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用了!这东西安顺人几乎家家都有,已造成多人受伤...

今日安顺

打造安顺最大的城市生活读本

新闻热线:0851-33521443

最近的安顺天气也是越来越冷了

早晨也越来越挣脱不开被子的怀抱

一想到将要来临的冬天

小编真的是瑟瑟发抖

不知道你们是否和小编一样

天冷时必备这件保暖神器

电热水袋

坐在办公室时揣一个在怀里

感觉整个人都暖和不少!

可有一个消息不得不告诉你

你买的暖手宝

很可能已被禁止销售了!

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

广东一户人家在为电热水袋充电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6岁女童右脸被大面积烫伤,留下黑色伤疤。

热水袋爆炸:美女遭毁容

2014年12月23日晚上11点多,已经在床上的小甘觉得被窝很冷,她把电热水袋插上了插座,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平常都是加热到一定程度会自动跳掉的,可当时一直没有反应,我就准备拔插头,就在这时电热水袋突然爆炸了。”小甘回忆,那一瞬间眼前一黑,感觉像是一盆开水从头淋下。

两个月大宝宝烫伤

2016年5月,南京秦虹小区张先生家里的电热水袋突然爆炸,才两个月大的宝宝被烫伤。原来,宝宝的奶奶5月16日患了“颞下颌关节病”,张不开嘴,医生建议“早晚湿热敷”。

奶奶将冬天暖手用的电热水袋拿出来使用,不料烫伤宝宝。两个月来,宝宝每天都在承受烫伤之痛。医生诊断,孩子面颈胸部及上肢约有20%面积Ⅱ度烫伤,可能要输血浆、植皮。

两月婴儿屁股被严重烫伤

2013年9月24日早上9点,小依琳躺在被窝中把床尿湿了,小依琳的妈妈张女士赶紧把小依琳放在了湿床单的旁边,并像往常一样,在被尿湿的地方放了一个充电热水袋,想用热水袋的温度把床单烤干。

谁知,大约8分钟以后,就听见砰的一声,然后便传来小依琳的哭声。张女士赶紧跑过去掀开被子,一看,竟是热水袋炸开了,裂开一条七八厘米长的口子,滚烫的水让小依琳哇哇大哭。

电热水袋这么危险吗?

专家表示

原来,电热水袋分两种

一种是电热丝(管)式热水袋

一种是电极式热水袋

①电热丝热水袋

② 电极式热水袋

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已经明确将“电极式电热水袋”列为禁止生产产品。

这是为什么呢?电极容易生锈,当锈末进入液体时,会导致液体电阻力降低,加热功率提升,进而温度升高。这时如果温度控制器失灵,液体超过一定温度后就会因气化而爆炸。

一起看看触目惊心的

电极式热水袋爆炸瞬间

另外由于在加热时液体本身会带电,又没有过压保护装置,因此这种电热水袋在发生爆炸或泄漏时,使用者不仅会被烫伤,还很可能触电。而电热丝(管)式热水袋有绝缘线圈,能把发热体和液体隔离开,相对比较安全。

虽然电极式热水袋容易发生漏电和爆裂危险被禁止生产销售。但因为生产成本等问题,“电极式电热水袋”依然为生产厂家所青睐,市场上仍然大量存在。

如何辨别电热丝/电极式热水袋?

记住!买电热水袋时,可以用手轻轻地捏一下:

如果于袋子底部能摸到网状物体,则为电热丝式热水袋;

若是能摸到内部有一个体积较大的U形或圆弧形管子,则为电热管式热水袋;

如果捏到的是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就是电极式热水袋!

除了常见的热水袋

日本的一家电视台还曾曝光了

家中一系列暗藏危险的生活用品

小鱼君看完都觉得

自己不知不觉中死里逃生好几次了…

★★★危险实验1:保温杯★★★

马上就要到冬天了

手里的保温瓶又要派上用场了

但是你想过保温瓶也会是危险物之一么!?

所有保温瓶的外部都会说明

请勿放入干冰、碳酸饮料!

但是又有几个人会仔细观察这个说明呢?

于是作死的节目组

就把绝对不能放进保温瓶的干冰和水

直接倒进去实验!

结果当然是...

砰!砰!砰!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保温瓶要飞升上仙了呢...

甚至连瓶盖都给炸飞了!

这个爆炸威力要是冲着脸的话...

那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爆炸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保温瓶内部压力过大

因为干冰和水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在这么小的瓶身中

体积瞬间膨胀成750倍!

所以记住没!

坚决不能把干冰和水一起放在保温瓶里!

包括前面说的碳酸饮料!

★★★危险实验2:仙女棒★★★

第二个实验品是大呲花

也就是小仙女们口中的仙女棒

虽然平时玩着很开心

但其实这个小小的仙女棒中

也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因为人家在说明书上明确表明

一次只能放一根!

但是很多人觉得大呲花

就是要一次性放十几根才过瘾啊!

然而当一次性点燃十根的时候...

看看这个场面...

还刺激不?过瘾不?

如果觉得不过瘾的话...

那么来50根试试...

