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5 21: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阮家驊 記者 許梅

隨着互聯網犯罪案件數量的大幅攀升,檢察機關該怎樣應對新領域、新類型案件對證據審查、社會治理等帶來的新挑戰,怎樣實現法律法規對互聯網犯罪的精準適用?昨天下午,由浙江省檢察院等主辦、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承辦的“2018互聯網法律大會·檢察論壇”在餘杭夢棲小鎮舉行。論壇上,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吉林大學及北京、江蘇、四川、廣東和浙江檢察機關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就上述等問題展開了探討。

當前,互聯網產業已成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也日益凸顯。據統計,近五年來,我省互聯網犯罪案件數量每年以超過30%的增幅持續攀升,P2P非法集資、淘寶“代運營”、操縱證券市場等一批新領域、新類型案件不斷出現,給社會治理、法律適用、證據審查固定帶來挑戰。

舉辦此次論壇,旨在通過法律各界精英的交流分享,爲健康美好的互聯網經濟貢獻智慧和力量。

論壇上,省檢察院還發布了“浙江互聯網檢察十大影響力案例”,包括全國首例“打碼撞庫”入刑案、易幣互聯網傳銷案、“黃鱔門”網絡直播平臺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等;省檢察院與省高院、省公安廳聯合出臺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證據收集審查判斷工作指引》同時發佈,這也是國內省級層面首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規範性文件。

此外,論壇上還舉行了“互聯網法律大會·檢察論壇”會址揭牌儀式。據悉,互聯網檢察論壇將永久落戶夢棲小鎮。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