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別用了!這東西安順人幾乎家家都有,已造成多人受傷...

今日安順

打造安順最大的城市生活讀本

新聞熱線:0851-33521443

最近的安順天氣也是越來越冷了

早晨也越來越掙脫不開被子的懷抱

一想到將要來臨的冬天

小編真的是瑟瑟發抖

不知道你們是否和小編一樣

天冷時必備這件保暖神器

電熱水袋

坐在辦公室時揣一個在懷裏

感覺整個人都暖和不少!

可有一個消息不得不告訴你

你買的暖手寶

很可能已被禁止銷售了!

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

廣東一戶人家在爲電熱水袋充電時,電熱水袋突然爆炸!6歲女童右臉被大面積燙傷,留下黑色傷疤。

熱水袋爆炸:美女遭毀容

2014年12月23日晚上11點多,已經在牀上的小甘覺得被窩很冷,她把電熱水袋插上了插座,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危險正悄悄向她靠近。

“平常都是加熱到一定程度會自動跳掉的,可當時一直沒有反應,我就準備拔插頭,就在這時電熱水袋突然爆炸了。”小甘回憶,那一瞬間眼前一黑,感覺像是一盆開水從頭淋下。

兩個月大寶寶燙傷

2016年5月,南京秦虹小區張先生家裏的電熱水袋突然爆炸,才兩個月大的寶寶被燙傷。原來,寶寶的奶奶5月16日患了“顳下頜關節病”,張不開嘴,醫生建議“早晚溼熱敷”。

奶奶將冬天暖手用的電熱水袋拿出來使用,不料燙傷寶寶。兩個月來,寶寶每天都在承受燙傷之痛。醫生診斷,孩子面頸胸部及上肢約有20%面積Ⅱ度燙傷,可能要輸血漿、植皮。

兩月嬰兒屁股被嚴重燙傷

2013年9月24日早上9點,小依琳躺在被窩中把牀尿溼了,小依琳的媽媽張女士趕緊把小依琳放在了溼牀單的旁邊,並像往常一樣,在被尿溼的地方放了一個充電熱水袋,想用熱水袋的溫度把牀單烤乾。

誰知,大約8分鐘以後,就聽見砰的一聲,然後便傳來小依琳的哭聲。張女士趕緊跑過去掀開被子,一看,竟是熱水袋炸開了,裂開一條七八釐米長的口子,滾燙的水讓小依琳哇哇大哭。

電熱水袋這麼危險嗎?

專家表示

原來,電熱水袋分兩種

一種是電熱絲(管)式熱水袋

一種是電極式熱水袋

①電熱絲熱水袋

② 電極式熱水袋

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安全儲熱式電熱暖手器的特殊要求》,已經明確將“電極式電熱水袋”列爲禁止生產產品。

這是爲什麼呢?電極容易生鏽,當鏽末進入液體時,會導致液體電阻力降低,加熱功率提升,進而溫度升高。這時如果溫度控制器失靈,液體超過一定溫度後就會因氣化而爆炸。

一起看看觸目驚心的

電極式熱水袋爆炸瞬間

另外由於在加熱時液體本身會帶電,又沒有過壓保護裝置,因此這種電熱水袋在發生爆炸或泄漏時,使用者不僅會被燙傷,還很可能觸電。而電熱絲(管)式熱水袋有絕緣線圈,能把發熱體和液體隔離開,相對比較安全。

雖然電極式熱水袋容易發生漏電和爆裂危險被禁止生產銷售。但因爲生產成本等問題,“電極式電熱水袋”依然爲生產廠家所青睞,市場上仍然大量存在。

如何辨別電熱絲/電極式熱水袋?

記住!買電熱水袋時,可以用手輕輕地捏一下:

如果於袋子底部能摸到網狀物體,則爲電熱絲式熱水袋;

若是能摸到內部有一個體積較大的U形或圓弧形管子,則爲電熱管式熱水袋;

如果捏到的是兩截硬邦邦的圓柱體,就是電極式熱水袋!

除了常見的熱水袋

日本的一家電視臺還曾曝光了

家中一系列暗藏危險的生活用品

小魚君看完都覺得

自己不知不覺中死裏逃生好幾次了…

★★★危險實驗1:保溫杯★★★

馬上就要到冬天了

手裏的保溫瓶又要派上用場了

但是你想過保溫瓶也會是危險物之一麼!?

所有保溫瓶的外部都會說明

請勿放入乾冰、碳酸飲料!

但是又有幾個人會仔細觀察這個說明呢?

於是作死的節目組

就把絕對不能放進保溫瓶的乾冰和水

直接倒進去實驗!

結果當然是...

砰!砰!砰!

不知道的還以爲是保溫瓶要飛昇上仙了呢...

甚至連瓶蓋都給炸飛了!

這個爆炸威力要是衝着臉的話...

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

爆炸的主要原因是因爲

保溫瓶內部壓力過大

因爲乾冰和水會變成二氧化碳氣體

在這麼小的瓶身中

體積瞬間膨脹成750倍!

所以記住沒!

堅決不能把乾冰和水一起放在保溫瓶裏!

包括前面說的碳酸飲料!

★★★危險實驗2:仙女棒★★★

第二個實驗品是大呲花

也就是小仙女們口中的仙女棒

雖然平時玩着很開心

但其實這個小小的仙女棒中

也隱藏着不可告人的祕密...

因爲人家在說明書上明確表明

一次只能放一根!

但是很多人覺得大呲花

就是要一次性放十幾根才過癮啊!

然而當一次性點燃十根的時候...

