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准考證打印時間爲2018年11月26日10:00至12月2日12:00期間,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准考證打印頁面。

   准考證打印注意事項

  1.是否一定要在線打印?

  答:不一定。可選擇在線打,也可以把網頁“另存爲”,保存下來再拿去文印店打印。

  注意事項:因爲準考證上的照片有鏈接地址,當考生使用IE 瀏覽器中“另存爲”進行保存時,照片可能將無法打印出來。解決方法是將網上准考證方框內的內容複製到word文檔中保存,再進行適當的“刪除行”的頁面編 輯(但不得對頁面上的任何文字和照片信息進行修改),使內容能夠在一張A4紙上打印出來即可。

  2.打印規格?

  答:A4紙,單面打印即可。

  3.是否要求彩印?

  答:沒有要求,黑白、彩印均可。

  4.准考證需要打印幾份?

  筆試准考證是進入面試資格複審的重要憑證,考生在考試結束後須妥善保管好准考證,在打印時可以多打印幾份,一方面可以避免丟失影響考試,另一方面以備體檢、面試時使用。

  5.如何知道具體考場,往年的考點是如何安排的?

  考生的考點、考場、座位號將會在准考證上顯示,考生可儘早下載打印准考證,並提前熟悉考點路線。

  此外,特別提醒考生,由於面試、體檢、錄用等環節都要使用筆試准考證,敬請考生妥善保管。

  

  距離國考筆試僅剩7天,可能大家覺得“大局已定”,甚至還有小夥伴說越臨近考試,狀態越不好。不是拼命刷題,就是死磕自己總做不好的專項題目,陷入了焦慮和迷茫。辛苦複習三四個月,卻還是心裏完全沒底!

  今天就給大家來一劑考前7天急救指南,大家按需服用,定可以逆風翻盤!

  指南一

  領取國考白皮書,直擊重點

  離考試還有7天,

  怎樣才能不放過每一個得分機會?

  國考白/藍/紅皮書

  考點內容全面

  編寫質量精良

  每年都能直擊考點

  重要預測盡在中公白皮書

  只需兩步 即可免費領取!! 其次參照【電子版領取流程】 即可領取!

  指南二

  行測衝刺攻略

  國考行測從來都是“時間緊,任務重。”現在考試越來越近,相信很多考生都在考慮“取捨”問題,即多做會的,不在不會的題上浪費時間。這固然是一個有效的考試策略。但是,“取捨”終須有一“舍”。在“分分小命根”的國考考場上,總會有“捨不得”!

  在這場大戰中,怎樣才能不“舍”掉自己的分數呢,還能從別人手裏“搶分”呢?

  常識判斷要點梳理

  1.法律知識是每年都會考查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地市級考試,對法律知識的考查尤爲青睞。(後臺回覆“常識”領取法律常識合集資料包)

  2.地理知識是國考常識判斷的重點命題知識。考查的知識點多爲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所學知識點,建議大家可在課餘時間翻看以前的書籍。

  3.文史常識。根據考試命題規律,考生要重點把握下方內容: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出自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哲學家,其創立陽明心學。強調“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知必須外化與行爲,方爲真正的知;行爲的本身是知之體現。陽明心學並非簡單的唯心主義觀點,而是強調堅定自我,順從內心,講內心追求外化爲實際行動,頗具強烈的實幹主義色彩。

  言語理解要點梳理

  一、邏輯填空

  1.三大語言環境 (言外語境、言伴語境、言內語境)。

  2.四種上下文關係(解釋關係、反對關係、遞推關係、聯合關係)。

  3.六大詞語差異角度辨析(含義側重、語義輕重、詞義範圍、色彩分析、固定搭配、詞性與句法功能)。

  二、片段閱讀

  一)主旨觀點題

  主要是要了解關鍵詞句在文段的作用,作者在行文上的寫作思路

  二)特殊主觀題(道理啓示、標題添加、承接敘述、詞句理解)

  在主旨觀點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小題型分類,結合小題型的特點進行選項選擇。

  三)細節題

  1、做題步驟:確定提問方式,將選項代入原文進行選項與文段的比對。

  2、知識點分析:正確選項類型,包括原文原話、同義轉述、合理推斷, 提高設錯選項類型的敏感度。

  三、語句表達

  一)語句排序

  做題步驟:1.看首尾,排選項;2.看標誌,定先後;3.看行文,理思路

  二)語句銜接

  做題步驟:

  1.看空的位置,知道空所起到的作用。

  2.看空是一整句話,還是一個小分句,辨別句子層次。

  3.分析行文脈絡,保證與作者的思路一致、話題一致。

  四、文章閱讀

  1.清晰文章閱讀考查題型範圍,包括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片段閱讀等。

  2.把握做題順序,先看題目,再看文章。

  3.做題時要做好標記,做勾畫,寫眉批。

  數量關係要點梳理

  第一類題目:整除

  整除類題目是國考裏面常考的題目,而整除題目也是比較簡單的一類題目,通常不需要我們太多的計算,只需要把選項答案帶入到題目當中即可。

  第二類題目:工程行程問題中涉及到多個時間的題目

  在工程問題種我們經常碰到有多個時間而且最後還讓我們求一個時間的題目,對於這種題目我們通常可以採用特值的方法迅速解決。

  除了這兩類題目之外,像最不利原則,幾何問題等類型題目都是可以拿分的題目,可以重點進行關注。

  判斷推理要點梳理

  歷年國考判斷推理考試題量比較固定,均爲40題,其中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均各有10題。

