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日常管理中,投藥打針是每個養殖戶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纔能有效地進行疾病防治、減少疾病的發生。下面就介紹一下爲牛投藥打針的具體操作方法:

一、給病牛投藥的方法要根據藥物劑型而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糊劑投藥法

病牛在單柱或六柱欄內保定,由助手牽引鼻環繩或用手指捏住牛的鼻中膈,使牛頭稍仰。然後,投藥者一隻手持盛藥的罐角,順牛的口角插入口腔,送至舌面中部將藥灌下,另一隻手可拿藥盆置於牛的口下,接收從口角流出的藥物。

2、水劑投藥法

病牛保定,先將胃管或投藥管準確插入食管內,然後再投藥。方法是:把胃管或投藥管洗淨,管外用水蘸溼,空掉多餘的水,管頭蘸少許液體石蠟潤滑,經鼻孔 輕輕向裏插入,到咽部時要用管頭輕輕觸動咽喉,誘發牛吞嚥,當牛吞嚥時順勢插入食管。在吞嚥後要及時判定投藥管是否真正插入了食管內,千萬不能將投藥管錯 插到氣管裏。判定方法:一是在管的另一頭聽聲音,如果在食管裏,則聽不到呼吸音,也感覺不到管裏呼出氣體;如果將投藥管插入了氣管裏,則可在管的另一頭聽 到呼吸音,並能感到有呼吸出氣流二是在頸部左側看投藥管上下移動的情況,在食管裏可看到管頭移動,在氣管裏則看不到管頭移動。三是從另一頭向裏吹起,食管 部有氣流波動的是在食管裏,看不到氣流波動的是在氣管裏。確認在食管內後,繼續將投藥管向後插至頸中部以下,然後接上漏斗,把藥倒入漏斗內,高舉漏斗超過 牛的頭部將藥液灌入胃內。藥液灌完後,再灌少量清水,沖洗投藥管,拔掉漏斗,並把投藥管內的殘留液吹入胃內,然後用拇指堵住投藥管管口或把投藥管摺疊後緩 慢抽出。

二、給病牛注射

1、注射方法:注射前要在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具體方法如下:

(1)皮下注射法,注射部位一般選擇頸部兩側,方法是:一隻手提起皮膚,另一隻手持注射器將釘頭刺入皮下:3~4釐米,將藥液注入。藥液多時分不同點多次注射,注射完拔出針頭後,局部用酒精棉球或碘酊消毒。

(2)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部位多選擇在肌肉較厚的臀部和頸部。方法是:先將針頭刺入肌肉內,再連接好吸有藥液的注射器,抽拔活塞確認無回血後注射藥液;或先安好針頭一次操作完成也可。注射完畢,拔出針頭,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或碘酊消毒。

(3)靜脈注射法。靜脈注射部位一般在頸部上1/3與頸中1/3交界處的頸靜脈上。方法是:一隻手手指壓在注射部位的近心端靜脈上,待血管膨隆後,先 將針頭以15~45角度刺入,見流血時順着血管方向繼續推入血管內約1釐米。然後將排淨空氣的注射膠管連接,放低注射器,見回血時將注射器抬至與牛的頭部 同高,藥液則徐徐流入靜脈內,注射完畢,左手拿酒精棉球壓緊針孔,右手迅速拔出針頭,繼續按壓一會兒針孔,待完全止血後塗碘酊消毒。

2、注射操作注意事項:

(1)針具要潔淨、消毒,注射部分要消毒。對注射的藥液仔細查看藥品的名稱、用途、用量、性狀、有效期等。如同時注射兩種以上藥物時,應注意有無配伍禁忌。

(2)注射大量藥液時,冬季要將藥液加溫至與體溫同高。注射前要排淨注射器或膠管內的空氣。肌注時要檢查回血,不能注入血管內;靜脈注射時也要檢查回血,不能注到血管外,肌內注射和皮下注射的藥物不能刺激性大。

(3)注射時針頭不能全部剌入,以免折斷時不易取出。萬一針頭折斷,要及時用器械取出,或局部麻醉後切開取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