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西部客運站附近有一個老舊的工業廠區(原昆明冶煉廠),曾幾何時,這裏有着相當繁榮的工業面貌;如今改造成工業遺產文化街,把工業文化與美食、人文巧妙的融合到一起,讓這個位置偏僻,已經荒涼很多年的老廠區煥發新的生命力。

嶄新的紅豔豔的幾個大字裝飾着這裏的新面貌——春雨937工業遺產文化街區

這裏有很多老廠房,經歷風雨的洗禮後,略顯滄桑,但依然毅力雄偉。

周圍的孩子對這片環境並不陌生,時常來陪伴這裏的寄居者——田園犬

老舊的鐵柵欄和新生的狗狗,彷彿是這座城市的寫照,循環更替,有老去纔有新生,老舊的工業園區已經過去,新生的文化街區即將開始。

在這裏最不缺的就是“老”,老舊的火車頭 ,老牌的火鍋店。以前的開在公園1903的“滇越鐵路火鍋餐吧”的老店也搬到了這邊,改名爲“小火車重慶火鍋”和旁邊的火車頭相互輝映。

店裏面的餐檯上有一座微型的老式昆明站,6、70年代的建築風格,幫我們記錄着那個時代的歷史,以便於年輕的一輩能更好的理解。

另一邊的餐檯上有歐洲風格的小鎮,火車車廂,大掛鐘,彷彿之身於歐洲農場小鎮,清新亮麗。

最驚喜的就是托馬斯,對於小朋友來說那是陪伴他們長大的夥伴,比前面的微型建築更能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既然叫做小火車重慶火鍋,那上菜的工具肯定和小火車有關係,嗚嗚嗚的喇叭聲,哐嘁哐嘁的車輪聲,裝在的滿滿蔬菜的小火車上菜了,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只要小朋友開心,做父母心情也跟着笑起來。

由於有趣的上菜方式,小朋友也主動承擔了端菜的任務,只要看上小火車車廂裏的蔬菜就可以端走,一盤盤小蔬菜對於小朋友來說也不會很重,讓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家長也樂在其中。

菜上齊了,該說一說這桌菜的主角了——湯底,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鴛鴦湯鍋,分別裝着紅油的清湯,先說說紅油湯鍋,這個紅油和一般的重慶紅油火鍋可不同,辣度和香度那是相當的實在。火鍋底料是由重慶火鍋大師沈剛大師親自調製而成,更厲害的是這家店的趙老闆是沈大師的關門弟子,這個月去重慶參加了2018年中國國際中餐火鍋廚王爭霸賽中獲得了團體金獎的好成績,不禁感嘆國際範的火鍋,還是我們有口福呀。清湯是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的養生湯,是用老雞老鴨經過8個小時熬製出來的,再加入了香菇,大棗等衆多中藥材提味,鮮香十足,忍不住想要喝一碗。

素菜可以在火車上直接拿到,按照顏色的不同分類付款,葷菜則需要單獨點,喫火鍋不能缺的千層肚,牛肉,五花肉片,鵝腸,牛肚那是一樣不少的都點一份。最開心的是這裏還有竹蓀,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那可是在一般的火鍋店喫不到的美食。

按照不同食材的煮制時間的長短,把食材放入沸騰的湯料中,不一會就可以一筷子全撈起來煮制的金黃的鵝腸,紅嫩的牛肉,鮮香麻辣,連蘸水都不用,就已經爽翻了。

那麼大的停車場,可以充分的滿足衆多的食客;那麼大的停車場,也充分的體現了工業文化街區的優勢,地大寬敞。那麼大的停車場,連老人相互攙扶的散步都綽綽有餘。

最後還有一個驚喜那就是手鼓樂,隨着鼓點,嘣蹦蹦蹦蹦,心情都舒暢了,心情一舒暢,胃口就好了,感覺自己還能再去喫一桌。

在哪:春雨路913號,春雨937工業遺產文化街區13棟1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