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文 | AI財經社 蒲克碩

編 | 明萱

妙語連珠的商圈大佬也有性子直、口無遮攔的時候。

被DG蓋過熱點的俞敏洪,從婦聯道歉回來後本可長舒一口氣,不料另一邊又被好友李國慶“出賣”,俞敏洪重新被拉回公衆視野。

11月21日晚,噹噹CEO李國慶發佈微博力挺俞敏洪,稱俞敏洪觀點錯沒錯不重要,各持己見是開放社會的標誌。李國慶認爲“爭論問題要放在特定的邏輯和範疇,否則就是奇葩說了。”與此同時,李國慶對俞敏洪引發爭議的“婦女墮落導致國家墮落”觀點表示部分贊同。

他認爲“在家庭範疇,俞敏洪講的有理”,但“在社會、整個國家範疇,就無理了,社會,國家各類精英的墮落纔是導致社會墮落。這點還是蘇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民族,階級比西方學者迷戀小羣體(包括性別差異)研究更深刻。”最後,強調“老俞不用向女性道歉,因爲他觀點恰恰證明他是女權論” ,還表示“當下尤其要謝謝老俞敢於講出自己觀點,爲企業家樹立榜樣!”

此言一出隨即引發爭議,李國慶被貼上“一丘之貉”的標籤,還有網友直言“要卸載噹噹”。事實上,這並非李國慶第一次口無遮攔,在其微博簡介中便直接標註着“我口無遮攔,多有得罪,請海涵”。

口無遮攔的大佬不止李國慶,從餘承東到李彥宏,沒少惹出公關危機,也恰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有錢就是腰桿硬”。

李國慶:四處開火,隔行點評

雖然此次力挺老友,但李國慶也曾向俞敏洪開過火。李國慶曾在節目中直言同爲北大校友的俞敏洪“江蘇農村來的”,“在北大的時候特菜鳥,英語說得臭”,與此同時在遇到大場面時會“嚇得跟個老鼠一樣”。

作爲北大畢業的學生,李國慶創業初期姿態可謂高調,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當時“雖然租的是地下室,錢也沒掙到,但架子得在那。”這種出自名校的“優越感”曾引出不少風波。在參加江蘇衛視某求職節目時,李國慶直接表示應屆畢業生只要985、211,此舉遭到網友抨擊,調侃稱“馬雲也不是985、211畢業的學生,噹噹怎麼幹不過淘寶?”

2012年,李國慶還曾炮轟劉強東,稱其“他用對沖基金的方法做企業是瞎掰,他的錢只能燒到今年8月。”“噹噹網是賺一個花兩個,而京東則是賺一個花四個。”對此言論,劉強東特地在微博公開回應稱願意設“公開賭局”,允許質疑者查看京東賬戶,低於60億現金,劉強東個人向公益活動捐款1000萬,否則造謠者需捐500萬。二人由此打起嘴仗。

儘管近年來業績被京東甩下,海航收購計劃又以失敗告終,但李國慶仍不忘四處開火,嘴仗更是跨行業進行。2018年11月,李國慶在參加節目時還直言滴滴靠燒錢虧損來擴張,做法不當。

李國慶以自身爲例,稱自己在90年代運營過出租車公司,打車軟件的出現打破了原有出租車行業的壟斷,更多私家車接單運營,而從這些私家車主身上提取的分成,使得滴滴坐享新壟斷帶來的紅利,打敗競爭對手後就提高價格,開啓攬錢模式,收的份子錢比出租車公司還高。

餘承東 :華爲有機會成爲全球第一

李國慶的口無遮攔是向他人開火,餘承東的口無遮攔則是基於自誇。

長久以來,態勢發展強勁的華爲遲遲難以打開美國市場,與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合作銷售華爲新旗艦智能手機的計劃也在最後時刻遭到取消。2018年2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華爲副總裁餘承東在會後接受外媒採訪時大談美國市場。

當被問及“你認爲爲什麼美國政客不信任華爲” 時,餘承東大膽回應:“因爲我們太有競爭力了,華爲有領先的技術和革新”。當媒體試問“華爲未來五年是否會主導手機市場,佔據美國市場較大份額”時,餘承東更是放言“不管有沒有美國市場,華爲有機會成爲全球第一”。

針對此番大膽言論,華爲高級副總裁兼董事陳黎芳特此下場進行澄清,指出“華爲並未授權餘承東代表公司評論美國,公司也不認同他的觀點。” 此外進一步表示,“仍有耐心讓消費者更瞭解華爲,只要美國政府願與我們溝通,我們願始終對美國政府保持開放和透明的態度。”

李彥宏:揚言PK谷歌,再贏一次

8月6日,人民日報官方賬號連續在海外社交平臺推特、臉書上發文,在這篇名爲《穩定是中國互聯網開放的重要前提》的文章中,人民日報表示“谷歌想要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前提是依然要遵守政府相關的法律政策。”

緊隨其後,百度CEO李彥宏在朋友圈髮長文回應,自信表示:“這些年來,百度一直被認爲是佔了Google退出中國的便宜。事實上,Google是2000年先於百度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獨立搜索服務的,2005年更是加大投入,而百度是後來者居上,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谷歌在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退出中國時,百度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70%。如果現在Google回來,我們正好可以真刀真槍地再PK一次,再贏一次。”

此文一出,立刻引發網友對谷歌、百度兩大搜索引擎的對照評比,搜索“嫩滑”“鮮嫩”等關鍵詞,谷歌出現的是各色菜餚,百度卻是大打擦邊球的嫩模女星,調性瞬間暴露,招致一波公關危機。

這已經不是李彥宏第一次“口無遮攔”,此前一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態度更加開放”的言論即把自己置於輿論討伐中心。

2018年3月,正當扎克伯格爲臉書泄密事件焦頭爛額時,李彥宏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

對此,央視評論直接發文斥責:誰說“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文中犀利指出:“要保障個人隱私權利,也需要科技公司更有良知、更有擔當,讓大數據在善意的邊界內蓬勃發展。這一點,臉書看起來似乎是懂了,百度也必須得懂。”

而在網上的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網友表示,不願拿隱私換便利,輿論進一步發酵,百度不得不出面公關。針對自家大佬口無遮攔的案例,更有網友以公關語氣調侃:誰能幫我封了老闆的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