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曾用保暖鞋打天下!40年,諸暨這個鎮涅槃騰飛

改革開放40年,我眼中的諸暨蛻變

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

4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短到只是歷史的滄海一粟,長到足以讓暨陽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諸暨人民以“三不相信試試看”敢闖敢拼、勇於挑戰的精神,“石板道地摜烏龜”實打實、硬碰硬的精神,“小布衫裏脫出”大氣擔當、大局爲重的精神,披荊斬棘,踏浪前行,闖出了諸暨迅猛發展的好局面。跨入新時代,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弘揚“三種精神”,更全面、更深刻地推進改革開放,繼續在暨陽大地譜寫諸暨發展新篇章。

諸暨發佈推出《改革開放40年,我眼中的諸暨蛻變》系列專題,介紹40年來諸暨的發展成就。今天推出第十二篇。

一臺老舊的縫紉機,

一箱子五顏六色的牛皮,

一陣敲敲打打,

一雙工藝精湛的皮鞋躍然熒屏。

電影《歲月神偷》裏鞋匠羅先生

純手工製鞋的鏡頭

令人過目難忘,

影片所傳達的“鞋”字半邊“難”,

亦有半邊“佳”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鞋業之鄉,

品味直埠鞋業的浮沉興衰!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千家萬戶,直埠鎮鞋業也起步發展於此,鼎盛時期擁有近千家鞋企,被譽爲“鞋業之鄉”。

在創業之初,許多直埠人都是靠從親友處借來的幾百元錢,在老街上租一間店鋪,用賒來的輔料、帶、線、面花、膠水等物料,辦理個體經營戶執照,以小本經營的方式,辦起了家庭小作坊式的鞋店。

有想法、會經營的直埠人,走南闖北採材料,挨家挨戶推產品,上門送貨,苦心經營。從一個個小進小出的個體企業,通過艱辛的努力,漸漸發展壯大。

△ 直埠佳麗鞋廠的舊址

然而,狹窄的經營思路也限制了直埠鞋業的發展,誰能想到,當時直埠如此蒸蒸日上的行情僅由“一雙鞋”獨立支撐。據瞭解,2005年以前,直埠的400多家鞋業企業大都靠一隻款式老掉牙的保暖鞋打天下。“上半年做鞋幫,下半年搞縫合,備貨八九個月,出貨1個月時間。”

從傳統加工到自主設計

直埠鎮的工業經濟以鞋業爲主,是遠近聞名的鞋業之鄉。然而保暖鞋跟着天氣變化而動,遇到冷的冬天,每家鞋廠幾乎都要賣斷貨,而一遇到暖冬就大量滯銷。

家庭作坊式的鞋廠因爲這兩年的暖冬已經有不少停止生產了。氣象經濟的優劣在直埠鞋業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傳統制鞋收入微薄,僅夠養家餬口。

1994年,8路車開通,當時這輛車被稱爲“鞋鄉8路車”,聽說當時客量很大,班次較密集,可以感受出當時直埠那種繁華的景象。

如何創新思路、破解難題、提效增收,已是直埠鞋業的當務之急。然而,由於創新意識薄弱、競爭意識不強,產品單一等原因,鞋業發展一度陷入發展瓶頸。

爲此,直埠鎮積極調整結構,鼓勵企業轉型升級。鞋業企業專門從廣州、溫州等地請來設計師,爲直埠鞋企研發設計中高端鞋樣,在保證鞋“質”基礎上錦上添花,有效提升了直埠鞋企競爭力。

除了與市外、省外設計師聯盟,直埠鎮還勾勒了鞋企與高校合作的美好藍圖。爲企業提供先進的技術理論和營銷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基礎。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師生主動深入企業調研,在瞭解企業人才需求、技術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新版鞋樣設計及鞋子的銷售推廣,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謀劃打造直埠鎮的專屬平臺,拓寬銷售市場,積極爲企業發展創設道路。

直埠鎮鞋的品種也從單一的保暖鞋增加到春秋鞋、外貿工藝鞋、涼拖鞋、雪地鞋、布鞋等等,每個品種都有上百種款式。

從批發零售到觸網電商

如果說從傳統加工到自主設計是直埠鞋業的一次蛻變,那麼,從批發零售到觸網電商是直埠鞋業的再度重生。近年來,直埠鞋業搭上了電商快車道,加快了鞋業企業發展之路。

諸暨市寶盛鞋業有限公司是直埠電商園二期引入的一家電商平臺,主要爲直埠鎮上的鞋企提供設計、營銷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已與諸暨市益冠鞋業、諸暨市永佳鞋業等9家鞋企開展合作。

“我們有自己的設計團隊和智囊團隊,可以爲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根據鞋企需求,設計出不同的鞋子款式。還可以針對不同鞋企特色,爲他們定製未來的發展方向。”企業負責人表示,在合作的鞋企中,有幾家主營兒童款鞋子,我們就側重鞋子的設計和質量,有幾家是外貿鞋企,我們就指導鞋企要注重時間觀念,並建議以跑量爲主。

直埠電商園一期主要爲年輕人創業提供平臺,幫扶他們從事電商發展。從園內企業運營數據來看,成效比較明顯,今年年初至現在,發包量已超過1000萬單,銷售額2億元左右。佔地6000平方米的直埠電商園二期主要打造電商供應鏈平臺,是對一期的提檔升級,以做強做精爲主,不斷完善供應鏈,拓寬銷售渠道,幫助小電商化解庫存風險。

據瞭解,目前直埠鎮共有電商企業50餘家,另有200餘家淘寶、天貓、阿里巴巴、微店等各類網絡店鋪,並擁有電商專業村3個,貓眼電商園區已入駐15家電商企業。全年累計發包數達2000萬單,電商銷售額達3億元左右。 從低端產品向高端品牌邁進

乾順鞋業是直埠鎮前幾年引進的一家電商企業,也是該鎮近年來推進鞋業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成功案例。2014年,直埠鎮投資近千萬元打造貓眼電商園,併成功吸引在義烏經營電商企業的直埠人周泉及其30多人的團隊回鄉創業。而周泉憑藉自己積累的豐富的電商運營經驗和強大的線上渠道,近一年時間就銷售了近200萬雙直埠鞋子,他自創的一個品牌,有8家直埠鞋企爲其貼牌生產。特別是這兩年,周泉還先後與浪莎、大嘴猴、巴布豆等知名品牌開展研發生產合作,在帶來大量訂單的同時,也促進了直埠鞋企生產技術、工藝以及管理等各方面的提升。

在引進高端電商企業的同時,直埠鎮還積極鼓勵引導鞋企加快轉型升級,順應市場對高端鞋的需求。永佳鞋業原先是一家家庭作坊式小企業,幾經市場風雨洗禮後,深知要持續發展必須轉型升級。

從2015年起,企業痛下決心新建廠房,並投入100萬元上馬一條全自動製鞋生產線。通過設備技術的升級,產品成功出口到英國、美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隨着業務的不斷拓展,去年底第二條全自動製鞋生產線又投產了。

“鞋業是推動直埠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近幾年,直埠鎮出臺鼓勵引導傳統鞋業轉型升級系列扶持政策,在招引鞋業電商,自主品牌創建,鞋業設計人才、工業機器人引進等方面都有相應獎勵,另外,對鞋業園區也進行了包括基礎設施配套、環境整治提升等,以此來推動鞋業健康、持續發展。

……

來源:直埠鎮 | 供稿:王水永 顧玉佳

審覈:金映飛

責任編輯:駱依婷

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