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采收后至来年萌芽前是其植株复壮、补充养分和安全越冬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栽培管理对翌年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

采果后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增加营养物质储存、恢复树势、根系管理、土壤综合管理、冬季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进行。

1 营养管理

猕猴桃采收后及时施肥,补充养分,对增加树体营养贮藏、保证安全越冬和下年的高产优质尤为重要。

2 叶面施肥

秋季光照充足,温度、水分等条件适宜,新梢此时停止旺长,果实采摘后,是光合作用的最佳时期。可叶面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800倍液,确保叶片完整、厚质、浓绿。

3 早施基肥

秋季猕猴桃根系生长旺盛,正值三次生长高峰阶段,因深施基肥造成的部分断根,伤口容易愈合,易增生新根,扩大对养分的吸收。由于秋高气爽,土壤温度较高,大气温度也适宜,土壤中微生物活动频繁,叶片光合作用较强,对肥料的吸收和有机养分的合成、转化与储备都十分有利。早施基肥可为来年树体发育打下良好基础。

基肥宜在采果后1~2周内施入,每亩应施入充分发酵熟化的农家有机肥3000~5000公斤或生物有机肥150~200公斤,配施平衡型复合肥50公斤(幼树酌情减少)。

施肥方法可采用全园撒施或沟施,将有机肥或发酵好的农家肥及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撒施浅翻,以不伤根为度。开沟应在离树主干外100~150厘米处树冠投影下挖30厘米深条沟或环状沟施入。施后及时灌水,但灌水不宜太多。

4 中耕除草

果实采收后,因人为的踩踏,园内土壤易板结,透气性变差,物理结构受到破坏,加上树冠郁蔽,若秋雨过多,土壤微生物活力下降,根系生长也将受到影响。此时,秋草的滋生,有利于病虫繁衍活动和蔓延危害。

可结合施肥,对全园进行一次深度中耕除草,达到熟化土层、保持地温、促根增生、抑病除虫和以下促生、增强树势的效果。

5防虫治病

防虫治病是贯穿于果树周年的管理内容,但秋季是最易忽视的病虫防治环节。此期各种病虫都准备以不同的越冬形态选择和营造越冬最佳去处,主蔓龟裂的皮缝无疑成了众矢之的。

在叶片脱落之前,及时对主蔓涂白处理,将越冬病虫拒之门外,对抑制和杀灭病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部分生长期受病菌侵染的果树,沿主蔓根颈部灌入杀菌剂,对根腐病、溃疡病等蔓根颈病虫害防效较好。

6 修剪整形

猕猴桃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与冬剪技术是否得当密切相关。修剪时,不同类型的枝蔓应区别对待。

徒长枝的修剪

下部萌蘖枝从基部疏除,大剪锯口下的徒长枝多疏除,若有空间延伸,可留3~4芽短截作为预备枝;侧蔓背上徒长枝,留5~7芽短截作为更新枝。

发育枝的修剪

中华猕猴桃发育枝一般留6~8芽短截,美味猕猴桃生长势较强,留8~14芽短截,如果发育枝数量较多,可将一部分枝蔓留3~4芽短截作为预备枝。

结果枝的修剪

徒长性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6~7芽处短截;长、中、短结果枝在结果部位以上留4~8芽短截;短缩状结果枝短截后容易枯死,一般不短截。若结果母枝较多,可疏除一部分结果枝。为保证丰产稳产,结果母枝应合理配置,以相距750px左右为宜。

7 枝蔓更新

分为结果母枝更新和多年生枝蔓更新。

①结果母枝需2~3年回缩更新一次,如果结果母枝基部有生长健壮的结果枝或发育枝,回缩到健壮部位,如无健壮的枝蔓,可回缩到基部,利用隐芽萌发的新梢重新培养结果枝组。

②多年生枝蔓更新分为局部更新和全株更新。局部更新即当其部分枝蔓或衰老或结果能力下降时将其回缩,促发新梢,培养新的强势枝。全株更新是将老蔓从基部去除,利用萌蘖重新整形,此法极少在生产中应用。

冬季修剪还必须剪除枯枝、病虫枝、纤细枝。猕猴桃髓部中空,剪口易干枯,为了不影响剪口芽萌发,剪口应距剪口芽50px左右。

中国猕猴桃产业网(www.51qiyiguo.com),采用“互联网+产业”方式,以武功猕猴桃为中心,辐射全国猕猴桃上下游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全国单品产业上下游聚焦中心。 提供猕猴桃种植,加工,销售产业生态供应链的信息服务,带动产业在线升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