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熊貓、鬥魚和虎牙的案例,我們能看到在直播行業中,觀察一家企業是否良性健康,不僅要關注它的生態,關注它的用戶,更要關注它整個的經營現金流跟它的利潤是不是能真正支撐其長期發展,只擁有融資能力顯然是不夠的。使其成立不足一年,在2016年的“千播大戰”中脫穎而出,成爲直播行業老三,僅次於鬥魚和虎牙,也超過了龍珠和戰旗等老牌直播平臺。

想再次走上一個強勢期,直播行業需要5G。

鉛筆道薦語:

2017年後再無資本加持,截至目前,熊貓已經虧損近20億元。資本的退潮帶來了“千播世代”的消亡,淘汰了沒有資金鍊支持的直播平臺。

虎牙副總裁張海峯認爲,未來,隨着直播行業進入到“後IPO時代”,“出海、5G、產業化”將成爲行業再次騰飛的驅動力。

誰能掌握未來直播技術,誰就在未來有更大的勝算。

來源 | 億歐網

文 | 楊俏  編輯丨楊旭然

2G時代的微博,3G時代的微信,4G時代的抖音,你幻想過5G時代的直播嗎?

直播在4G開始興起,大部分時候用戶觀看直播,語音視頻不同步、視頻卡頓的現象會出現。

不過,伴隨着5G時代的來臨,大家想到的以上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視頻直播的延遲將會被大大縮短、主播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和個性化會得到更大程度的延展。再加上AR/VR等技術的加持,視頻直播行業,終將迎來第二春。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看起來誘人的前景面前,曾經直播行業的領軍企業、王思聰投資的熊貓直播卻轟然倒下,成爲直播大戰中失敗的最大明星企業。

倒下的“網紅”

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曾說過,創業者都應該成爲網紅,如果不具備成爲網紅的能力、潛力、魅力、影響力,那就不要創業了。

王思聰全面具備了以上所有特質。2015年9月,在《英雄聯盟》四週年慶典上,他的戰隊成員ID高調加冠“潘達踢威”四個字,宣告熊貓TV的入場。隨後也在微博宣佈了熊貓TV平臺即將正式上線。

同年10月,熊貓直播上線公測時,王思聰請來了各路明星幫其宣傳助陣。一時間,熊貓迅速被業內業外知曉。

擁有了最好的宣傳和營銷後,熊貓開始了挖高流量主播的道路,以1億元高價挖走了PPD和週二珂等知名大主播、兩千萬元簽下了韓國主播伊素婉,還有韓國女團T-ara和女主播尹素婉等人。

這些高流量的核心主播,加上“國民老公”王思聰的個人IP,構成了熊貓最大的流量優勢。使其成立不足一年,在2016年的“千播大戰”中脫穎而出,成爲直播行業老三,僅次於鬥魚和虎牙,也超過了龍珠和戰旗等老牌直播平臺。

通過直播帶來大量用戶變現,觀衆打賞是直播的主要收入來源。單熊貓的獲客成本與用戶增長之間始終無法平衡。

王思聰在熊貓成立之初就表示,直播平臺是他們佈局泛娛樂O2O市場的一個核心環節,通過創建的直播平臺打通產業鏈,獲得更多的業務協同優勢。

2016年下半年,熊貓開始轉型,從電子遊戲競技平臺轉到泛娛樂化平臺。平臺內容也更加偏向泛娛樂方向,演唱會直播、體育賽事直播等。

尤其熊貓在2017年5月獲得B輪融資後,更是加大了娛樂、綜藝、戶外、體育等泛娛樂直播內容的播放力度。

例如,熊貓斥資拿下LPL春季賽的全程直播權、《王者榮耀》KPL聯賽的版權、直接買斷“德瑪西亞杯”的直播資源等;在精品PGC內容領域,開設《開心相對論》、《Hello!女神》、《Panda kill》等節目。

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熊貓2016年虧了5億,2017年虧了8億。截至目前,熊貓已經虧損近20億元。

