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俯瞰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这是目前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的“世界第一”。李昌伦 罗俊森 摄

八公山下,淮河之上,一座淮河特大桥的钢筋混凝土“双臂”,慢慢在往河中间延伸,最后在上空“牵手”。这就是商合杭高铁淮河特大桥,主跨228米,创造了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拱桥世界纪录。建设者们称它为“世界第一高铁大桥”。

施工方中铁八局一公司是在渝央企,很多重庆人远离家乡来到安徽寿县。为了这座大桥,他们已在淮河岸边奋战了近三年。在这群人中,就有綦江小伙儿许磊的身影。

“看着大桥一点点建成

很有成就感”

许磊(中)和工友

在这个建设大军里,不断有新生力量加入,包括不少90后、95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许磊,来自重庆綦江,是个23岁的“95后”。2017年7月,刚毕业的许磊怀揣着理想,来到了商合杭高铁项目。

“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知道会和岩土石块打交道,早有心理准备。”面对不太好的工作环境,许磊并没有太多意外。

许磊是家中独子,父母有些担心,但还是给了他很大鼓励。如今,许磊在项目部做劳务合同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多锻炼,他已经习惯了工地上的快节奏。

去年冬天,当地下起了多年不遇的暴雪,为了抢工期,一直没有停工。冬天过去了,看着大桥一点点建成,许磊很有成就感。

修铁路难得回家,去年春节许磊抽空回了一趟,父母往他的行李里塞了东溪豆腐乳、饭遭殃、香肠腊肉……满满一大包。“都是家乡的味道,就像没有离开家乡。”许磊笑着说。

项目部还有很多年轻的建设者。22岁的黄睿和魏一凡,以前是大学同窗,现在又成了工地宿舍的“好兄弟”。“在学校念书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工程图纸和现场施工不一样,经历了这次高铁的建设,自己觉得很自豪,也迅速成长。”黄睿说。

商合杭高速铁路

又名“商杭高铁”“商杭客运专线”“商合杭高铁”,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高速铁路,被誉为“华东第二通道”,经过河南、安徽、浙江三个省,起自商丘站,经亳州南站、阜阳西站、淮南南站、合肥站、芜湖站、宣城站、湖州站等站,终点至杭州东站。

商合杭高铁全长794.55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全线设车站30个。

通车后将缓解华东第一通道京沪铁路运输能力不足,是我国客运专线网的重要干线和华东地区南北向的第二大客运通道。沿线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是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重要的交通干线。

2015年11月30日,商合杭高铁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底北段开通运营,2020年底南段开通运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