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果然厲害!黑馬題材逆天飛漲,聰明資金連續掃貨,多股上演大狂歡(附名單))

受市場景氣度提升影響,全國各地多家水泥企業紛紛發佈水泥產品漲價函。

週五,大盤走弱的情況下,水泥板塊逆市上漲,水泥指數全天上漲1.5%,博聞科技衝擊漲停,上峯水泥、海南瑞澤、福建水泥等跟漲。

自去年11月下旬開始,水泥行情已持續近兩月,水泥指數上漲幅度超20%,還有繼續走高的趨勢。

水泥價格堅挺

2019年,經過前兩個季度調整後,8月下旬開始,伴隨下游需求旺季來臨,水泥價格開始一路上漲。去年三、四季度,水泥價格上漲行情顯著。11月之後,由於南方雨水天氣較少,在建工程施工進度明顯加快,因此水泥需求量逐步放大,導致供給呈現供不應求態勢,價格隨之上漲。

自2019年11月以來,水泥價格屢創新高,漲幅最高的地區甚至一個月內漲了200元/噸。上週五,生意社的水泥商品指數爲138.63,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已上漲12%。

受市場景氣度提升影響,青海民和金圓、甘肅祁連山、遼寧恆威等多家水泥企業紛紛發佈水泥產品漲價函。往年一季度是水泥銷售的淡季,但是目前水泥企業紛紛漲價的情況來看,第一季度有望出現“淡季不淡”的局面。據媒體報道,不少客戶拿着現款去水泥企業提貨。

1月3日,工信部原材料司發佈《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明確“已停產兩年或三年內累計生產不超過一年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產線不能用於產能置換(自2021年1月1日起實行)”,旨在進一步鞏固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成效。從源頭把控好“嚴禁新增產能”的關口,引導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和產能置換,將競爭乏力的過剩產能儘快退出。

各地也開始積極落實落實產能退出的政策,青海省發佈《關於全面取消32.5強度水泥的通知》,明確自2020年1月31日起,青海省內嚴禁生產,銷售,運輸、使用落後的32.5強度水泥。

大基建助力水泥

去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2020年經濟工作時,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是2018年7月後,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再次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這意味着逆週期調節,大基建可能是重點發力方向之一。

基建需求趨旺,僅鐵路、公路、民航領域的投資就將達到2.69萬億元。近年來中央的大型規劃,如雄安新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游經濟帶、成渝經濟帶等的建設,都離不開基建。

財政部此前已提前下達2020年專項債額度1萬億元,並要求各地確保2020年初即可使用見效。專項債擴大了有效投資,可有效撬動民間資本。19年底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強調,今年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可有效防止資金濫用,保證投資絕大部分用於實體經濟,而政府主要的投資標的就是基建。

基建規模擴大,則是水泥需求的最大拉動力。從產量上看,水泥產量已恢復健康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爲21.3億噸,同比增長6.1%,增速創下6年新高。去年11月,全國單月水泥產量2.2億噸,同比增長8.3%。

水泥股有望繼續上漲

業界預期,隨着近期政策對於多餘落後產能的嚴控死守,後市水泥價格有望繼續維持景氣行情。同時,逆週期調節對於水泥下游需求的拉昇也有積極作用。水泥行業有望實現產銷兩旺。而水泥產銷兩旺的市場行情,是A股水泥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背景。

銀河證券稱,逆週期調節穩基建,利好相關水泥板塊。山西證券指出,根據預測計算,2020年基建投資增速有可能達到8%以上,相應的水泥、玻璃等建材需求將得到顯著提振。

上峯水泥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度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2.5億元至23.5億元,同比增長53%至60%。上峯水泥表示,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去產能政策指引,水泥行業產能供給有效控制而總體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市場秩序改善,公司所在區域產品價格上升,營業收入保持增長。全年主產品產銷量保持增長,成本控制平穩,產品盈利大幅增長。

冀東水泥發佈2019年年報的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26.8億元至27.8億元,比上年同期(重組後)增長41.03%至46.29%。金隅集團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5億元至39億元之間,同比增加7%至20%。冀東水泥與金隅集團重大資產重組順利完成,冀東水泥成爲金隅集團唯一的水泥、混凝土業務平臺,重組效應顯現。

華新水泥1月10日晚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淨利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9.1億元到14.28億元,同比增加18%到28%。報告期內,公司骨料銷量同比增長21%,混凝土銷量同比增長19%,水泥和商品熟料銷量同比增長9%。

西部建設1月8日披露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盈利5.56億元至7.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3%至133%。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