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變化而非現代人類祖先驅動了非洲巨型食草動物的消亡

  (神祕的地球uux.cn報道)據EurekAlert!:新的研究發現,環境改變導致了數百萬年以來非洲東部巨型食草動物(即像大象、犀牛和河馬等體型碩大的哺乳動物)的數量衰減,而不是常被歸咎的現代人類的祖先導致了它們數量的減少。這些結果表明,由人類活動所致的對自然系統的影響(該影響一直持續至今日)是現代智人所獨有的。然而,儘管存在這一多樣性,但非洲仍然是地球上許多現代巨型食草動物的家園;非洲地區目睹了這些大型食草動物長期以來的衰退。

  人們長期以來暗示,現代人類的遠古先驅(如直立人等原始人類)驅動了生態系統的改變,後者導致了非洲廣泛的變化及大型動物羣體的滅絕。儘管各種理論的細節不同,但大多數的互爲矛盾的假說所具有的共識是:配備工具的前現代原始獵人在改變非洲生態系統中扮演着關鍵角色,他們可能促成了非洲大型食草動物的消亡。然而,據作者披露,儘管古代人類的影響並非驅動這些變化所需的唯一因素,但鮮有進行相關探索的嘗試。

  在本研究中,應用動物的當前及化石數據,Tyler Faith和同事通過分析非洲東部巨型食草動物在過去700萬年中的多樣性而對傳統的“古人影響”假說提出了挑戰;非洲東部有着世界上爲時最長、記錄最完整的原始人與其它哺乳動物互動的歷史。Faith等人的分析揭示,巨型食草動物的衰減始於近460萬年前;這比第一個出現食肉性原始人的證據要早100萬年,比智人的崛起要早約180萬年。據作者披露,相反,這些結果提示,巨型食草動物的這一長時間的衰減與大氣二氧化碳的變化軌跡及熱帶草原的擴展密切吻合,後者可能加劇了其與較小體型哺乳動物的競爭。

  在相關的《視角》中,René Bobe和Susana Carvalho對這些結果進行了評論,他們指出:鑑於目前考古學和古生物學數據的侷限,原始人的作用仍然有待商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