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11月24日上午9点,伴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2018年晋宁区“郑和杯”半程马拉松赛欢乐开跑。2995名参赛选手尽情奔跑在“最美环湖路”的马拉松赛道,把“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发扬光大,同时用对马拉松的热爱为晋宁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云南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宽寿,云南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张成文,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局长戴彬,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副局长孙红昆,晋宁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代区长徐波,区委副书记杨万洪等,与报名参与半程马拉松个人赛、大众健康跑、家庭健康跑的2995名运动员一道,参加开幕式。

本次赛事,由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中共昆明市晋宁区委、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政府主办,晋宁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晋宁区相关部门单位协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都市时报负责赛事运营。

开幕式上,徐波致辞;戴彬女士宣布马拉松赛开幕;张宽寿、戴彬、徐波、杨万洪为赛事鸣枪开赛。

经激烈角逐,半程马拉松个人赛(21.0975公里)男子、女子组的前三名及成绩分别为:

男子组:

冠军 杞朝海 净成绩 1:16:17

亚军 胡志力 净成绩 1:17:14

季军 孟登恒 净成绩 1:19:27

女子组:

冠军 张开琴 净成绩1:26:19

亚军 袁禄竹 净成绩1:28:21

季军 程义珍 净成绩1:36:30

根据赛事规则,半程马拉松个人赛(21.0975公里)男子、女子组各取前20名。其中,冠军奖金3000元,亚军2000元,季军1000元;第4名500元,第5-10名200元,第11-20名100元。

用奔跑和速度展示晋宁的开放和活力

徐波在致辞中说,晋宁是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乡。600多年前,郑和从晋宁、从滇池泛舟迈向万里海疆,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书写了海上远航的壮丽诗篇,展现出的睦邻友好、和平共赢的外交精神,厚往薄来、重义轻利的经贸原则,仁慈为怀、怀柔远人的文化内涵,忠勇坚毅、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开拓进取、不畏艰险的创业精神,与马拉松运动所倡导的“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目标追求形成高度融合。

撤县设区后的晋宁,积极承接昆明主城健康、旅游、文化、生活配套等产业外溢发展,确定了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康养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宜居湖滨新城”的发展目标,成为昆明都市功能扩展的重要板块。随着全长11.78公里的“最美环湖路”的建成通车,将滇池、荷塘、湿地等天然“绿肺”,老塘嘴、虎山、弯子等自然风光,及太史村、甸心村、下方古城等传统渔村连接起来,沿途湖水碧波荡漾,青山绿树成荫,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运动、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绝佳场所。

他希望广大运动爱好者在晋宁区最美公路上用速度和激情体验马拉松的无穷魅力,用拼搏和汗水演绎生命的无限精彩,用奔跑和速度展示晋宁的开放和活力;把晋宁区首届半程马拉松赛办成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水平一流的体育盛会,进一步提升晋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00名志愿者200余工作人员服务赛事

据介绍,本次赛事项目分为半程马拉松个人赛(21.0975公里)、大众健康跑(5公里)、家庭健康跑(2.5公里),吸引了近3000名马拉松爱好者踊跃报名参与。

为保障比赛公平、公正进行,共设有60名专业裁判员全程“执法”;300名志愿者为参赛选手提供起终点服务、赛道补给点服务和半马选手的存取包服务;近200名安全保障、交通疏导工作人员在赛道内及周边区域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并维持现场秩序。

此外,为应对突发情况,赛事运营方还准备了11辆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救护车,在赛道上为参赛运动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同时安排10名配备移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医师跑者、13名官方领跑员、40名医疗志愿者为运动员服务。

晋宁区南洋ET健身俱乐部为参赛选手们分别准备了赛前热身操和赛后拉伸工作。赛道途中,5公里处设补水站、能量补给站各一处;7.5公里设能量补给站一处、10公里设补水站、能量补给站各一处、12.5公里补水站、能量补给站各一处、15公里补水站、能量补给站各一处、17.5公里设饮水站一处、20公里设补水站、能量补给站各一处。同时,还配备了10座移动卫生间,供选手使用。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李元冰 李瑞莹/文

陆煜 何雨/图

责编:刘丽慧 一审:王一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