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劇照 大型電視紀錄片《六盤山》於11月12日—19日每晚8∶46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第三集:心燈

六盤山上有很多莊稼,長得最好的是文學。厚實的黃土和瀰漫的鄉愁,鋪就了當地作家們的文學之路,但苦難已不再是底色,只是爲了讓他們走得更遠。

寧夏作協主席郭文斌是最早反對西海固文學是苦難文學這一觀點的人之一,他說自己的文學啓蒙是從家鄉糧食灣的藍天大地、裊裊炊煙開始的,那是他看的最早的“書”。

出身於秦腔家庭的火仲舫,除了愛秦腔還愛寫作。他帶着對這片土地特有的熱忱,一遍遍書寫着家鄉的歷史與當下。

從小就跟固原大地上的城堡結下不解之緣的牛紅旗,在繞了一大圈、勤勞致富後,終於又回到文學之路,而他最想寫的就是西海固的城堡。

曾經的問題少年康鵬飛,因一部《平凡的世界》迷途知返。文學成了他最好的救贖,如今他成了自治區的道德模範。

青年女作家馬金蓮因生態移民搬離了家鄉,再一次回到空無一人的故園,各種記憶在腦中奔流。她有着割不斷的鄉愁,但不意味着她的文學疆域永遠困守於此。她決定把自己的文學觸角伸向更遠的地方。

不管在中國第一個“文學之鄉”西吉,還是六盤山其他地區,濃郁的文學氛圍讓當地人深信,終有一天這裏會走出世界級的作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