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3月1日,华人金融在国美电器广州区60多家门店同时推出一项新的业务—“0元购”,所谓“0元购”是由消费需求衍生出理财需求的消费金融模式。李经理(华人金融风控部):二次风控这个是必需的,我们的审查审批人员会再次根据项目的情况,去到现场,跟当事人去做沟通,去做了解,而且我们会从整个行业,包括他所处的行业,包括从征信的方面,我们所掌握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几个信息资料去做二次风控。

买东西不花钱,还能赚取收益?这听起来天方夜谭的事在华人金融新推出的“0元购”业务中得以实现。很多投资者对“0元购”这种业务模式抱有疑问,对华人金融这家平台也充满好奇。观察君7月23日实地探访华人金融,跟首席运营官张瀚清深入沟通,为投资者答疑解惑。

华人金融推出“0元购” 消费加理财新模式能否破局?

华人金融由国美控股集团主导,潮人集团,稼轩投资,华盛基金共同发起。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实缴资本2亿。国美股权占比55%,其一致行动人稼轩基金占比15%。平台2015年1月上线,截止7月,上线时间1年半,累计成交量约50亿,累计注册用户56万。这个用户规模在行业里并不算大,张瀚清称,华人金融实行有价值的用户策略,并不主张为了吸引用户流量而盲目扩张。

2016年3月1日,华人金融在国美电器广州区60多家门店同时推出一项新的业务—“0元购”,所谓“0元购”是由消费需求衍生出理财需求的消费金融模式。

具体来说:在负债端,消费者在有购买需求时,可以选择购买华人金融的“0元购”理财产品,然后获得购买物,到期收回本金和投资收益。在资产端,“0元购”理财产品对接华人金融平台上的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

例如:王先生需要购买一个冰箱,可以选择用一笔资金购买平台的理财产品进行定期投资。王先生马上就可以获得冰箱,理财产品到期之后再收回本金和理财收益。理财收益跟银行存款收益相当。

观察君了解到,目前,0元购活动只在广州地区部分门店展开,对应的理财产品多为12月期,投资额度与商品价格约为12:1。

观察君从华人金融APP选择2000元的白拿券(可购买价值2000元的商品),需投资23170元,12月期,年利率为1.5%。一年的总收益为2000+23170*1.5%=2347.685元。其中2000元的收益当即可获得。

传统的理财产品,一年期,一般利率为10%—12%,一年的总收益为2317元—2780.4元。收益跟前者差不多,在一年后方可取得。

0元购的运作模式将消费场景与理财产品连接起来,收益跟一般理财产品收益相当。对有消费需求的用户来说,既可以免费获得想购买的产品,又可以获得相同的银行存款收益。对有理财需求的用户来说,也多了一种选择,可以将理财收益前置,投资收益提前兑现用于换取同等价值的电器。

同时线上理财产品与线下门店的结合,可以将华人金融线上与国美线下的用户互相导流,全面打通。这是消费金融领域一种新的尝试。

数据显示,目前国美拥有1.5亿会员,其中,国美在线有1000多万用户,线下门店大约1700家,线下销售额800多亿。经过测试和计算,华人金融只需通过“0元购”撬动1%的市场,其P2P平台成交量即有望突破百亿。

华人金融推出“0元购” 消费加理财新模式能否破局?

▲华人金融首席运营官张瀚清发表讲话

据张瀚清透露,自2015年6月,在国美在线的“618”活动中开始“0元购”试水,今年3月在广州国美门店线下运行,截至到6月,“0元购”的线上交易额已达2.9亿元。

“此次我们将线上模式搬到国美电器门店,在广州区全线试点,此后,我们将向全国铺开这种消费金融服务。”张瀚清认为,“0元购”不仅要在国美走通,还要在其他消费终端快速启动,消费终端不拘泥于电器行业,与消费者有关的任何场景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哪怕是要买一杯奶茶,也可以通过“0元购”的形势实现。

为什么会选择进入消费金融的市场?

