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文章里,我们对短期市场的判断是,面临强烈的洗盘风险。这个判断在本周得到了印证,尤其周五的下跌,上证指数再次击穿2600点,个股也是全面普跌,好像一下把前面一个月积累的乐观底气都给打没了。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不管是周五的盘中还是收盘之后,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的“利空”,到底是没有还是不敢讲呢?

其实可能是不好讲。意思是说,确实没什么指向性的利空消息或事件,不过呢,还是有一些东西在消耗着之前支撑市场多头底气的利好,就是说,没有出现强大的敌人,但却出现了强大的“猪队友”。

 比如,炒的风生水起的创投概念,终于撕破嘴脸了,这些公司里真的有靠做创投赚钱的公司吗?没有。所以,都是在扯虎皮拉大旗而已。十二连板的市北高新直接就把旗下的干创投的孙公司做了100%的股权转让,这应该是这个公司上市几十年以来最成功的一次“市值管理”了吧。再比如博天环境,刚拿到“救济款”,股价涨了几天,第二、三、四大股东集体清仓减持,占公司总股本的30%以上,尽管被叫停了,但行为能暂时约束住,这内心的欲望是约束不了的。还有一些之前随大溜“暂时”不做股权质押强行平仓的,等股价反弹起来一些,马上就继续强行平仓,还美名其曰是,我们没有在下跌的时候砸盘,而是在股价上涨的时候平仓,你好我好大家好。更不用说各种边出回购方案边出减持方案的“神操作”了。 

所以,过去一个多月的救市反弹其实是在极其混乱的状态下完成了,最大的效果就是,激发市场活力,这一点确实做到了。但如果只是喊喊口号,玩两把击鼓传花,换一茬韭菜,那就真的太没有意义了。 

周五的下跌,别的不说,创投概念、壳资源等摆烂式炒作领域几乎全面暴挫,我认为这是一次拨乱反正,很好。 从技术角度上,指数也就是合理的做一次顶背离之后的回落修复,周二的文章里也专门讲了顶背离,所以这也就算是一次正常的技术性调整。 

这个周末又有两个所谓的“重磅”信息。

一个是关于高送转的信息披露指引,今年4月份发了征求意见稿,这次是正式发文,几乎没有任何变动,所以,这个信息的影响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应该说已经完全被充分彻底的消化了,现在不至于再引发什么太大反应。

另一个是回购细则,这一个反倒是我比较关注的。前段时间我曾经也在一次文章里说过,之前说今年市场有多少多少回购方案,各种创纪录,我是不怎么关注的,大部分的回购都是猫腻、套路、坑与雷,在公司法做了关于回购的修改之后,我就说过要等待细则出来。

现在出来之后,不能说惊喜,但也还说的过去。重要的几点,首先回购可用资金范围扩大,不至于让很多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其次回购方案中对上下限范围做了约束,明确回购数量或回购金额,上限不得超过下限的一倍,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减少一些忽悠式回购方案;再次是对回购期间的实控人和董监高减持做了一些约束,尤其是如果实施的是“护盘式”回购,回购期间实控人和董监高不允许减持;然而,最大的争议也来自于护盘式回购,护盘式回购所得的股份,在锁定半年后,就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卖出,尽管还是有一些减持数量和节奏的限制,但本质上还是变成了上市公司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自己家的股票,这里面的公平公正,实在很难让人完全放心。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来说,这个回购细则应该算是一个对市场有一定的利好作用的。

在细则出来之后所公布新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是值得关注的。 而股权质押的疏解方面,不断的听到各方准备了很多资金,但真的还没有看到非常好的操作案例到底是怎么样的。反倒还是之前的那种,地方国资通过不同的形式直接接收一些股权,更彻底的解决某些公司的股权质押的流动性问题,也相当于换种形式的“混改”,这种方式倒是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做出了好的榜样。 

前面也说到回归技术。如果仅从指数来说,暂时看作技术性调整,下跌反而是正常的释放洗盘需求,下周可以期待企稳。在个股方面呢,则是继续寻找低位低价的超跌反弹,只不过是把之前的急跌之后的无压力区无量V型反弹,换成低位横盘震荡之后的资金推动型反弹。因为从横向样本统计来看,下一轮大概率还是红线(短线上攻)型个股的机会为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