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宣部、 央视联合制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后,引发人们广泛热议。

作为南阳人,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的“南阳元素”倍感兴趣。近日,记者专访了文化学者张仁学,听他细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的“南阳元素”。

南阳元素 魅力独具

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重要场合讲话里所引用的经典,有不少或典出南阳,或与南阳有关。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一句名言,一个典故不仅是文化语言的闪光点,更是地方文化上一个个会说话的活化石,其中蕴藏着不同的含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述唐宋时期中国城市文明曾经的辉煌时,引用了新野诗人岑参的诗句“长安城中百万家”,他说,那时伦敦、巴黎的人口不足10万,我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即出自“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之口。在讲到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诸葛亮《兵要》中的“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还有他在北京大学参加师生座谈会时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同学们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在山东菏泽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吟诵了内乡县衙三省堂前的一副楹联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而在早期的专栏文章《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一文中,他更是直接引用了南阳人张衡的一句话,“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力陈道德比官位更重要。

博古通今 传承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善用中国传统经典名句,巧加点化,增强了讲话的感染力和历史感。比如他在众多重要场合的讲话甚至在外交场合的交流中,都有用到“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它出自南朝《后汉书·耿公式传》中《临淄劳耿公式》:“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乘风破浪”这个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出自《宋书·宗悫传》,讲的是在南北朝时,南阳有位年轻人名叫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这些关于南阳的用典在不同场合的运用既有深意,又有新意。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善于用典,精于用典,还活于用典,不仅让原本书里的文字鲜活了起来,更赋予它们新时代的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均提到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他将曾在邓州为官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赋予新的时代意义,那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紧紧联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用诸葛亮《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表达一种敬业精神,一个理想,一份信念。他说,这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我的目标是出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南阳的相关书籍。”张仁学告诉记者,自己研究南阳成语典故已有二十多年,近些年一直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中的南阳部分,在学习中感动着,目前已写有两万多字,总结数十条与南阳相关的词句、典故等。由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加上南阳文化底蕴的丰厚,他还需要大量的阅读,整理收集资料来完成这个“大工程”,让人们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和南阳的文化魅力。

来源:南阳报业传媒

编辑:文   韬

监制:张文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