直接连人都烧起来!

分分钟送你上天...

大人一次性放多了都很可怕

更别说小孩子了

如果放多了的话

直接就是浑身烧伤的状态...

★★★危险实验3:固体酒精★★★

酒精膏在喜欢野外烧烤的家里面

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虽然很方便

但是也是真的很危险

酒精膏最大的禁忌就是

在燃烧的火焰中添加...

如果火还在燃烧的时候加入酒精膏

就会引发火苗四处发散...

虽然实验者已经穿上了防止烧伤的衣服

但是火焰还是不可避免的烧在了身上...

因为是实验的关系

能够及时被工作人员扑灭

但如果这是在火锅店里或者是烧烤店里

还穿着羊毛衣服的话...

后果真的很可怕...

★★★危险实验4:卡式煤气炉★★★

一般人家里都会用的煤气炉

没想到竟然也是隐藏的危险品

煤气炉绝对不能做的就是

两台炉子并排使用以及两台同时为一个锅加热

两个炉子的热源会加入到中央的煤气罐

然后把左边的煤气炉

安全装置先关闭

但是煤气罐继续加热的话...

结果可想而知...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这么做吧

不过还是以防万一的提醒一下啦!

★★★危险实验5:杯装酒★★★

这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杯装酒

其实也是危险的来源

说明上明明确确的标注

如果加热的话只能加热1分钟!

但是作死的节目组当然不能乖乖这样做啦

于是加热了2分半钟...

于是就...砰!砰!砰!

这是因为微波炉加热液体的时候

会让液体内部呈现温度过高却无法宣洩的过加热状态

所以一旦发生摇晃改变平衡状态

就会突然爆发

明火加热会让液体变成水蒸汽

而微波炉内部的加热会让这种状态

变成不定时炸弹...

所以把杯装酒就直接喝好啦!

不要随随便便加热啊!

就算加热也一定要遵守说明书啊!

★★★危险实验6:根茎类蔬菜★★★

想不到吧!

经常吃的根茎类蔬菜

也会变成危险物品之一!

如果把这些食材直接放在微波炉里的话

很容易就烧着冒烟甚至起火...

这是因为根茎类蔬菜的水分很少

非常容易碳化

而碳化之后从炭中发出的易燃气体

就很容易起火了...

想要安全的加热这些食物

那么用保鲜膜包起来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因为保鲜膜可以很好的留住蔬菜中的水分

所以想吃烤地瓜的时候

一定要记得包一下再烤哈

不然烤成碳就没法吃了...

★★★危险实验7:雨衣★★★

很多人都没想过

雨衣也会成为危险品之一吧

在用完雨衣之后

绝对不要放进洗衣机里面脱水!

因为脱水的话

有着雨衣的洗衣机就会止不住的...

旋转跳跃...

这是因为放了雨衣的洗衣机

因为水形成重心不稳的状态

会让洗衣机产生剧烈的摇晃甚至翻到...

不过一般很少会有人用洗衣机

来脱水雨衣吧

一般就凉凉干就OK啦!

★★★危险实验8:抹布★★★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的抹布

在清理完油渍之后

一般都会用手洗干净吧?

请记住!!

一定不要放在洗衣机里面烘干!

因为放在洗衣机里面烘干

半个小时之后就会起火...

这是因为残留的油

在烘干的时候氧化蓄热才导致着了起来

不过一般应该没人会把抹布

放在洗衣机里面清洗吧

所以不要担心啦!

★★★危险实验9:开水壶★★★

每个人家里都有的热水壶

其实也是危险物品之一

因为要是把它和油锅一起加热的话...

就会砰!砰!砰!

这是因为水开了之后

溅出的水珠滴进油锅当中

导致油喷了出来被炉火引燃的结果

所以在烧水的时候

尽量不要在旁边放上油锅

毕竟安全最重要啊!

★★★危险实验10:手机电池★★★

很多男生喜欢把手机放在屁股口袋里面

如果不小心把电池压坏的话

后果是很严重的...

下面就用夸张一点的方式

来毁坏一块手机电池

电池完全被敲开之后

不多久就开始冒烟...

电池的温度甚至达到124度!

这是因为电池的裂开

造成了手机电池内的正负极接触形成短路

进而产生高温甚至爆炸!

电池的破损让正负极短路的状态

变得十分危险

所以不要随意把手机放在屁股口袋里

生活里看似不起眼的东西

一旦使用方法不当

可能带来极大的危险!

大家可千万要注意!

来源:央视新闻、楚天都市报、北京晚报、华商报、早道日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新闻

注意!安顺这三家医院被爆“非法行医”!快来看看你有没有去过

连续发生盗窃案,警方勘察后竟在现场发现了这个!

揭秘!安顺两家公司遭约谈,暴露背后经营内幕

马上!安顺人可以坐高铁到泰国啦!朝发夕至,一路美景一路吃!

男子安顺杀人后潜逃,历经五年终被擒!

死亡49人总病例10795例,贵州省公布10月法定传染病疫情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今日安顺!我们关注资讯、公益、民生!更进一步信息,我们将持续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