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 让西宁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有一个地方

是很多老西宁人永远的回忆

……

已年过50的刘兰翠阿姨从小居住在仓门街辖区。西宁对她而言不仅是生活的地方,更是她所有记忆的源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有一个地方,是刘阿姨那代人永恒的记忆,那就是西宁解放商场。

解放商场最早叫解放市场副食品商店,位于大十字百货商店南侧,1966年6月1日正式建成开业,营业面积2575平方米,是西宁市规模最大的副食品商店,经营商品1100种,经营食品、蔬菜、肉食、医药等商品,设有门市部、餐厅。到1985年的时候,副食商店的职工175人,销售额779万元,在全国28个大中型副食品商店中,排列第5名。"一刀准"梁海军、"一称准"王惠文是解放商场两位著名的工作能手。

随着西宁的飞速发展,西宁副食品解放商场慢慢消逝于人们的视线中,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现代化的购物广场和商店。但那张有些泛黄的解放商场照片,依旧把刘阿姨思绪拉回了她的童年时代。

刘翠兰阿姨说,1977年,商场内的柜台改为木制玻璃柜台,商场地面也铺了马赛克,所以,这张照片拍摄时期大概就是1977年以后,除了穿着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军绿色的鸭舌帽和蓝色的的确良工装有很鲜明的时代印记。那个年代,逢年过节解放商场都会聚集很多男女老少,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来自于这里,买的最多的是粉条和烟酒,后来加了油炸花生和小凉菜,当然,五分钱一斤的凉粉最受欢迎。售货员端来一脸盆凉粉摆在柜台上,称斤、装袋、兑票,娴熟的动作让刘阿姨很是羡慕,她说,那个时候最大的梦想是当上售货员,在刘阿姨眼里,站在柜台里卖东西是很光荣的事。

茶叶柜上,最紧俏的商品是烟酒和砖茶,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拿一块砖茶,那是很贵重的礼物了。刘阿姨说,现在家里还保留着那会儿的砖茶,有点陈腐的味道,偶尔烧上一壶熬茶,还是很香!

改革开放40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琳琅满目的商品、口味丰富的食物、各种品牌的烟酒数不胜数的今天,我们无法换算粮票和布票的面额,但这些记忆深深的印刻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回味悠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