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

  總投資8億多元的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

  正式開工建設!

  

  這是容縣“互聯網+農業(農特產品)”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大重要引擎工程,項目屬於自治區和玉林市層面統籌推進的重點民生工程。

  ▲開工儀式現場。

  綜合交易平臺智能系統護航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位於容縣城南片區,總投資8億多元,建築面積16萬多平方米。項目定位爲“容縣最具規模和多樣性的一站式全類型農特產品交易和展示平臺”,包括:農產品交易和展示中心、電商交易中心、倉儲服務中心、配送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檢測中心、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企業孵化區及配套綜合商業體等。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規劃圖

  

  冷鏈物流中心作爲容縣農特產品中心的核心板塊,是容縣首個集倉儲、加工、檢測、交易、配送、產業服務、電子商務於一體的新一代第三方綜合供應鏈平臺,分爲:物流中心、冷藏中心、配送中心、農產品加工中心四個功能區。冷鏈物流中心採用國際先進的WMS智能倉庫管理系統、TMS智能車輛管理系統,冷鏈運輸行程以物流中心爲主導的一體化FAP(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系統。倉儲化系統與電商平臺實時對接實現快速分揀和打包,全程冷藏運輸鏈實現FAP從倉庫直接送達客戶指定地點,爲客戶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和售後保障。

  

  交易在線完成產品全程追蹤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實施“互聯網+”策略,將打造“三大平臺”:農業大數據平臺,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食品加工運營平臺。作爲該體系的核心,農業大數據平臺將應用農業物聯網等高新技術,對容縣地區優質熱帶農產品資源和流通渠道進行全程數據採集。屆時,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就可以實時掌握農產品原材料的生長、種植狀態、品質以及用藥情況等生產信息,實現區域內農產品生產總體把控。未來,數據來源還將擴展到桂東南和嶺南地區。

  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分別搭建針對終端消費者B2C電商平臺和針對農產品加工生產企業的B2B電商平臺:一方面可以保證銷售給消費者的農產品足夠安全;另一方面,可滿足農產品加工企業、食品加工企業對大宗農產品的採購需求。與其他農產品電商平臺不同的是,爲了保證產品的安全,交易中心內農產品全部採用食品追溯系統,通過物聯網、RFID和條形碼技術,將農產品從育苗、種植、加工、包裝、銷售等全過程的信息錄入、傳遞和彙總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生成產品的唯一追溯標籤,成爲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二代身份證”

  此外,交易中心還建有農產品展示廳爲企業提供線下實物展示的平臺;名優產品孵化區對有潛力的中小企業提供科研,生產,產業化等一條龍扶持措施;交易中心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爲客戶提供物流金融服務,讓客戶依靠採購、訂單或存貨質押物等給予必需的各種金融支持。綜合商業體可滿足員工、客商、遊客等的喫住購等生活需求。

  乘“一帶一路”

  東風展熱帶農業風采

  容縣作爲曾經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補給基地和中轉樞紐,有150多萬海外僑胞,容縣農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迎來了關於跨境交易農產品質量和標準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將爲容縣本土農產品與進口農產品的倉儲與運輸配送提供優質的流通平臺,加速跨境電商和進出口貿易的發展,爲容縣農業把握“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提供有力的支持。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規劃圖。

  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建成後,將爲容縣特色農產品出口、優質農產品進島,熱帶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解決當前容縣“互聯網+農業”存在的短板問題,樹立容縣農企標杆。爲容縣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轉型和優質農產品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做出積極的努力,讓“買全球,賣全球”這一理念在容縣農特產品交易中心生根壯大,揚帆起航,成爲容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橋頭堡、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採寫:潘靜新

  責編:賴文雯

  主編:宋建州

  你還想知道的這些事 ★【實地探訪】興業“黃牛裏”沒有牛?!卻有好多好玩的東西…… ★玉林儂關注的玉湛高速進展如何?一大波現場圖驚豔你……

  ★北流這個節一開幕就吸引了近10萬人參加,趁着週末大家趕緊約起來~

  ★玉林公積金新系統將上線,“玉林模式”領跑廣西,這幾天暫停辦理這些業務……

  玉林新聞網 玉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出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