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朝代,它的富有超過了其他的朝代,老百姓生活水平很高,科技文化一片繁榮。

不過,宋朝又是一個屈辱的朝代,對外作戰喫了很多敗仗,不能用武力戰勝敵人,常常用給敵人送錢,東西的策略,才暫時與遼、金、西夏、蒙古達成和議,求取一時的安寧。

宋朝政府很有錢,每年都會拿出許多糧食和銅錢,下大力氣供養軍隊,軍隊規模超過了很多朝代,不算地方部隊,中央直接指揮的禁軍最多的時候就有一百多萬。

宋朝軍隊雖然多,卻不擅長打仗,戰鬥力很低,一有戰爭,就被別人打得稀里嘩啦。

北宋周圍有西夏、遼、金、蒙古這樣的強敵,沒事就喜歡打宋朝,北方還有大片土地沒有收回,國家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國家的安全。

但是,宋朝一直採取各種措施限制軍隊的發展,那麼這是爲什麼呢?

北宋之前的時代是五代十國,各個朝代存在的時間都很短,武將們權利很大,只要手底下的軍隊夠多能打,他們就會推翻原來的皇帝,自己坐江山,結果皇帝換的很頻繁。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後周的大將,依靠出去打仗的機會,帶領自己麾下的大軍造反成功,建立了宋朝。

做了皇帝以後,趙匡胤害怕手下的大將學當年的自己,把自己的皇帝寶座搶過去。於是,趙匡胤就想了很多辦法,壓制軍隊的發展,讓武將不能效仿自己那樣造反當皇帝。

宋朝建國的時候,文人的勢力已經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他們希望皇帝能夠給他們更多的權利和更高的地位,通過打壓武將獲得自身的發展。

文人們站在皇帝的一邊,支持皇帝壓制武將,禁止武將兼任文臣,提高大臣中文人的比例。皇帝覺得文人大多不會造反,值得信任,獲得他們的忠心,能夠穩固自己的皇位,提高了文臣的各種待遇,給於他們足夠的政治權利。

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頻繁,老百姓日子過的很苦,給老百姓帶來很多慘痛的回憶。他們希望能夠安定的生活,不再經受戰爭的磨難。宋朝皇帝擔心軍隊發動叛亂,剝奪武將手中的兵權,政府控制住了軍隊,使武將不能作亂造反,保持了社會和政權的穩定。

老百姓從政府壓制武人的政策中獲益,不再喫社會動亂的苦,生活越來越好,堅定地站在了政府的這一邊,支持政府壓制武人的政策,使抑制武將的政策能夠長期地執行下去。

宋朝實行抑制武將的政策,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支持,符合那個時代的需求。不過,宋朝過分重文輕武,使軍隊發揮不出應有的實力,降低了自己國家的軍事實力,喫了很多敗仗,最後國家滅亡了。

這個教訓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對待我們國家的軍人,只有軍隊強,人民纔不會被欺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