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陸、海、空在瓜分國防預算中,都是各懷心腹事,說的理由看起來也是冠冕堂皇。

  11月19日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要組建太空軍,各軍兵種反對的聲音不絕於耳。

  因爲他們自己都有相應的太空軍技術單位,最明顯的就是都有自己掌控的衛星,這是爭奪國防預算這塊“大蛋糕”最爲有力的“擋箭牌”之一。

  從長遠看,太空軍的建立,一定會對現有的大氣層外運行的所有航天器進行整合,各兵種的“我的蛋糕我做主”的美好時光,或將一去不復返了,甚至在太空軍面前變爲“乞討者”。而這三大兵種中,反對最爲激烈的是空軍。

  這也難怪,空軍掌握的太空資源最多,在三兄弟中是老二的地位,和未來的太空軍職能交叉的部分也最多,也是國防預算向太空軍傾斜中失血最多的軍種。

  所以,以“浪費,需要多增加額外預算”,爲藉口跳出來的空軍,也屬於“正常”的情緒反應。

  問題是,特朗普面對三兄弟聯手阻止老四出生的窘境,是讓其胎死腹中,還是經過陣痛呱呱墜地的降生,可能不是一蹴而就那麼容易好解決的。

  (特朗普簽署相關文件)

  美國增加軍費,所爲何來

  應該說,美國這些年在冷戰時期攢下的軍事優勢和技術優勢,不斷的被中俄兩國所“蠶食”。

  美國新版的“國家安全戰略”中,就明確把中國,俄羅斯列爲最具挑戰美國一家獨大的國家,而在今年的8月13日,特朗普創紀錄的簽署了7163億美元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並在同月的23日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速度之快,是歷年之最。

  法案中作爲“基礎預算資金”,“戰爭資金”,“核武器預算”這三大板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應該說,法案戰略意圖與指向性非常明確。

  一,提高裝備水平,重視未來軍隊建設。

  二,擴大兵力規模,大力提高兵員素質。

  三,調整競爭戰略,重點佈局亞洲歐洲。

  由於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法案折射出的是美國軍事發展和基本明確的力量投送方向,所以,研究法案,已經成爲了各國的“必修課”。

  總體看,美國政府內部冷戰思維回潮形式增加明顯。

  這讓已經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矛”與“盾”再一次增強了。

  (美國太空武器鎖眼偵察衛星)

  三軍反對,空軍一馬當先

  那麼看似不差錢的美軍爲什麼還要反對太空軍的建立呢?這裏邊有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就是“軍工複合體”。

  按常理,都是軍隊需要什麼樣的武器,讓科研單位和工廠研製生產就完了,而現在,反過來了,兩家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製造武器,向軍方推銷,這好像沒什麼問題,其實弊病很多。使用者不能自主,推銷者爲了利益,往往想盡各種辦法阻止後來者分蛋糕。

  前兩年,就曾經爆出武器推銷商給海軍的相關人員送金錢,上至將官,下至士兵,涉案者達四百多人,可見“軍工複合體”綁架美國政治之深。

  這更加處成了美國對外用兵的冒險性,說白了,武器要消耗,要用,各方人士才“有錢賺”。

  其實,這裏面最委屈的是陸軍,這十年美國對外戰爭,陸軍傷亡最多,在“多域戰”的指導思想下,陸軍一直是最前沿的作戰者,也是實驗者,而軍費比例卻不是最高的。

  海軍堪稱一等人,卻也是在軍費上捉襟見肘,幾次軍艦與民船相撞,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人員缺乏和軍費不足訓練時間短造成的“喫不飽”問題。

  面對中俄兩國的海上競爭,海軍雄心勃勃的造艦計劃能否如願以償,同樣困擾着海軍。

  空軍是日子過得最“逍遙”了,多場戰爭,也就是南聯盟對他有一些實質威脅,人員傷亡也最小,而他面對特朗普對美國軍隊最大的一筆投資,是最爲敏感的。

  這些年,他在軍費上獲益最多,燒錢也最多,背後的官商“合作”也最多。

  因此他在特朗普提出組建太空軍中的過程中,反彈最激烈。三個軍種就像哭窮的孩子,讓他們拿出來壓歲錢給未來的四弟,也實在是難爲他們了。

  (美國空軍上將大衛·戈德費因)

  美國成立太空軍,老歌新唱

  兩年前,財大氣粗的美國給人的印象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現在,家底還負債累累的美國,就在軍費中大量投注,其真實目的仍然是想用目前軍事技術和經濟實力領先與中俄兩國的情況下,搞軍備競賽,拖垮兩國。

  中俄兩國怎麼下注,怎麼跟注,固然是玄機重重,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美國這種“不啻豪賭”的特朗普性格,在中俄兩國面前效果甚微。

  兩國各有各的高招,特別是在太空領域,美國想搞新的“星球大戰”伊始,中俄兩國從反對,到跟進,再到現在很多方面的超越,反而讓美國如坐鍼氈了。

  俄羅斯太空部隊成立,中國第二炮兵改爲獨立成軍的“火箭軍”無不是兩國在太空領域高瞻遠矚的體現。

  以技術推動國家戰略,讓戰略視野反作用技術創新的中俄兩國,正在讓美國想用技術優勢抵消兩國在國土和人口方面的優勢變得不可能。

  美國成立太空軍只是早晚的事,但對中俄兩國來說實質意義和過去沒什麼區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