看看這個場面...

還刺激不?過癮不?

如果覺得不過癮的話...

那麼來50根試試...

直接連人都燒起來!

分分鐘送你上天...

大人一次性放多了都很可怕

更別說小孩子了

如果放多了的話

直接就是渾身燒傷的狀態...

★★★危險實驗3:固體酒精★★★

酒精膏在喜歡野外燒烤的家裏面

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雖然很方便

但是也是真的很危險

酒精膏最大的禁忌就是

在燃燒的火焰中添加...

如果火還在燃燒的時候加入酒精膏

就會引發火苗四處發散...

雖然實驗者已經穿上了防止燒傷的衣服

但是火焰還是不可避免的燒在了身上...

因爲是實驗的關係

能夠及時被工作人員撲滅

但如果這是在火鍋店裏或者是燒烤店裏

還穿着羊毛衣服的話...

後果真的很可怕...

★★★危險實驗4:卡式煤氣爐★★★

一般人家裏都會用的煤氣爐

沒想到竟然也是隱藏的危險品

煤氣爐絕對不能做的就是

兩臺爐子並排使用以及兩臺同時爲一個鍋加熱

兩個爐子的熱源會加入到中央的煤氣罐

然後把左邊的煤氣爐

安全裝置先關閉

但是煤氣罐繼續加熱的話...

結果可想而知...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不會這麼做吧

不過還是以防萬一的提醒一下啦!

★★★危險實驗5:杯裝酒★★★

這種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杯裝酒

其實也是危險的來源

說明上明明確確的標註

如果加熱的話只能加熱1分鐘!

但是作死的節目組當然不能乖乖這樣做啦

於是加熱了2分半鐘...

於是就...砰!砰!砰!

這是因爲微波爐加熱液體的時候

會讓液體內部呈現溫度過高卻無法宣洩的過加熱狀態

所以一旦發生搖晃改變平衡狀態

就會突然爆發

明火加熱會讓液體變成水蒸汽

而微波爐內部的加熱會讓這種狀態

變成不定時炸彈...

所以把杯裝酒就直接喝好啦!

不要隨隨便便加熱啊!

就算加熱也一定要遵守說明書啊!

★★★危險實驗6:根莖類蔬菜★★★

想不到吧!

經常喫的根莖類蔬菜

也會變成危險物品之一!

如果把這些食材直接放在微波爐裏的話

很容易就燒着冒煙甚至起火...

這是因爲根莖類蔬菜的水分很少

非常容易碳化

而碳化之後從炭中發出的易燃氣體

就很容易起火了...

想要安全的加熱這些食物

那麼用保鮮膜包起來的方法纔是正確的

因爲保鮮膜可以很好的留住蔬菜中的水分

所以想喫烤地瓜的時候

一定要記得包一下再烤哈

不然烤成碳就沒法喫了...

★★★危險實驗7:雨衣★★★

很多人都沒想過

雨衣也會成爲危險品之一吧

在用完雨衣之後

絕對不要放進洗衣機裏面脫水!

因爲脫水的話

有着雨衣的洗衣機就會止不住的...

旋轉跳躍...

這是因爲放了雨衣的洗衣機

因爲水形成重心不穩的狀態

會讓洗衣機產生劇烈的搖晃甚至翻到...

不過一般很少會有人用洗衣機

來脫水雨衣吧

一般就涼涼幹就OK啦!

★★★危險實驗8:抹布★★★

每個人家裏都會有的抹布

在清理完油漬之後

一般都會用手洗乾淨吧?

請記住!!

一定不要放在洗衣機裏面烘乾!

因爲放在洗衣機裏面烘乾

半個小時之後就會起火...

這是因爲殘留的油

在烘乾的時候氧化蓄熱才導致着了起來

不過一般應該沒人會把抹布

放在洗衣機裏面清洗吧

所以不要擔心啦!

★★★危險實驗9:開水壺★★★

每個人家裏都有的熱水壺

其實也是危險物品之一

因爲要是把它和油鍋一起加熱的話...

就會砰!砰!砰!

這是因爲水開了之後

濺出的水珠滴進油鍋當中

導致油噴了出來被爐火引燃的結果

所以在燒水的時候

儘量不要在旁邊放上油鍋

畢竟安全最重要啊!

★★★危險實驗10:手機電池★★★

很多男生喜歡把手機放在屁股口袋裏面

如果不小心把電池壓壞的話

後果是很嚴重的...

下面就用誇張一點的方式

來毀壞一塊手機電池

電池完全被敲開之後

不多久就開始冒煙...

電池的溫度甚至達到124度!

這是因爲電池的裂開

造成了手機電池內的正負極接觸形成短路

進而產生高溫甚至爆炸!

電池的破損讓正負極短路的狀態

變得十分危險

所以不要隨意把手機放在屁股口袋裏

生活裏看似不起眼的東西

一旦使用方法不當

可能帶來極大的危險!

大家可千萬要注意!

來源:央視新聞、楚天都市報、北京晚報、華商報、早道日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更多新聞

注意!安順這三家醫院被爆“非法行醫”!快來看看你有沒有去過

連續發生盜竊案,警方勘察後竟在現場發現了這個!

揭祕!安順兩家公司遭約談,暴露背後經營內幕

馬上!安順人可以坐高鐵到泰國啦!朝發夕至,一路美景一路喫!

男子安順殺人後潛逃,歷經五年終被擒!

死亡49人總病例10795例,貴州省公佈10月法定傳染病疫情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衆號今日安順!我們關注資訊、公益、民生!更進一步信息,我們將持續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