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於2018年11月23日起,陸續發行“人民幣發行70週年紀念幣、紀念鈔”一套。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2枚,紀念鈔1張,均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小灰樓融入金幣、紀念鈔背景圖案

此次發行的紀念幣,分爲金質紀念幣和銀質紀念幣兩種,正面圖案均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並刊國名、年號。

其中,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爲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舊址建築、董必武手書“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及人民幣裝飾圖案組合設計,並刊“人民幣發行70週年”中文字樣及面額。

——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

金質紀念幣爲精製幣,含純金5克,直徑20毫米,面額80元,成色99.9%,最大發行量30000枚。

紀念鈔背面主景圖案,則爲中國人民銀行大樓,輔以牡丹花、中國人民銀行舊址、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佈告及城市建築剪影圖案。

——紀念鈔背面圖案——

紀念鈔面額爲50元,票面長爲150毫米,寬爲70毫米,材質爲紙鈔,發行數量爲1.2億張。

紀念鈔採取預約方式分兩批次發行。第一批次於2018年12月28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第二批次於2019年1月11日起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山東、湖北、廣東等地區發行。

紀念鈔與現行流通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石家莊是第一個使用人民幣的城市

央行此次發行的“人民幣發行70週年紀念幣、紀念鈔”,金質紀念幣、紀念鈔上,都帶有石家莊元素——中國人民銀行舊址,也就是當地人俗稱的“小灰樓”。

中國人民銀行成立舊址(小灰樓)

小灰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家莊市中華北大街55號。

1947年,石家莊解放之後,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解決幣值混亂的問題迫在眉睫。1948年7月22日,華北人民政府將晉察冀邊區銀行和冀南銀行合併,在小灰樓成立了華北銀行,發行冀南幣。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遼瀋戰役結束,東北解放軍揮師入關,平津解放指日可待。時任華北財經辦事處籌備處主任的董必武認爲,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的決定,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因此,必須趕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

董必武的建議得到了黨中央的批准。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小灰樓成立了,同時人民幣正式發行,石家莊成爲第一個使用人民幣的城市。

中國人民銀行的成立和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是我國金融史乃至貨幣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它標誌着新中國統一的、獨立自主的、基本穩定的社會主義貨幣信用體系的確立。

來源:央行、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編輯:劉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