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江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雖然上市銀行的財務報表依然靚麗,但是銀行的好日子已經漸行漸遠。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而這隻“鴨”就是銀行的員工。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銀行業的離職潮,爲什麼這麼多銀行人想離職?我想說,比起銀行員工的迷茫,更加迷茫是的銀行的戰略!

在中國,無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都在追求大而全,每家銀行恨不得都想超越宇宙行,但是從來沒有一家銀行認真思考過,自身的特色在哪裏?服務的特定人羣是哪些?我跟別家銀行如何差異化競爭?一味的比拼價格,噁心競爭,最終的局面就是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各家銀行,自身戰略上沒有一個持續性導向,看着別人在做什麼,自己也想做。所以,在我們銀行,有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就是挖別人牆角,不計成本地跪舔,把別人家的客戶挖過來。然後,對家銀行又通過更優惠的條件挖回去。 挖來挖去,還是那麼些客戶,還是那麼些業務,競爭並沒有實現帕累托最優效應。

而且我們銀行,每隔四年,基本上領導就會換一屆,戰略方向也隨之改變。銀行這艘巨輪,一旦開出去了,哪是能隨隨便便就能掉頭啊?

就好比說我所在的銀行,提出了“戰略個金”的口號,我就奇怪了,一個做資金生意的銀行,批發業務不做,要去做零售,把零售業務當做“戰略”來做,你不知道零售業務都是人海戰術嗎?

寧願放着人均創利較高的業務不做,要去重視人均創利低的業務,人力、物力的天平向着零售方向發生傾斜,其結果就是導致銀行員工重心的傾斜。天平搖擺不定,員工纔會迷茫不前啊!

還有就是“綜合金融服務制度”,意思是銀行員工也要向銀行一樣,能提供全面的服務,既要會做貸款服務方案,又要會做理財規劃,還要會懂出國留學哪家強?

我並不對反對多學業務,但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片面的追求全面,其後果就是什麼都會,但是又什麼都不會。

我可以肯定的說,只要是人,根本沒辦法做到全面懂得銀行的各項業務,哪怕他就是資深的銀行行長。就好比說,你要求范冰冰會演戲,還要求她會唱歌也就算了,你還要讓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不是扯淡嗎?

我認爲銀行是一個需要專業服務的地方,沒有紮實的專業基礎,憑什麼贏得客戶信賴?一個優秀的銀行人應該首先是專、精、尖的人才。銀行的戰略亦是如此,你能說說哪家銀行特色優勢嗎?好像沒有一家銀行讓別人記住了他的優勢。

況且現在每家銀行都在自詡“服務見長”,一個客戶最希望的是銀行能夠提供最優的融資方案,爲客戶排憂解難,遇到困難解決困難,而不是希望被搭售銀行卡、貴金屬產品,交叉營銷。就算是零售業務,服務也要分客戶羣體,區別對待,比方說,對於公務員的服務能跟個體戶服務一樣嗎?

沒有持續穩定的戰略方向,銀行只會想着什麼都要有,什麼都要強。於是揮舞着考覈的大棒,趕着銀行員工往紅海里血拼。拼完了一個戰場,接着拼下一個戰場,更有甚者,同時拼着兩個或多個戰場。上面搖擺不定,指哪打哪,下面的銀行員工就像一隻無頭蒼蠅,無所適從啊!

戰略上不收縮,競爭上頭尾不顧,累的不是身體而是人心,我想這就是大部分銀行人的迷茫吧!這些年,迷茫的銀行員工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到底是要做啥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