“选择行业趋势很重要” 张翰清说,“消费永远是不变的主题,占据消费这块的企业它不会垮,它只会越来越大,因为居民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是扩张的,不管社会怎么变,这是不变的。”

观察君发现,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P2P平台开始进行业务转型和突破。华人金融发力消费金融服务,推出“0元购”这样线上结合线下,消费结合理财的金融模式是一种尝试和创新。这种模式未来会如何,能否突破目前行业迷局,我们拭目以待。

附上走访当日张瀚清的部分问答实录。干货很多,想要更细致了解华人金融的投资者可以看看。

问答实录:

提问1:你们现在的这个资产方,有没有自己去开拓资源?

张瀚清:我们现在主要走通道,除了一些企业直融的业务,我们的业务团队重点是找合作。我们去对比哪些机构合适。主动来找我们的其实太多了,但我们往往是说,主动来找我的反正我不太放心,我们更多的是去做行业的筛查,然后去做对比,再挑选合作。

提问2:那你们拿到机构的这个资产以后,还有没有做二次风控呢?能不能介绍一下风控的流程?

李经理(华人金融风控部):二次风控这个是必需的,我们的审查审批人员会再次根据项目的情况,去到现场,跟当事人去做沟通,去做了解,而且我们会从整个行业,包括他所处的行业,包括从征信的方面,我们所掌握的多方面、多维度的几个信息资料去做二次风控。

提问3:你这个风控的周期一般多久?

李经理:周期的话这个要视项目的不同,而且要看地域。我们目前主要的业务还是集中在北上广深,主要是在深圳。这种的话,一般的我们,抛去交通时间一到两天之内,我们要把现场的情况了解完毕。后期的包括网查,资料收集可能还需要其它时间,这个要视不同的项目来看。

提问4:机构推荐过来的资产项目,有没有经过你们二次风控以后然后你们卡掉了?

李经理:有的。太多了。我们基本上现在没有太多的机构进来,就是因为我们的标准,我们的要求可能是对方达不到的,是不能够满足我们要求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我们的风控措施如果对方不能够达成的话,我们是不会做任何和让步的。

华人金融推出“0元购” 消费加理财新模式能否破局?

提问5:你们平台现在实现盈利了吗?

张瀚清:我们平台现在盈不盈利,,其实我们在上线的第一年,去年初期我们都是属于微利。很多平台可能前期都是在烧钱,但我们是盈利的,而且预计今年的盈利规模不会低于1个亿。

提问6:我们的消费金融业务越做越大,资金是越来越多的话,如果再投向商圈的大型业务,风险会不会比较大?这一块应该怎么把控?您刚才提到的对接机构,那相当于是一个通道的业务,这块业务未来会怎样的一个运作走向?

张瀚清:我们确实要对接很多机构,这个业务模式,会成为我们的一个过渡模式。因为我们现在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单纯的,就是一个通道型的平台,帮别人做这种嫁接。但是他们在我们现在这种发展的阶段,它是形成了一个过渡性的,我们其实也叫大单模式。这种大单模式在我们现在这种规模里面是可控的,因为我们总体规模才50多亿,即使你这个项目再有什么风险,我们都能覆盖得了。但是未来我们做几百个亿的时候,它还是按照这个百分之四五十的比例,它就很恐怖。我们是想在未来一定把它严格地压缩它的规模,未来总体来做那种小而分散的,消费领域的这种业务。所以我们才会做这样的一些布局。通道业务是为了在我们现在的业务转移过程中,解决我们现在的业务需求问题,不然的话我们现在的投资人永远都是比较饥渴的,我们的销售能力是上去了,但是产品供给跟不上,所以我们是为了解决这些需求而定的过渡期的业务。

提问7:那未来我们的消费信贷业务和通道业务有一块,大宗贸易会怎样组合?