所以,能夠持續獲得資金投入,在直播行業裏就顯得至關重要。像光圈直播、龍珠直播等最終只能選擇退出。融資能力成爲了平臺存活的關鍵所在,這一度是熊貓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原本融資順暢的熊貓,最後一輪股權融資停在了2017年12月,此後再也沒有融資成功。

同年,短視頻開始火爆,市場規模達到了57.3億,資本大量湧入短視頻行業。艾瑞諮詢數據顯示,以內容爲主的短視頻平臺投融事件次數佔比高達47.9%,迅速成爲資本的聚焦點,抖音、快手等紛紛獲投。

直播平臺反遭資本冷落。熊貓直播創始團隊成員、COO張菊元在內部信中解釋道:“從2017年5月融資後,在長達22個月的時間內,熊貓直播沒有任何外部的資金注入,管理層尋找了至少5個潛在的投資方和多種方案,遺憾的是最終沒有解決掉資金的缺口。”

行業人士認爲,熊貓的由盛轉衰更多是其在主播生態建設、自身造血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上的不足導致的。

有些諷刺的是,這可以用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話來總結:如果不找到盈利模式,完全靠燒錢,肯定活不成。

資本下的直播行業衆生相

資本的退潮帶來了“千播世代”的消亡,淘汰了沒有資金鍊支持的直播平臺。在行業發展的初期,也正是資本催生了直播業態的繁榮。

2018年3月,騰訊相繼投資了兩家直播平臺,其中獨家6.3億美元投資鬥魚直播;4.6億美元獨家戰略投資虎牙直播。

資本大潮推動着企業迅速登陸資本市場。2018年5月,虎牙上市;時隔一年,鬥魚直播登陸納斯達克。

定位於泛娛樂的鬥魚和熊貓,同樣看重流量,融資就必不可少。只有流量一直維持上升狀態,才能順利拿到融資,形成融資發展的良性循環。

在這個商業模式裏面,流量成爲了企業發展的關鍵。而流量主要來源之一,就是頭部超級主播。

2014年9月,剛成立不久的鬥魚拿到了紅杉資本的2000萬美元融資,開始高價從虎牙挖人,花費超過6000萬元,連續挖走6位高人氣主播。

當時燒錢搶市場的效果很不錯。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17年Top1000的遊戲主播有33%入駐鬥魚,29%入駐虎牙。2018年排名前100的遊戲主播,鬥魚擁有50位,排名前10的擁有8位。

截至2019年三季度,鬥魚旗下已經擁有了超9500位人氣主播,包括前IG戰隊LOL分部隊長PDD、DNF超人氣主播旭旭寶寶、2019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FPX戰隊最強中單Doinb在內等人。這些主播同時都與鬥魚簽訂了獨家協議。

鬥魚在規模上的領先優勢,卻與自身的盈利能力形成明顯反差。創業6年的鬥魚,從2016年至2018年,一共虧損了22.71億元,只有2019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實現了正向盈利,0.19億元、0.24億元。

善於花錢的鬥魚,通過挖人帶來流量,實現用戶增長,吸引資本,然後繼續融資挖人,週而復始。

反觀虎牙,在這方面並沒有鬥魚那麼激進。其CEO董榮傑曾表示過,相比於頭部主播,源源不斷地成長起來的腰部主播,纔是平臺真正崛起的動力。

虎牙整體上以腰部主播爲核心,並動用強大的“工會體系”賦能主播。2018年,虎牙的活躍主播達到66.6萬人。據易觀發佈的《中國遊戲直播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8》報告,虎牙直播目前以39.4%的高滲透率和130分鐘的高日均使用時長,領跑遊戲直播。

不願被侷限於遊戲直播內容的虎牙,不斷將直播內容延伸至其他領域,並將內容的多樣化納入其自身發展戰略中,在非遊戲領域持續內容生產力。

比如,虎牙不斷加強PGC內容節目製作,打造的狼人殺互動競技真人秀節目“虎牙Godlie”、 以大學生活爲主題的戶外真人秀節目“虎牙金牌學院”、 以及有多個虎牙主播參與的音樂類選秀節目“真正的歌手”等。

