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0月19日獨立日以來,A股多次因爲前一晚上美股的下跌,在次日早盤大幅低開。幸好,A股調整10個月之久,在各種利好刺激下,多頭逢低吸納的勇氣還是有的。算一下,這一個月,一共有5個低開高走的日子,分別是:10月19日,24日,25日,11月13日,21日。

週一,上證指數已經站上2700點,無奈當晚美股再度暴跌,道指重挫逾550點,標普500科技股板塊大跌3.8%,蘋果和谷歌股價雙雙大跌近4%,亞馬遜和Netflix股價大跌均超過5%,Facebook大跌近6%。美股市值最大的公司FAANG聯盟無一例外地從今年的高點回落超過20%,跌入熊市,市值總計蒸發近萬億美元。中概股同樣難以倖免。

A股週二低開低走,宣告三角形向上突破失敗。

週二晚上美股繼續暴跌,但是A股多頭頑強托起地產、基建板塊,指數再次低開高走。

不過,這次成交量明顯萎縮了,畢竟美股呈現走弱跡象。Facebook和Netflix這一年的跌幅在40%上下,此前受市場熱捧的科技股板塊在近幾輪的暴跌中都成爲了重災區。

11月22日(週四)是感恩節,美國包括美股在內的所有金融市場都休市1天。少了美股這盞燈,多頭空頭似乎都沒有主動交易的興趣,週四的A股成交量進一步萎縮,滬市成交1256億元,深市成交1797億元,主要是早盤保險、證券、地產、白酒等藍籌股都處於下跌狀態,多頭對越過60天線的信心不足。

另外,10月率先反彈的紓困概念股,如今遇到大股東減持的問題。殼資源龍頭恆立實業(000622),17日公告其股東長城資管擬減持不超2.31%股權,股價就在10.5元附近止步;今年川股明星股岷江水電(600131),16日公告其股東新華國泰計劃減持不超2%股份,股價從12元撲向8元;最讓輿論譁然的是博天環境(603603),14日剛獲1億元紓困貸款,19日國投創新等3名股東就公告擬擬清倉式減持。結果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輿論壓力之下,三家股東承諾半年內不在二級市場減持。

話說回來,大股東想減持股票沒有錯。但是,在大家響應紓困民企要求的時候,大股東減持股票,就是對企業沒信心的表現,也有借利好政策割韭菜的嫌疑。當股民發現你有跑路的想法,大家就不願意進紓困概念股了,所以,這個題材只能降溫。

創投概念股倒是如火如荼,只不過,經過3周炒作之後,股價不菲。市北高新都12個漲停了,敢追的有幾個?所以,本週主要炒的是《科創板推薦名單小範圍徵集》,媒體幫你列出93家投行729個項目,各路神仙就去發掘都有什麼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孫公司參與其中,比如,任子行300311、北陸藥業300016、黃河旋風600172、華昌達300278、新時達002527、衆業達002441等的漲停板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互動平臺的信息經常引發股價異動,交易所的監管也是迅速的。

19日,任子行在互動易平臺稱,公司投資設立四個產業併購基金投資了京東金融、北森雲、寶寶樹、獵聘網等項目,不排除未來登上科創板的可能性。

20日晚,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任子行逐項說明參與投資四個產業併購基金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的情況。併購基金的損益分配情況對公司最近兩年的財務影響,對2018年度及未來是否會產生重大財務影響。在互動易平臺上披露該信息的目的和動機,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11月20日午間,北陸藥業在互動平臺表示,旗下兩家參股企業力爭實現IPO,並將密切關注上海科創板相關動態。隨後公司股價漲停。

11月21日上午,深交所就此向北陸藥業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披露該信息的目的和動機,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還有,20日,上交所就引力傳媒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公司與今日頭條、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熱點短視頻媒體達成合作對董祕張蓓作出通報批評。

也就是說,交易所對題材股的監管,絲毫沒有放鬆,追高有風險。

反射弧比較長的是雄安概念股,因爲雄安新區定位的是科技創新之城:在雄安創辦科技企業,或者遷入的科技企業,會免稅3到5年。提供辦公室租房優惠減免等政策。週一週三雄安概念股的拉昇,跟這個炒冷飯有關。

週四,有兩個主題值得一提,一個是高送轉。週三新增了2家高送轉上市公司:正業科技(300410)年報業績預增10%-40%,擬10轉9.5股派4.2元;漢邦高科(300449)實控人提議2018年度利潤分配10轉8派0.7,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7000萬元-83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25%-74.59%。週四這兩隻股票毫無疑問地一字板漲停。

另外一個是漲幅榜第一名的維生素板塊,新和成兄弟科技億帆醫藥浙江醫藥四股漲停。要說漲價概念,其實維生素不是今天才漲價的,起碼11月初已經漲價不少了。醫藥股之前受環保影響比較大,然後還受長生生物和華海藥業事件影響,股價跌幅巨大,最近也就是走盤升道路,直至週四才發力拉昇。這個版塊的後市,我想有量就加速上升,沒量就維持上升通道震盪向上吧。

回到指數,在上升途中,縮量是大家觀望的結果。如果大家沒利空預期,那麼再放量的話,大概率是向上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