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埔有故事丨景色堪比周莊,黃埔這座600年古村值得走一遭!

世人皆知周莊水韻之唯美

殊不知黃埔有個百年水鄉孤靜婀娜

TA就是『南灣水鄉』

亭臺樓閣、龍舟碼頭、秋楓古堤……

構成了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風情畫卷

因此有了廣州“周莊”的美譽

南灣水鄉屢遭攝影師、影視作品翻牌子

《三家巷》、《危情姊妹》、

《大話黃飛鴻》、《外來媳婦本地郎》……

這些耳熟能詳的片子都曾來這裏取景

TA究竟有何魅力?

今天,小編就帶你邂逅

南灣水鄉的萬種風情~

南灣村坐落於黃埔東路,2014年被列爲廣州市傳統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大量古民居以及古蹟。現代化的潮流爲南灣村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但也沒有沖刷掉本屬於這個村落的古韻。

秋風古堤

婉約娟秀的南灣湧穿過村落,沿着秋風古堤走,三三兩兩的小石橋構成了堤岸兩邊的溝通橋樑,不知不覺走過了會芳橋、幡龍橋、彩龍橋……所謂“堤畔秋楓古,榕蔭影長橋美”,正是形容此處,長長的古堤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成爲了街坊們最愛的散步地。

古堤旁還有兩棵四百多年樹齡的“秋楓”、多棵幾百年樹齡的古榕樹和五百多棵百年原生荔枝樹。夏天坐在樹下納涼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文昌塔

躲在池塘背後的,是有着多年曆史的“文昌塔”,這座塔是南灣人最崇敬的聖塔,始建於清代1840年,南灣歷代學子入學時必先拜此塔的文昌神。

文昌塔塔高三層,首層爲“南天砥柱”,二三層分別爲“上達處”和“高佔”;每層都有孔,最上層爲圓孔;塔身的雕花十分精緻,首層雕花分別爲“三獅會”、“福祿壽”、“化變龍魚”等花鳥瑞獸。文昌塔對外開放,登上塔內,還可看到南灣村的風景。

護龍古廟

緊挨着文昌塔的便是護龍古廟,始建於明代末年,重修於光緒乙未年。往來於南灣的船都要先到廟裏燒香祭祀,以求平安;每年龍舟節,南灣龍船也都先到廟裏拜祭。一踏進護龍古廟,迎面而來的就是嫋嫋佛香,在陽光的照射下,青煙縷縷,一瞬間心如塵土。

人民會堂

文昌塔對面則爲人民會堂,始建於1958年,全蓋頂金鐘架戲院式會堂,有舞臺、後樓,建築面積達800平方米,可容納800多人活動。

南灣公園

觀賞完文昌塔和人民會堂,便可到南灣公園去歇息片刻。南灣公園又稱農民公園,是黃埔區改革開放後第一個農民自己興建的公園。南灣公園坐落在常春巖上部,古木森森,粗獷而不乏優雅,簡單而不乏幽深,園內小徑盤陀,亭臺點綴,別具風格。

公園內有一常春徑,徑內種有牽牛花和杜鵑花,往裏走還可看到南灣小學,位於公園內的小學倒是不常見,也是稀罕。公園內高處還建有許多亭子供瞭望乘涼。

▲常春徑

▲南灣小學

南約大街

南灣村中的建築都非常講究,昔日全村都是麻石街巷,目前大部分保留下來,其中最有名的是南約大街,全長300餘米,三板大石鋪到盡頭。街巷兩旁是鍋耳式青磚石腳的古屋,古樸典雅,置身其中,讓人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隨手一拍,都帶着濃郁的嶺南古韻。

逛到這裏

你是不是以爲南灣村就逛完了?

當然沒有!

南灣村內還有許多宗祠

諸如麥氏公祠、敬祖麥公祠、初泰麥公祠等

除此之外

民國古舊墟南安市

更能讓你一瞬間穿越到百年前

……

▲宗祠羣

▲南安市

試想

擇一個天氣晴好的週末

到南灣水鄉走一趟

去感受里巷街市的古韻

體會南灣族人的情節

於繁華之中享受片刻清閒與歡樂

交通小tips

地鐵:地鐵13號線夏園站D出口下,走約750米左右到達;

公交:乘坐BRT到南灣站下車,步行約270米到達。

由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起的“黃埔有故事”持續徵稿中,歡迎小夥伴們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素材來源丨黃埔文化遺產

編輯丨一金 喜歡我,就爲我

星標

歡迎各位小夥伴踊躍投稿!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