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毕业后,小艾在上海待过两年,但最终被现实打败回到老家。大城市并不是为每个人准备的,离开时小艾对同事说,高昂的房价,微薄的薪水,每天压地人喘不过气。

前几年,小艾年轻气盛,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直到被上海碰了一鼻子灰,小艾醒了。退租,和朋友告别,忙完矫情的一切,小艾坐上北去的列车。

火车出发的间隙,小艾回头望,上海依旧生机勃勃,并未发觉少了一个人。

安逸,属于每个人的老家腔调。小艾重新找了工作,在电视台当记者,工资不高,可在老家已然足够。没工作一年,妈妈找人给小艾介绍对象,对方是个工人,在国企上班。

小艾不想去见,爸爸说,我去见吧。晚上回来,妈妈问,怎么样?爸爸说,是个实在人。结婚论嫁太早,小艾不想这么快步入婚姻,好像一旦结了婚,就扼杀了所有自由。

02

可是女孩子过了25岁不嫁人,就会被贴上各种标签。岁月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硬撑到26岁,小艾嫁人了,是爸爸去见的那个国企工人——老张。

他胖胖的,憨厚,话不多,爱笑。以为一生不过如此了,小艾全心投入到家庭,把房子收拾地干净明亮,给老张洗衣服,做饭。

平淡的日子过久了也腻味,小艾总觉得少了什么,但具体少了什么,小艾也不清楚。

一天下班,小艾刷朋友圈,看到大学同学在上海创业,开了一家传媒公司,活得热气腾腾。仿佛一把箭,瞬间击碎小艾的心理防线。

她大脑的灯泡,熄灭,亮起,熄灭,亮起,整个人终于知道少了什么。

03

等老张回来,小艾仍然沉浸在热血的激情中,她迫切地想和老张分享此刻的冲动,但老张听完只说了一句,你不行。小艾跌落谷底,一周没和老张说话。

在老张眼里,女人只适合做家务,靠着男人生存。燃烧的火焰熄灭,小艾不再想创业的事,可心里的委屈却发了芽。

结婚第3年,老张被公司炒了。本来就是能源型国企,能源枯竭,公司也随之效益崩溃。幸亏没要孩子,老张的失业,并没给这个家带来多大冲击。

一天睡觉,当年的遗憾又在撩拨小艾,她抱住老张说,想去上海闯闯。老张只当玩笑,当成夜晚的呓语,没当回事,睡了。

第二天,小艾买了一张车票走了,没有任何纠结,无比地潇洒。老张没法接受,也只能忍着。毕竟习惯了小城生活,大城市对他遥不可及。

04

在上海,小艾租了一间门面卖化妆品。开始总是艰难,没顾客,房租贵,硬撑到年底,还亏了5万。没脸回去,小艾继续干了一年,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假如你见过大海,就没法仰视小河。在大城市久了,就不想回到小城市。

和老张的联系是日渐稀少,话题也少,共同语言在地域和环境的绞杀中,消失殆尽。

过年回去一趟,两人躺在床上,陌生地不想触碰彼此。老张看小艾,越看越隔阂,小艾看老张,越看越嫌弃。

婚姻地崩盘,以无话可说结尾。小艾开始半年回去一次,一年回去一次,最后不打算回去了。婚姻形同虚设,老张出轨了。

05

小艾又喜又忧。喜的是,她可以离婚,自由了,忧的是,好好的婚姻被她毁了。

不用难过,在上海外滩,小艾告诉妈妈,她不怪老张没跟上她的脚步,她不后悔来上海打拼。人们都说,男人现实,其实女人更现实,恋爱时,她可以不嫌弃你穷,结了婚还穷,这日子久不了。

在上海第5年,小艾又结婚了,男人很上进,对她也好,她总算找到一起前行的人,而不是搭伙过日子的伴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