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買到一輛不後悔的國產車?

  往前推5年,想買輛汽車,大部分人還是首選合資的幾個大的品牌,問他們爲什麼不選國產車呢?很多人的回答還是“國產車怎麼能跟合資車比,還是算了吧,小毛病多,不耐用”。“很多手頭錢比較拮据的纔會選擇買國產車”。

  不過這幾年咱們許多的國產品牌推出新車產品的速度和新車的設計、技術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至少車的外觀內飾的設計跟很多合資車不相上下,甚至還不比合資車差,所以,現在買國產車已經從一個備選項變爲了可選項了。

  但汽車工業畢竟是個需要時間沉澱才能做出好產品的行業,咱們國產車到底值不值得買?如果打算買臺國產車,我們怎麼買到一輛不會後悔的車呢?

  三味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經驗。

  首先,我認爲啊,選車先選廠,汽車的市場需求變大,帶來的是以前很多汽車廠商進入這個行業,別管你是做摩托車的、還是做農用車的、還是做拖拉機的,很多跟機械工業沾點邊的廠商都禁不住這個誘惑,開始造汽車。

  但汽車可不是僅僅造出來能開就行了,它涉及到的體驗、用戶的感受、動力、靜音、耐用性等等,是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好車和爛車就差在這裏。但這些都是需要很長的技術沉澱以及一代一代的技術更新的,新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是不可能馬上就造出很好的汽車的。

  所以,“選車先選廠”是我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大的廠子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科研配置、人力投入,以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做汽車的態度和認真程度,都意味着它能否造出一部好的汽車。

  那哪些廠子是咱們國內比較大的、用心在做汽車的廠子呢?推薦給大家幾個吧,比如上汽、廣汽、長安、吉利、奇瑞、比亞迪、長城等等。當然了,沒推薦的不一定不是用心的,只是這在三味心目中認爲幾個國內比較值得推薦的幾個大廠。

  另外,選了廠商,並不意味着就選對了,大廠也會生產出質量差的產品。小廠也可能定位精準、生產出好的產品。所以,除了看廠子之外,還要去看具體的車型產品。比如,我們的寶駿這個品牌就屬於這一類。

  但是,有一些大廠,生產線多,規模大,但是你看它什麼車型行業都涉獵,什麼SUV、轎車、越野車、皮卡車,甚至農用車、大貨車都有做,很難去認認真真的做一款很經典的車。

  那怎麼去選具體的車呢?也有這麼幾點:

  首先第一,要考慮汽車4s店的佈局是不是比較完善,尤其是咱們一些三四線城市買車的朋友們,很多人喜歡一些小衆口碑好的車型,比如,觀致這個品牌,雖然口碑很好,但很多西部城市是沒有4S店的,所以做維修保養都是個非常痛苦的事。

  另外,如果你去路邊店和汽車維修廠去保養和修車,可能這個配件都很難找到。所以,考慮到後期的保養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就是考慮汽車的配置,頂配真的值得買嗎?那個全景天窗、真皮座椅啊,等等,真的有必要嗎?你選的那些配置中,一年能用得到幾次?這些豪華的配置,後期的昂貴的保養費用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要爲它買單了?等等,這些問題問問自己吧。

  最後,是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汽車的核心三大件,發動機、底盤、變速箱你是不是瞭解?三大件是車子最核心的部分,動力是否足夠、變速箱的匹配如何、還有底盤的緊湊感、紮實程度怎麼樣?

  所以,看這款車子,搞清楚底盤用的是什麼平臺,跟什麼車是一樣的,可以知道車子的底盤如何;發動機的話,國產車很多都是逆向研發,這都無可厚非,出現點噪音等,也是正常,不要要求太高,能匹配上自己的需求就完全可以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花多少錢,能享受到這個價位什麼樣的體驗,不能拿着10萬塊錢,讓車子有小鋼炮式的動力加速的感受,這就太奢求了。

  咱們還可以帶上一些動車的老司機師傅們,讓他們來給你評估一下,花的這點錢,跟買到的這款車是否值得。

  那買來車之後呢,直接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給汽車買保險?什麼樣的保險組合是最划算的?4S店的保險能買嗎?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沒有解決,今天你可以回到咱們的微信公衆號中回覆“保險”兩個字,給你看一篇這樣文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