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交沒零錢不方便?大一女生和同學一起募集了零錢,做了換零錢的“愛心壹站”放置在公交車站。一個星期放進去20元零錢,回收21元。

募集了約200元一塊錢零錢

18歲的鐘雨桐是長安大學地測學院大一學生,從山東考到西安上學,在班上擔任團支書,在做團日活動時,她突然想起和同學一起坐公交時,忘帶公交卡也沒有帶零錢的時候,坐車很不方便。又想到了在老家煙臺讀高中時,有同學在學校門口的公交站設置了換零錢的應急箱,最後還在全城推廣。

她決定做一個換零錢的應急箱。先通過學校的官方app發佈了一個“愛心壹站,長安傳遞”的活動,在帖子裏寫道“有時市民或同學在乘公交車的時候沒有零錢或者公交車上無法掃碼,我們設置一個零錢箱,放在公交車站點,方便有需要的人取用,旁邊放置二維碼,讓市民依靠自覺掃碼付款。同學們捐贈一元,我們將會精美禮品贈送。”上週四,在校園裏募集了約200元的一塊錢零錢,同時,讓班裏同學幫忙製作海報和零錢箱。

投了20元零錢 微信還錢21元

上週日(11月18日),鍾雨桐和同學們用透明膠帶將海報和零錢箱粘在了學校北門口公交站的廣告牌後面。第一次試着投進去了20元的零錢。海報上面留了一個二維碼,是鍾雨桐微信支付的收款碼。

11月25日,鍾雨桐回憶說,“前兩天沒人取,後來幾乎每天有人取零錢二維碼,因爲我經常收到2元(公交車投幣是2元錢)付款的到賬提醒,還有3元的,”一星期後,讓她意外的是,第一次投了20元的一元零錢,但她的微信收到了21元,這讓她感到有點欣慰。

25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長安大學渭水校區北門口的公交站,在廣告牌背後,貼着一張彩色手繪海報,還有一個簡易愛心應急箱。海報上寫着四個醒目大字“愛心壹站”,還寫着“Hi!大兄弟我猜你一定在等公交,IF你的意中車無法掃碼,AND沒有現金,沒有長安通,那麼!確認過眼神,遇到了對的哥們。”還附帶着使用說明:1 掃描左上方二維碼,支付所需金額,2 從紙箱中取走相應金額即可。

鍾雨桐告訴華商報記者,之所以將海報和應急箱粘在放在廣告牌背後,是擔心過於顯眼有人蓄意破壞。

愛心應急箱更像誠信測試

一位男生正在等公交車,華商報記者問他是否注意到這個應急箱,他表示之前還沒注意到。“這個創意很好,能解燃眉之急。”當他知道這個應急箱中第一次投入20元,收回來21元時,又說這其實有點像一個誠信測試,放在學校門口測試結果還不錯,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每次都能回收完畢,如果放在其他地方,也不知道測試結果怎樣。

市民徐先生看到這個應急箱,目前大部分公交車可以刷公交卡,也能用手機掃二維碼。但是這個創意不錯,體現了一種善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