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大潮宛如滔滔黃河,逐浪滔滔一路向東。40年前,在達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灣大隊, 53歲的村民趙醜女承包了村裏的14畝旱地,在提心吊膽的勞作中無意間推開了原伊克昭盟農村改革的大門。

1978年春,達拉特旗耳字壕公社社員趙醜女個人承包集體土地,開啓了鄂爾多斯農村改革的序幕。(資料圖)

康家灣大隊地處丘陵溝壑區,土地貧瘠、居住分散。當時,實行人民公社大集體的生產方式,社員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集體土地上勞作,可是,分到社員手裏的口糧只能勉強度日。

爲了填飽家人的肚子,趙醜女想到了就近承包自己門前的集體土地,一來可以節約上工時間,二來能通過精耕細作給生產隊多打糧,三來可以增加點收入。

初冬時節一個傍晚,我們一行沿着鄉村小油路,幾經打探來到了康家灣村趙醜女的老家,見到趙醜女兒子陳綠師。他剛從地裏回來,打招呼讓我們到家中坐下,便講述起40多年前發生在這裏的那場“革命”。

“那時我只有十幾歲,還在學校讀書,放假回來還要幫母親種地。”40多年前,康家灣與全國各地一樣,也是實行“大鍋飯”生產方式:農民們每天聽生產隊幹部的哨子上工、下工,集體勞作。除了大年三十和年初不用下地幹活,所有人所有的時間都被束縛在土地上。

雖然趙醜女家附近就有一片生產隊的耕地,但她每天仍然要來回走40多分鐘的山路,先集合,再出工。當時50多歲的趙醜女看不下去這種“光跑路,幹不出活兒”的生產方式,便向隊委會提出把離她家近的那片地讓她種,她“每天走路的工夫就可以把那點兒地給拾掇了”。

那個時候都是大集體,和當時的生產隊長韓子義提出這個想法,韓子義猶豫了:如果把這點地給她承包,她一家搞承包,會不會走資本主義道路呢?後來和隊委會商量,大家同意讓趙醜女搞承包。其實,當初的決定還不能叫做“承包”,因爲生產隊只是將那塊地的耕種任務單獨交給了趙醜女,收成還是全部歸集體所有,只是她的工分不是按出工時間計算,而是參照集體勞動耕種一畝地需要多少工時給她打分。但趙醜女卻對這塊由自己種的土地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我母親種地可下辛苦了,起早貪黑侍弄莊稼,像侍弄自家的兒女一樣。”陳綠師回憶說。

1973年的秋天,康家灣村集體勞動的土地每畝只收了500來斤,而趙醜女耕種的地糧食畝產卻上了1000斤,收成翻了一倍,她一個人向隊裏上交了1萬多斤糧食,大白菜、大蒜的收成滿足了整個生產隊社員的需要。“秋收後,趙醜女家的人均收入比整個生產隊高出了幾倍。但是,在分配勞動所得時,卻發生了很大的爭議。趙醜女雖然多打下糧食,仍然參照集體勞動給她記工分,她就明顯喫虧了。隊裏很快就商量出了一個‘以產量定工分’的辦法,即以一定的產量給趙醜女定工分。如果趙醜女第二年還能超產,就把多餘的產量折成工分獎勵她。”韓子義說,後來,此種方式被總結爲“以產定酬”。由產量而不是“出不出工”作爲考覈方式,進一步激發了趙醜女的生產熱情。

從第二年開始,趙醜女的辛勤勞動有了回報,她種的14畝地收成多,爲她折算的工分多,她最後得到的糧食自然就多了起來。

1976年,一篇寫趙醜女主動“包產到戶”,解決自己喫飯問題的報道在《鄂爾多斯報》發表,引起了轟動。當年,康家灣又率先開始實行起了“包產到組”,模式便是參照趙醜女的方式:生產隊分成3個組,給每個組定產量,超產部分折算工分,再根據工分分配糧食。1978年,當人們爭論不休又拿不準調的時候,康家灣村就率先實施了更徹底的包產到戶。鄰村趙家梁,看到康家灣村實行了包產到戶,也嘗試着包產到組,一年下來全社的收入翻了6倍多。那年春節,豐收了的村民們開始挨家走串喝酒慶祝。

回憶往昔,陳綠師和韓子義歷歷在目,如數家珍。

沿着農村改革發展的軌跡,陳綠師也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

“1997年,國家第二輪土地承包制實施,農村土地承包期限由15年延長至30年。從那時起,我們思想更活了,也更捨得投入了。”陳綠師說,在“五荒”開發“誰建設、誰管護、誰受益”的政策激勵下,陳綠師家又開發了80多畝水澆地,耕地面積增加到100多畝。

2006年,國家農業稅全面取消,農民徹底從土地包袱中解脫出來。“現在,我們不僅不用交稅了,國家還給我們發糧食直補、糧種補貼、農機補貼、退耕還林還草補貼、農業保險補貼等。現在種地用機械,100多畝地從種到收,自己也不用出多少力。”陳綠師笑着說,近年來,他家陸續購置了拖拉機、播種機、土豆收穫機等機械設備。現在僅靠種地,陳綠師年純收入超過10多萬元。

今年60歲的陳綠師繼承了母親勤勞樸實的美德,每天閒不住,不是在地裏刨鬧,就是在地裏轉悠。從陳綠師的住處到老院子有1公里多路程,他時常過去看看40多年前母親承包的那片土地。今年,他盤算着在那裏建設幾個暖棚發展蔬菜種植。

40年來,改革大潮如同滾滾黃河的波浪,一浪勝似一浪。從城市到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無數農民成爲時代大潮中的搏風擊浪者,成爲到達彼岸的勝利者,趙醜女就是衆多佼佼者中的一位。正是趙醜女40年前的這一首創精神,使包產到戶在鄂爾多斯大地迅速推行,深刻改變着農牧民的命運和農村牧區的面貌,推動着農村牧區全面小康的進程。今天,她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膽識、智慧、勤勞和勇氣,永遠是我們幹事創業的精神財富,是推動農村牧區改革的不竭動力。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