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爲星(置)標(頂)”

爲了能夠豐富孩子的文化生活,觀看兒童劇成爲不少家長的選擇,卻沒想到,演出還沒看,先“享受”了長時間的廣告。近日有觀衆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兒童劇《白雪公主》在開場前有長達半小時的廣告推介部分,對於這一安排引起不少觀衆尤其是家長的議論。

被迫看廣告

11月3日,兒童劇《白雪公主》正式登臺亮相,公開資料顯示,該劇由北京醜小鴨劇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醜小鴨劇團”)出品,在依據原故事改編的基礎上,還添加了現代元素,並設置有互動環節。這吸引不少觀衆的注意,也使得該劇成爲北京地區唯一入選“兒童劇熱搜榜TOP10”的劇目。

但僅開演一週,就有觀衆反映稱,“三點開場,前半個小時全是互動和廣告,到底是來看話劇還是聽主持人說話的”。這並不是個別現象,還有其他觀衆同樣也表示,“說是10點開始,其實前面有半個小時的廣告和推廣”。

這一演出安排,無疑爲該兒童劇引發爭議。對此,醜小鴨劇團董事長李平解釋稱,劇目開始前含有“歡樂30分”的活動,包括舞蹈教學、爲小朋友慶生、親子互動操等環節,並沒有佔據正劇時間,“我們劇目中不涉及廣告部分,首先沒有在觀衆買票的時間內進行宣傳,此外並沒有要求觀衆強制性購買。同時該環節涉及到的傳統撥浪鼓產品和英語圖書,也都不收費,而是送給到場小朋友的禮物。且‘歡樂30分’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對產品有過多的介紹和宣傳,最多就是在公佈獎品名稱時提到了贊助方的名稱,我們認爲這是免費的公益活動”。

成本倒逼

但仔細觀察近年來的兒童劇市場可以發現,曾被質疑廣告以及其他亂象的兒童劇不時出現。據業內人士透露,現階段兒童劇市場的作品質量良莠不齊,既有內容劇情渾水摸魚的兒童劇,此前也曾出現過爲了銷售某種產品而創作兒童劇的情況,比如有的廣告公司就將兒童劇作爲宣傳手段而加入植入廣告去推銷產品。

演出行業人士黎新宇認爲,有的兒童劇摻雜廣告是因創作初衷就是爲了推銷產品,爲了廣告而創作兒童劇,另外有一部分兒童劇則是因爲製作成本較高,爲了避免虧損而藉助廣告等方式獲得更多的收入。

公開數據顯示,如今兒童劇的製作成本正在逐年增加,幾年前或許爲幾十萬元,但爲了能夠有更具創新的效果,3D、多媒體、機器人等形式也融入兒童劇,推高了成本,達到數百萬元,但兒童劇的票價最低僅爲幾十元,不少在100-200元左右,若想收回成本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尋找商業平衡

據《2016-2021年中國演出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顯示,在演藝市場不斷細化的基礎上,年輕觀衆與家庭親子羣體正成爲演出產品消費的主力,加劇了演出市場的發展與轉型,這給了未來兒童劇觀衆有望趕超話劇的契機,預計2020年,兒童劇市場規模將達7.2億元左右。

兒童劇的未來發展空間已得到業內外的肯定,如何能讓這一市場繼續良性發展則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領域。現階段隨着家庭消費的熱度逐漸升高,不少資本或公司試圖通過孩子來帶動一個家庭甚至更大規模的羣體消費,尤其是在“二孩時代”之下,多個行業已經將孩子變爲自己的關鍵受衆,並針對兒童劇紛紛佈局。除了專業製作兒童劇的相關公司外,如今影視行業、遊戲行業、玩具行業、教育行業等都在加碼兒童劇。

李平表示,兒童劇票價太低,如果希望在形式、花樣上有所創新,那麼必須付出高額的成本,可提高票價很多家長是並不接受的,但在演出的過程中植入廣告那麼是應該被抵制的。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市場上還有較多受困於資金限制的兒童劇製作團體,難以拿出足夠的資金進行原創作品的製作,舞臺效果也不佳,很難吸引觀衆的注意,選擇降低票價或加入廣告的方式提升收入,但由於體驗感不好無法長期穩定,導致出現惡性循環,因此關鍵還在於通過高質量的內容作品吸引觀衆。而在內容創新上,李平表示,就目前形勢來說,小朋友基本沒有主動選擇權,選擇權仍握在家長手裏,所以首先要轉變家長的觀念,兒童劇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創新。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盧揚 鄭蕊

責編:佳佳

媒體合作平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