持續加大汽車產業招商工作力度,招大引強,力爭在投資規模上取得更大突破。緊跟國家汽車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以新能源汽車爲突破口,大力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程,以“市場換產業,以項目換投資”。積極鼓勵我市汽車產業存量資本擴張發展,支持陝汽、比亞迪、法士特等龍頭企業增資擴股,延伸產業鏈,策劃包裝一批含金量高、收益預期好的重大項目,吸引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加速聚集。加大汽車零部件園區建設,重點建設標準化廠房、定製化廠房建設,滿足不同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投資要求。積極圍繞產業鏈建設重點引進汽車發動機、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懸架系統、照明系統、汽車電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等投資項目,補齊汽車零部件配套短板。

(四)支持協同創新。

加強工業設計產業培育,充分利用西安重點高校工業設計資源,通過給予研究補貼、促進工程設計實驗室聚集、舉辦大型比賽等方式,培育本地專業化工業設計企業。依託經開區工業設計產業園,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汽車設計企業,提高西安汽車及零部件工業設計水平。建設西安試車場,支持企業、園區、政府共同出資建設西安汽車體驗、試車場,滿足我市汽車法規試驗、定型試驗、研究性試驗、產品開發試驗、汽車發燒友車輛體驗等要求。加大商務信息服務力度,依託陝西汽車協作網,完善產業信息共享平臺,爲西安汽車企業積極提供政策諮詢、人才交流、技術交易、產業協作、會展招商等綜合服務。進一步完善公共商務信息結構,增加汽車企業急需的國外貿易環境、國外經濟合作機會、跨國經營風險評估等類別的信息。積極推動產學研用的密切合作,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爲契機,建立完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向實用技術和生產力快速轉化的有效途徑,形成以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爲依託,西安交大、長安大學、西工大爲支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汽車產業鏈協同創新體系。

(五)加強隊伍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人才培養引進相關政策及《西安市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一帶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引進緊缺人才、激活現有人才、穩定關鍵人才、造就高端人才。鼓勵支持汽車企業與長安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專業人才培訓基地,不斷提高相關專業人才的技能水平。探索“訂單式”人才培訓機制,強化針對性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培訓機構的作用,定期開展各類技能輔導,爲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六)建立考覈制度。

制定《汽車產業發展目標評估考覈辦法》,明確責任分工,層層分解任務,每季度對相關部門、各區縣、開發區進行考覈評價,將結果納入年度目標考覈,建立有效的獎懲激勵制度,對考覈優秀者給予資金獎勵,對考覈不合格者跟蹤督促,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建立“季度會議、半年度彙報”督辦機制,組織市級部門、各區縣、開發區每季度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發展推進過程中有關項目策劃包裝、產業佈局等問題,及時發現和協調解決問題。建立完善監測統計機制,定期對汽車產業鏈體系建設進行動態統計和實時跟蹤,形成評估研判,以便採取更加積極有利措施促進汽車產業發展。

(七)搞好環境保障。

加強水、電、氣、熱等生產要素保障,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積極推進“行政效能革命”,以“放管服”改革爲重點,大力優化汽車企業發展環境。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加強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動態管理。制定出臺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在資金投入、發展規劃、建設用地、稅費徵管、服務設施、環境保護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規範行業營銷行爲,促進行業健康競爭。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激勵創新的良好環境。進一步強化統籌佈局,促進各項資源向汽車產業聚集區配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