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出版,人民网浙江首页专题推送

在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之际,由诸暨市委宣传部委托,袁亚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正式出版。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封面

今天,《枫桥和静》还在人民网浙江首页专题推送。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一级作家袁亚平所著。

作者袁亚平在西施故里相遇古越文化。胡子洛 摄

袁亚平,历任《浙江日报》记者、首任驻北京记者,《大众美术报》副主编,《浙江日报》党群政法部副主任,《人民日报》主任记者、高级记者、浙江记者站副站长。

袁亚平是撰写报告文字的专家,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为民好书记郑九万》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作品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并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序;长篇报告文学《世上温州人》获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长篇报告文学《阅读浙江》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并获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批示;长篇报告文学《袍江的现代抒情》(节选)获全国短篇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国根本》列入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2011年赵洪祝书记一行赴台湾,袁亚平编著报告文字《云水相望终相聚》,全式展示整个行程。其发表的多篇报告文字均能产生巨大反响,目前其大部分作品收录在《袁亚平文集》当中。

袁亚平:

绝然没想到,我对一个地方竟会如此着迷。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长篇通讯《立足稳定和发展——浙江诸暨“枫桥经验”纪实》,并配发评论员文章《“枫桥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这之后,二写“枫桥经验”,三写“枫桥经验”,四写“枫桥经验”,五写“枫桥经验”。

可以说,在我的记者生涯里,这是唯一的了。

写了这么多,该喘口气,歇一歇了。

不料,更大的写作任务来了。

那天,诸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孔羽,诸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俞燕,诸暨市文联主席金海炯,来到我的办公室。这一次,不是要我写一篇通讯,而是要我写一部书,为了纪念毛泽东批示“枫桥经验”五十五周年!

我对“枫桥经验”是熟悉的,也是深有感情的。然而,要写一部书,这确非易事。

一是时间太紧了,二是太熟悉的反而缺乏新意。我有些犹豫。

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社长王慧敏,人民日报主任记者顾春,作为同事和朋友,热情鼓励我为“枫桥经验”写一书。

无论从题材的重要性,还是从友情的分量感,我都无法推托了。那就接下任务,写吧!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为写作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以“枫桥经验”55周年的发展创新过程,为写作基本脉络,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以“枫桥经验”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为写作主要内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探索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以诸暨枫桥深厚的人文背景,为写作重要依托,揭示“枫桥经验”的文化成因,呈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绵绵不绝。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以文学的形式,展示“枫桥经验”最新的成果、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显现新时代诸暨人的精神面貌。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所写“枫桥经验”,时间跨度55年。主角为来自乡村的“枫桥经验”,所以基本采用白描手法,尽量朴实。考虑全书需要起伏变化,故在尾声,用了魔幻手法,让“枫桥三贤”的王冕、杨维桢、陈洪绶穿越至今日,亦寓意文化的传承,生生不已。

长篇报告文学《枫桥和静》列入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浙江仅此一书。又列入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此书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教育出版社于今年11月正式出版。

袁亚平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各类奖项。作家出版社出版《袁亚平文集》十四卷精装本,已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厚厚一本,讲述着诸暨的点点滴滴

字字珠玑,已胜万言书。代代相传,源自一颗心。袁亚平 摄

枫源村,在村口展示了创造者的鲜明个性。胡子洛 摄

村民议事大厅,让每人心中都感染金色和红色。袁亚平 摄

陈家村,台门深几许,古往今来,尽在其中。袁亚平 摄

蓝天上,亮着国徽;白云里,飘着国旗。枫桥镇成为我国基层的一个象征。袁亚平 摄

枫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言简意赅,字字入心。袁亚平 摄

传统建筑,不灭的灯光;水天一色,梦幻的倒影。从古看到今,真情永不变。袁亚平 摄

杨光照,有群众呼其“阳光照”,为何?袁亚平 摄

杨光照(右)掏出了心里话,成为作者袁亚平笔下的文字。胡子洛 摄

孝德文化研究会,阳光照耀每个细节,至深至透。袁亚平 摄

一米阳光慈善超市,这不仅是一行汉字,而且是通向未来的共识。袁亚平 摄

大诸暨读书吧,完全敞开式的,知识和兴趣在自由流动。袁亚平 摄

作者袁亚平(左)与宣学军,心境晴朗,让天地洒遍阳光,让人间充满爱!胡子洛 摄

浣纱石,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题,神韵与碧水长流。袁亚平 摄

浣纱女捧着悠久的故事,袅袅婷婷而来。袁亚平 摄

……

来源:市委宣传部|供稿:徐学峰

审核:俞燕

责任编辑:骆依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