  一、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知識點大體分爲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兩部分每年均有考查。其中必然性推理部分樸素邏輯以及復言命題的綜合推理一直都是考查重點,就題量而言必然性近兩年有迴歸趨勢,需要大家重視。對於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強、解釋、結論和評價五種題型中削弱加強題目佔比較大,但另三種題型同樣不可忽視。

  1. 掌握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的矛盾及推理規則,尤其是推理規則,樸素邏輯將關聯性和確定性兩種思想熟練應用於解題之中,掌握代入法、假設法等常用的解題方法。

  2. 可能性推理需要掌握五大題型的題型特點,針對不同題目選取相應的解題方法。削弱加強型注意判斷提幹的論證結構或論證模型,結合選項的力度比較準確選取;另三種題型熟記解題思路和原則,其中結論型題目一定要尊重題幹,由題幹信息進行推斷,切忌主觀。

  二、圖形推理

  圖形推理題型多樣,包括類比型、順推型、九宮格型、分組分類型和立體圖形,分組分類型2015-2016每年考查5道,2017-2018每年考查3道。同時考點衆多,組合疊加、位置變化、數量關係、圖形共性和立體圖形均有出現,圖形共性、數量關係、和立體圖形是考查重點。圖形共性中對稱性、相對位置考查較多;數量關係中點、線、面均有涉及,其中一筆畫連續四年均有出現;立體圖形中摺紙盒、截面圖,圖形組合拼接出現較頻繁,摺紙盒連續四年均有出現。

  圖形推理部分大家要注意培養圖形敏感,思考考點時可以從圖形相似和圖形相異兩個方向來思考,但這就需要大家對常考考點儘量熟悉。圖形相似時可以重點考慮圖形的組合疊加和位置變化,一邊觀察變化一邊注意排除選項,提高效率。圖形相異時可以重點考慮圖形的數量關係和圖形共性,對於數量關係可以按面、線、點的順序來找,其中注意一筆畫問題,因爲此考點不直觀,容易忽略;對於對稱性大家的觀察應該更爲細緻,注意其中是否存在對稱軸方向或數量的規律。

  三、定義判斷

  定義判斷的題型包括單定義和多定義,以單定義爲主,多定義也會涉及。這部分考查學科比較廣泛,會涉及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多種學科,社會學和心理學每年都會考,但幾乎每年也都會有新增學科。

  定義判斷這部分理論知識較少,沒有過多的方法和技巧但需要大家做題儘量細心,看好是問符合還是不符合。

  四、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題型包括兩項式,三項式和括號式,考查知識點較廣,包括邏輯關係、言語關係、經驗常識和理論常識。邏輯關係中的概念間關係,言語關係中的詞義關係以及經驗常識中的功能關係、加工關係和職業關係考查頻率較高,要重點關注。

  這類題目我們較常使用的方法是造句法、兩兩詞項間看關係以及代入排除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造句法簡單常用但會因爲主觀而有時不夠嚴謹,這時可分析題幹詞項間的邏輯關係來進行排除,同時對於括號式題目代入選項時,避免由於順序不對而產生的錯誤。

  資料分析要點梳理

  一、應試策略

  要想攻克資料分析,要“知己知彼”,對自我有了清晰的認知,也要了解資料分析的出題方式,以及難易分佈情況。對於基礎好的學員,完全可以都做但是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有時間觀念,不能因小失大,時間大概控制在25-30分鐘爲宜。對於基礎不好的學員,要知道資料分析的前三道題相對簡單,可以都做,但是第四題和第五題(尤其是第五題)難度會有顯著地提高,對於這兩道題目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性放棄,提高應試時間的性價比。

  二、如何審題

  審題是資料分析的一大要點,很多題目往往通過審題就可以快速確定該用什麼方式去做,短短的題幹往往蘊含着大量的信息:

  例:2015年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比上年增長多少億元?

  A、4024億元

  B、4348億元

  C、4584億元

  D、4605億元

  中公解析:拿此題爲例來教給大家如何審題,審題我們要學會看“兩頭”和看“中間”。首先是開頭,資料分析的開頭往往就是時間,而時間能夠幫助我們確定這道題目到底求的是現期值還是基期值。其次是結尾,比如這道題目,結尾是增長多少億元那麼我們就知道有增長、有單位必定求的是增長量,最後我們要看中間,“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定位關鍵詞。

  三、如何做到公式地活學活用

  記公式是我們在學習資料分析時不可避免的難題,但是其實資料分析的公式常用的不過二十幾個,用心去背,有半個小時足矣。然而有些考生依然會覺得非常複雜,考試的時候面對題目束手無策,究其原因,主要是記的都是“死”公式,而不會活學活用。如何能做到起“死”回生?那就需要同學們在記公式的時候不光要記得公式的構成,更要記得公式的問法,也就是題幹中如何去問,纔會用到這個公式,拿我們同學最熟悉的增長量和增長率的公式舉例如下:

  我們都知道,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 但是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如何去問纔是問的增長量。比如:

  1、增長了多少億噸?

  2、增加了多少?

  3、增加了多少萬元?

  我們還應該知道題幹中怎麼問纔是求的增長率。比如:

  1、增幅是多少?

  2、增長率是多少?

  3、增速是多少?

  4、增長了百分之幾?

  

  可免費領取10天衝刺特刊及

  3套國考模擬預測卷

  與其盲目備考

  不如來中公題庫!

  讓名師帶你複習

  題題刷到考點上!

  

  預告

  國考筆試結束後在中公題庫APP中

  可在線對答案!估分數!看排名!

  【中公題庫】APP,公考上岸神器來幫你!

  

  回覆【白皮書】下載國考行測申論白皮書

  回覆【紅皮書】下載國考銀保監會紅皮書

   戳閱讀原文下載中公題庫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