在虎牙的活躍用戶中,有近一半都在觀看非遊戲類內容,併爲其直播帶來了45%的收入。

自身內容的多元化融合,也使得虎牙在盈利方面表現更爲出色。當2018年遊戲直播全行業處於虧損時,虎牙從2018年第三季度截至目前,已經連續實現了五個季度的正向盈利,2019年第三季度淨利潤更是提升至了2.06億元。

不過,虎牙能夠早早的實現盈利,離不開其背後歡聚時代的扶持。歡聚時代成熟的用戶羣體、工會體系、精細化運營經驗等,都爲虎牙輸出了良好的運作模式。2019年三季度,虎牙國內平均月活總用戶達1.46億,移動端月活用戶數達到6380萬。

另外,虎牙是直播技術方面的堅定投入者,目的直指用戶體驗的提升。早在2014年,虎牙就推出了1080P高清碼率直播服務;2017年,推出藍光畫質的直播平臺,全面提升自身平臺清晰度,並將其應用到大型的賽事直播中;2018年,深度開發AI技術,利用AI技術對直播內容進行分析;2019年,虎牙與華爲戰略合作,聯合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在5G+Cloud+X直播新業務場景方面進行探索。

通過熊貓、鬥魚和虎牙的案例,我們能看到在直播行業中,觀察一家企業是否良性健康,不僅要關注它的生態,關注它的用戶,更要關注它整個的經營現金流跟它的利潤是不是能真正支撐其長期發展,只擁有融資能力顯然是不夠的。

5G成直播行業發展驅動力

時代變遷,直播內容不再限制於電子競技領域。秀場直播、戶外直播、電競直播、泛娛樂直播、垂直領域直播(淘寶電商直播、企業大會直播等)新型直播內容形式層出不窮。

不過,在遊戲直播領域,打賞收入仍然是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行業的盈利模式十分單一。艾瑞諮詢發佈的《2019年中國遊戲直播行業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遊戲直播平臺道具打賞收入佔整個平臺收入的88.7%。

同時,各直播平臺年報數據也顯示,映客、歡聚時代、陌陌的直播營收分別佔到總營收的96.59%、94.39%和79.39%。這裏歡聚時代的直播營收包括旗下虎牙的直播營收。

也就是說,即使行業經歷了大洗牌,一片混亂的直播戰場變爲了少數頭部玩家的遊戲,仍然擺脫不了對直播打賞模式的重度依賴。

其次,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出現後,直播平臺的用戶滲透率逐漸下降,這對於不少直播企業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極光大數據顯示,網絡直播行業2018年全年滲透率僅保持在20%左右,短視頻行業在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的大環境下,強勢搶佔用戶時間,其滲透率從年初35.2%增長到62.2%。

爲此,在直播模式探索上,未來直播行業將處於深度商業化的進程中。據艾瑞諮詢數據,預計2020年,中國遊戲直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近250億。遊戲直播平臺也將加快探索變現業務,發展會員服務、遊戲聯運、遊戲陪玩等多元化業務。直播平臺也會將自身的盈利點轉向公益直播、教育直播、導購直播、電商直播等新領域,實現自我增值。

技術的成熟完善,將催生行業創新與格局變化。5G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要快10倍以上,直播畫質的高清、畫面傳送能力更高,會產生更多直播體驗方式。多路直播、VR直播、8K畫質等直播技術的創新,對直播行業來說意味着又一次機會,誰能掌握未來直播技術,誰就在未來有更大的勝算。

在KK直播副總經理都漢鈞看來,直播下一個風口可能會是在2021年5G全面普及後,直播行業將是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虎牙副總裁張海峯也認爲,未來,隨着直播行業進入到“後IPO時代”,“出海、5G、產業化”將成爲行業再次騰飛的驅動力。

想再次走上一個強勢期,直播行業需要5G。但再宏大的前景,也已經與王思聰和熊貓沒有了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