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筛面的箩、独轮小推车、黑白电视机、粮票……11月21日,在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的呼和浩特呼尔村村史馆,博乐市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熊国峰通过500余件实物、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展品,带着村民“穿越”到村庄的过去。在博乐市农村,像这样展示农村发展变迁历史轨迹,帮助村民留住“乡愁”的村史陈列馆已经有6个,这些村史馆打造的民俗体验文化,带活了农耕民俗游,已成为美丽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呼和浩特呼尔村以村史馆为主体,配套建有农耕民俗体验区、乡村舞台。村史馆分为峥嵘岁月、党建引领、移风易俗三个部分,峥嵘岁月复原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呼和浩特呼尔村普通农家小院的农耕生活,展示的物件有耕犁、小推车等农业器具;党建引领复原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展示的物件有黑白电视机、粮票、旧报纸、自行车、录音机等;移风易俗复原的是婚丧嫁娶、宴请酒席等风俗变迁。

  “整个村史馆有老物件、老照片500多件,都是村民们捐赠的,每个老物件标签上都注上了捐赠者的姓名,有的老物件祖祖辈辈传了上百年,背后承载的是一个家族的故事。”熊国峰说,随着农业机械化、农民进城,一些农耕器具正慢慢散落,村史馆提供了留存、展示的空间,你一件,我一张,集中到一块,就构成了一道时光长廊。

  博乐市定吉格村村史馆里展示的老物件也是村民自发捐赠而来,80余平方米的村史馆通过序言、印迹、足迹、传承、乡贤等6个展区,通过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形式展示了小村庄的历史变迁。

  “我家捐赠的是一个老式马灯,它是我们结婚时的嫁妆,看着这个马灯,就可以知道50年前的生活和今天有多大差距。”定吉格村村民武福全说,这马灯放在家里几乎没人在意,放到村史馆后,亲戚朋友来了都会去看看,还勾起一段段回忆,让人忆苦思甜,远远超出了放在家里的价值。

  博乐市已建成村史馆在提升农村精神文明面貌、传递历史文化血脉、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已成为民俗游新的增长点。

  为了帮助美丽乡村建设和入城村民留住那割不断的乡愁记忆,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博乐市今年开始建设乡情村史陈列馆,在村史馆打造中注重内容设计,通过文物收集整理、按照“围绕党建长廊、旅游环线,一村一特色连点成线带面”的思路,在全市建起青得里镇定吉格村“感恩”文化主题村史馆、青得里镇夏布尔塔村“书香”主题村史馆、乌图布拉格镇呼和浩特呼尔村“农耕”文化主题村史馆、小营盘镇塔翁萨拉村“农俗”文化主题村史馆、光博苑社区“红色”文化主题展馆等6个各具特色的村史馆。通过把村史馆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党建示范点等有机结合,让村史馆成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体验民俗、发展旅游的“精品店”,增强百姓内生动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明年,博乐市将在每个乡镇建设2个以上的村史陈列馆。

  来源:博乐市“访惠聚”办公室 董晔波

  编辑:白雅楠

  监审:谢艳红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别忘了关注我~ 博乐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