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時間】利好,這些政策紅包不能錯過

學習時間到!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這就迫切需要進一步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近日,我市2018年首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授牌儀式在越紅博物館隆重舉行,確定了10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此次確定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們有了開展技術攻關、產品研發、交流和傳藝的根據地,能夠更好得發揮他們在各自技能領域的輻射、引領和帶動作用,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

這次評選出的技能大師,雖身居不同行業、不同崗位,但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了喫苦耐勞、樂於奉獻、愛崗敬業的勞模精神,體現出了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體現出了有知識、有智慧、敢創新的時代精神。

被認定紹興市、諸暨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分別給予一次性2萬元、1萬元的開辦經費補助。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考覈制度,每兩年集中考覈一次,對成效顯著,年度考覈爲優秀的給予領辦人及團隊2萬元獎勵。

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需要外部環境保駕護航

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牢固樹立勞動光榮、崇高、偉大、美麗的觀念。

另一方面,各行各業要加大對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改革薪酬機制、打破僵化的用人機制藩籬、開展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等多種手段,讓全體職工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真正激活大國人才一池春水。

近日,人社部印發《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年)》。實施方案是新時期全面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

加強對技能人才的激勵保障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加強高技能人才表彰工作,持續開展高技能領軍人才休療養、研修等活動。

推動職業技能競賽發展

完善職業技能競賽制度,做好世界技能大賽參賽及籌辦工作,創新開展技能競賽。

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

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加強職業標準和新職業開發,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培養,以此作爲推進企業轉型升級、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截至今年7月,已擁有高技能人才4.5萬名。根據去年底出臺的《關於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我市將進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政策體系,加大高技能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力爭通過3年時間,到2020年再引進培養高技能人才2.5萬名,全市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比例達38%以上,基本建成一支與我市“4+X”先進製造業和“3+N”特色服務業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藝精湛、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科學把握,培養各級各類技術技能人才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人工智能、移動互聯、大數據、新型傳感器、3D打印等新技術持續演進,智能製造,成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切入點和主攻方向。要實現“機器換人”最需要的還是人——這就是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21日在北京召開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工作電視電話會,部署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會議要求,確保2019年全面推開企業新型學徒制。這意味着企業新型學徒制這項工作已從試點推行轉向全面鋪開。

企業新型學徒制的實施試點,在有效提升學徒技術技能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整理經濟日報、諸暨人社、諸暨日報等消息。

前沿觀點

✦讓城市留下記憶

城市文明傳承和根脈延續十分重要,傳統和現代要融合發展,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保存城市的記憶,方能保護歷史的延續性,保留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承載與存留、拯救與跨越、追溯與見證,人類發展的脈絡其實就留存在城市的記憶中。失憶的城市將失去應有的魅力。城市的未來蘊含於城市的歷史當中。保護城市文化,我們的精神家園纔不會荒蕪;保留城市記憶,人類文明纔不會迷航。(人民日報,龔彥成)

✦真抓落實靠敢於擔當

今天的中國,幹事創業正逢其時。從個人來說,幹事創業機遇來臨,有一些困難怕什麼,負一點責任怕什麼,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正是因爲工作中有責任有挑戰,人生才更有意義。更何況,對於工作中的失誤,組織上歷來都採取包容的態度,鼓勵創新,鼓勵擔當。當下,敢於擔當已經成爲各級領導幹部掛在嘴邊的話。依照實踐檢驗的標準,中央政策在自己工作的地區和單位能夠落到實處,纔算是真作爲,真擔當。(經濟日報,郭華)

✦警惕“時位移人”

人是環境的一部分,同時又受環境影響。環境改變了,人也會作出相應“調整”。時位移人是立體的,需要警惕的是,那些藉以改變境遇的優秀品質、寶貴初心,決不能煙消雲散。前行的道路,並非無菌無塵的世界。這種菌和塵,既有內部滋長的,也有外部附着的,它們都會阻礙你向出發地回望。累積日久,菌和塵的堆積物甚至會吞噬一切。因此,只有經常殺菌、拂拭,銘記昔日爲什麼出發,領悟憑什麼走到今天,才能獲得智慧和啓迪、保持自律和清醒。(解放軍報,鐵坑)

來源:市委宣傳部 |供稿:宋勝江

審覈:俞 燕

責任編輯:陳少薇

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