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帶來新機會,而機會永遠留給的是有準備的人。近日,CCTV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推出了專題片“傳統企業新動能”,用長達14分鐘的專題,以山東祥光集團爲例,報道了傳統行業通過自主創新向更高的效率升級、向綠色製造、綠色產品升級的典型態勢。

從山東省陽穀縣的一片荒地,到擁有業內公認的全球單系統產能最大、技術最先進、環保治理最好的生態銅冶煉工廠,全球銅冶煉領域的佼佼者--新鳳祥旗下的山東祥光集團用13年對綠色發展的堅持,成就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成功例證。而祥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引領產業升級、實現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傳奇故事,也爲中國傳統企業以綠色創新推動產業轉型的探索,提供了一種可參考的道路。

“要對得起這片土地,對得起老百姓”

樸素價值觀造就工業傳奇

銅冶煉是業外人士眼中的“三高行業”,但祥光卻從成立伊始就堅持把生態環保作爲最高原則,這源於創始人劉學景的鄉土情懷。也正是這樣的鄉土情懷,讓新鳳祥集團董事局主席、祥光集團董事長劉學景帶領他的產業力量,多年來全力投身鄉村振興的一線。“辦企業就要對得起這片國土,對得起老百姓,這樣的話我們才能長遠,心裏才踏實”,現年67歲的劉學景在接受CCTV採訪時談到。

在祥光建立之初的2007年,劉學景頂着巨大的資金壓力,果斷選擇上馬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雙閃”技術,使得這家山東的民營企業成爲全球第二家使用該技術的銅冶煉廠。據瞭解,該技術化學反應都在密閉的容器內進行,生成的煙塵和尾氣可以全部回收,在環保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卻使祥光在引進設備方面多付出10多億元。

時代證明了劉學景在環保治理方面的遠見,也回饋了他的果敢。憑藉在環保領域的突出成績,2008年,祥光集團與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一起被評選爲國家環境友好工程。

“將廢水廢氣廢渣喫幹榨淨”

綠色發展打造企業獨特競爭力

保護生態環境,祥光人永遠在路上。據瞭解,在2007年建成投產後,祥光又陸續在環保方面累計投入超過9億元。近期,祥光投資8500萬元的全新污水處理系統第一次試運行。通過使用這套系統,祥光真正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而在環保方面如此不設上限的投入,企業能否實現盈利呢?祥光的發展很好地闡釋了環境保護與企業發展的辯證關係--寧可不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因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祥光集團副總裁周松林介紹說,通過對全球最先進的銅冶煉技術的採用及後續通過自主研發的創造性升級,與目前國內主流的銅冶煉技術相比,祥光可以降低30%的生產成本。

此外,祥光還通過技術進步將傳統銅冶煉的“三廢”“喫幹榨淨”。例如,通過全球最高效率的陽極泥回收技術,每年可以獲得20噸黃金、600噸白銀、1000多噸鉑、鈀、錸、錫、銻等稀貴金屬,可以爲企業帶來幾億元的淨利潤。而通過尾氣處理設備每年可以生產硫酸超過170萬噸,也可以給企業帶來額外幾億元的收入。新鳳祥集團總裁、祥光集團總裁劉志光說:“在祥光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一直全力以赴將每件‘小事’做到極致,只有這樣才能兌現綠色發展的諾言。”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祥光多年來爲環保事業陸續付出了20多億的巨大投入,但也通過倒逼的技術研發成果,獲得了超過投入的回報,真正實現了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技術引進到技術輸出”

創新驅動引領行業發展

劉學景深知,沒有科技上的進步,中國企業做得再好,也就是一個冶煉銅的工廠,只有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纔有可能去創造一個超越競爭對手的行業新景象。

當年,全球銅冶煉的核心專利技術大部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中國企業由於技術上“受制於人”,需要花費高昂的專利引進費用。在這樣的背景下,祥光彙集全國最優秀的專家,耗時2年進行技術攻關。2009年5月,中國銅冶煉領域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旋浮銅冶煉”成功投產應用。與“雙閃”技術相比,旋浮銅冶煉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不僅進一步提升了銅冶煉的生產效率,而且解決了行業多年來一直存在的低空污染的世界難題。

祥光的自主研發打破了國外巨頭對銅冶煉領域幾十年的技術壟斷,也爲中國和全球的銅冶煉企業降低了成本。不僅中國黃金、中國鋁業等開始選用祥光的旋浮銅冶煉技術,美國最大的銅冶煉企業肯尼科特在最近一次的銅冶煉技術全球採購招標中也選擇了祥光。這意味着,中國自主研發的銅冶煉技術實現了應用到美國頂級銅冶煉工廠的突破。

“雙閃”技術曾經是銅冶煉皇冠上的明珠,而祥光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任何皇冠上的明珠,中國人都有能力摘取。

從一個單純的銅冶煉企業變身爲一個技術輸出型的高科技公司,技術創新提速着祥光的產業升級之路。而身處典型的傳統行業--銅冶煉行業,祥光的轉身也證明了,沒有過時的產業,只有過時的思維,只要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就能尋找到煥發活力的新支點,實現破繭重生,迎來產業發展的新天地。

位於魯西平原的陽穀縣沒有任何銅礦資源,能夠憑藉技術和管理在這裏誕生出引領全球銅冶煉行業發展的中國企業,祥光的傳奇故事不僅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縮影之一,也體現了民營企業心無旁騖辦企業、努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所激發的豐沛活力。

中國有色金屬報

瞭解更多有色金屬行業資訊請訪問中國有色網

https://www.cnmn.com.cn

責任編輯:彭薇

感謝關注中國有色金屬報 中國有色網

微信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報

微信號:cnmnyouse

聯繫電話:010-6394166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