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寺院裏去,或者是家裏信佛人設的佛堂,都會在佛菩薩像前擺一些供品,比如:潔淨的水果、大悲水、燈、檀香等等。很多人認爲在佛菩薩面前供這些東西,是供給佛菩薩喫喝的,如果抱着這種思想供養佛寶,那勢必成爲一種和佛菩薩的交易,是大錯特錯的。

佛菩薩福德智慧圓滿具足,什麼都不缺。我們供養佛菩薩,表面上看似是我們給予佛菩薩,實則是爲了提醒自己,佛菩薩在自己的心裏。下面,小編將佛教裏的幾種供養挑幾樣簡要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供香

供香,也就是燒香,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在佛菩薩像前,在寺院的香爐裏點香。一般點三支香,代表供養“佛法僧”三寶,或稱“戒定慧”三學。佛教裏稱香爲“戒定真香”,即香爲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人們聞到法香的味道,就應想到自己要精進修行,勤修戒定慧。

二、供燈

燈,代表光明,驅逐黑暗和無明。佛前點燈,功德無量,可以消除內心的恐懼和煩惱。有一首佛歌唱的非常好,“點一盞明燈,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個角落”。明亮的燭光,代表智慧的顯現,像文殊菩薩一樣,用智慧利劍斬斷煩惱,讓智慧之光照亮法界衆生,皆共成佛道。

三、供花

美麗的鮮花總是使人賞心悅目、內心愉悅,將清香的花朵供在佛前,更是提醒自己要種好善因。因爲在佛門裏,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不是供給佛菩薩看的,而是以此來提醒自己要注意修福德。佛教重視因果,花開見果,花開得好,果實才結的好,只有常修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報。

四、供果

果,表示果實、成果,供養佛菩薩的水果要清香、無殘缺,及時更換。但我們要知道其實水果並不是供給佛菩薩喫的,而是讓我們明白,當我們看到果時,就能想到“要想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就應該修什麼樣的因”,它和供花是相對應的,這纔是佛法真正教誨我們的地方。從佛理上講,果代表性德,是圓滿智慧之果。在佛教裏,最圓滿的果便是修成佛果,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五、供水

水代表什麼?清淨、平等、無染,就如我們的心地一樣純淨。供水是諸多供養裏最重要的供養,你甚至可以不燒香、不供花、不供果,但是不可以不供水。我們可以選擇每天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在佛前供一杯、三杯或者七杯清水(大悲水),這是在告誡自己要於任何境緣中修持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心、平等心就是佛心、真心。

佛菩薩在哪兒?不在寺院裏,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心裏有佛,佛自在。學佛就是要學佛菩薩的精神品質,做到慈悲、智慧、利他、無礙,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佛菩薩缺什麼?缺一個因學佛修行而解脫的我們自己。諸多供養,其實都是在表法,讓自己找到自己的初心、佛心,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南無阿彌陀佛。

命理爲一生定數,風水則是變數,知命而樂,知運而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