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宛如滔滔黄河,逐浪滔滔一路向东。40年前,在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湾大队, 53岁的村民赵丑女承包了村里的14亩旱地,在提心吊胆的劳作中无意间推开了原伊克昭盟农村改革的大门。

1978年春,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社员赵丑女个人承包集体土地,开启了鄂尔多斯农村改革的序幕。(资料图)

康家湾大队地处丘陵沟壑区,土地贫瘠、居住分散。当时,实行人民公社大集体的生产方式,社员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集体土地上劳作,可是,分到社员手里的口粮只能勉强度日。

为了填饱家人的肚子,赵丑女想到了就近承包自己门前的集体土地,一来可以节约上工时间,二来能通过精耕细作给生产队多打粮,三来可以增加点收入。

初冬时节一个傍晚,我们一行沿着乡村小油路,几经打探来到了康家湾村赵丑女的老家,见到赵丑女儿子陈绿师。他刚从地里回来,打招呼让我们到家中坐下,便讲述起4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革命”。

“那时我只有十几岁,还在学校读书,放假回来还要帮母亲种地。”40多年前,康家湾与全国各地一样,也是实行“大锅饭”生产方式:农民们每天听生产队干部的哨子上工、下工,集体劳作。除了大年三十和年初不用下地干活,所有人所有的时间都被束缚在土地上。

虽然赵丑女家附近就有一片生产队的耕地,但她每天仍然要来回走40多分钟的山路,先集合,再出工。当时50多岁的赵丑女看不下去这种“光跑路,干不出活儿”的生产方式,便向队委会提出把离她家近的那片地让她种,她“每天走路的工夫就可以把那点儿地给拾掇了”。

那个时候都是大集体,和当时的生产队长韩子义提出这个想法,韩子义犹豫了:如果把这点地给她承包,她一家搞承包,会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呢?后来和队委会商量,大家同意让赵丑女搞承包。其实,当初的决定还不能叫做“承包”,因为生产队只是将那块地的耕种任务单独交给了赵丑女,收成还是全部归集体所有,只是她的工分不是按出工时间计算,而是参照集体劳动耕种一亩地需要多少工时给她打分。但赵丑女却对这块由自己种的土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我母亲种地可下辛苦了,起早贪黑侍弄庄稼,像侍弄自家的儿女一样。”陈绿师回忆说。

1973年的秋天,康家湾村集体劳动的土地每亩只收了500来斤,而赵丑女耕种的地粮食亩产却上了1000斤,收成翻了一倍,她一个人向队里上交了1万多斤粮食,大白菜、大蒜的收成满足了整个生产队社员的需要。“秋收后,赵丑女家的人均收入比整个生产队高出了几倍。但是,在分配劳动所得时,却发生了很大的争议。赵丑女虽然多打下粮食,仍然参照集体劳动给她记工分,她就明显吃亏了。队里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以产量定工分’的办法,即以一定的产量给赵丑女定工分。如果赵丑女第二年还能超产,就把多余的产量折成工分奖励她。”韩子义说,后来,此种方式被总结为“以产定酬”。由产量而不是“出不出工”作为考核方式,进一步激发了赵丑女的生产热情。

从第二年开始,赵丑女的辛勤劳动有了回报,她种的14亩地收成多,为她折算的工分多,她最后得到的粮食自然就多了起来。

1976年,一篇写赵丑女主动“包产到户”,解决自己吃饭问题的报道在《鄂尔多斯报》发表,引起了轰动。当年,康家湾又率先开始实行起了“包产到组”,模式便是参照赵丑女的方式:生产队分成3个组,给每个组定产量,超产部分折算工分,再根据工分分配粮食。1978年,当人们争论不休又拿不准调的时候,康家湾村就率先实施了更彻底的包产到户。邻村赵家梁,看到康家湾村实行了包产到户,也尝试着包产到组,一年下来全社的收入翻了6倍多。那年春节,丰收了的村民们开始挨家走串喝酒庆祝。

回忆往昔,陈绿师和韩子义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沿着农村改革发展的轨迹,陈绿师也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1997年,国家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由15年延长至30年。从那时起,我们思想更活了,也更舍得投入了。”陈绿师说,在“五荒”开发“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激励下,陈绿师家又开发了80多亩水浇地,耕地面积增加到100多亩。

2006年,国家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彻底从土地包袱中解脱出来。“现在,我们不仅不用交税了,国家还给我们发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现在种地用机械,100多亩地从种到收,自己也不用出多少力。”陈绿师笑着说,近年来,他家陆续购置了拖拉机、播种机、土豆收获机等机械设备。现在仅靠种地,陈绿师年纯收入超过10多万元。

今年60岁的陈绿师继承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美德,每天闲不住,不是在地里刨闹,就是在地里转悠。从陈绿师的住处到老院子有1公里多路程,他时常过去看看40多年前母亲承包的那片土地。今年,他盘算着在那里建设几个暖棚发展蔬菜种植。

40年来,改革大潮如同滚滚黄河的波浪,一浪胜似一浪。从城市到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无数农民成为时代大潮中的搏风击浪者,成为到达彼岸的胜利者,赵丑女就是众多佼佼者中的一位。正是赵丑女40年前的这一首创精神,使包产到户在鄂尔多斯大地迅速推行,深刻改变着农牧民的命运和农村牧区的面貌,推动着农村牧区全面小康的进程。今天,她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胆识、智慧、勤劳和勇气,永远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农村牧区改革的不竭动力。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