张瀚清:我们现在做了一个规划,我们自己成立了这个消费信贷公司,预计今年能够提供的资产量会在10个亿,明年肯定是保底100个亿,所以它能成为我们未来平台的一个消费信贷的一个重点产品供应方。其它的,我们的发展规模中,就可能把它分割为其它的一些合作机构,也不会集中在个别的合作机构,会多而分散,这个也是降低我们风险的一种方式。

华人金融推出“0元购” 消费加理财新模式能否破局?

▲投资人提问

提问8:能不能谈一下你们有没有开始做银行存管这方面的业务?

张瀚清:这一块我跟大家讲一下我的看法。银行存管是一个大趋势,但我只能叫做大趋势,而不叫做现行趋势。它会成为未来5年之后,可能作为这个互金领域的标配,但是在近期,近年,它绝对不是标配。

为什么这样?我告诉大家一个很核心的原因,现在有些平台也在说我在对接(这部分),但很多对接它是有名无实的,对接为什么这么难?包括我所知道的,很多国有大型银行几乎还没有开始动作和准备,所以说四大行的对接基本上是不可能。第二级,商业银行,就是上市公司这些银行,它们因为需要发展业务,这些银行是最积极的。它们在这方面确实有了很多布局,但是这个对接周期还是很长的,短则3个月,长则半年。

那么对接完之后,如果我要做一些功能的修改,我为了满足我的这个业务需求,我要做一些新的一些配备,这种调整周期也是非常得长的。所以它并不适合我们现有阶段。那么还有一些小型银行更小了,乱七八糟的现在都不点名了,那种很小地方的,很小的银行,他们这种对接。

这种对接呢,更多的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存款管理,这是存款管理,其实就是你把钱放在它那里,它既不控制你钱的去向,也不控制你钱的用途,那么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那未来存管这件事怎么走呢?联合存管。

联合存管它会解决我们未来两年到三年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必须的问题。联合存款我们还是通过第三方,因为第三方他们有很成熟的支付通道,通过第三方再对接银行进行存款管理。保证第三方也不会作为资金池,压缩第三方的资金存量,这是国家的一个大趋势。它不可能把第三方也抛弃在外,第三方熟悉的就是我对接各种技术接口,各个客户端,我很成熟了,我很有经验了,因为他一直在做这个事情。

但是,我现在没办法让国家放心把钱放我这里。因为我们作为非金融机构,我们也不可能把钱放在我们公司的账户上。那联合存管我相信,会成为未来三年左右一个市场主流。所以我们在做的也就是这个事情。

提问9:现在这个联合存管到什么程度了?

张瀚清:第三方平台,我们现在已经合作了3家。包括联联、包括宝付、包括易宝,都是行业里面很成熟的3家,我们已经把基础全部完成了,这个项目完成了。现在缺的是银行,选哪一家银行,包括好几家,我们都在谈。现在我们的资金全是在第三方那里,国家还没有很严格的要求说你现在必须要启动这样的一个存管模式。

华人金融推出“0元购” 消费加理财新模式能否破局?

▲投资人现场查看借款合同

提问10:国美不仅仅只有一家金融企业,在这几家企业是怎么布局的?

张瀚清:国美旗下一共四个金融平台,华人金融是国美后来投资的,国美股权占比55%,其一致行动人稼轩基金占比15%;其他三个分别是美易理财、国美在线的金融频道、鹏润金服下面的美美理财。国美在线的金融频道只走通道,它没有产品团队,没有风控团队,它就是一个代销平台。所以它的很多产品是我们华人金融提供的。他想的是更多地通过这种流水做到规模,这是它的定位,永远是做规模。

美美的理念是做产业金融。它的主要角色是帮整个国美集团去做战略投资,包括它在海南做房地产开发,投上百亿的资金链,包括它之前并购拉丁网的时候,整个战略资金的筹措是由美美来做的。

美易理财它的定位也是明确的,它做国美体系内的供应链金融和保理业务,它在天津成立了一家保理公司,这也是它金融布局的一个。

华人金融主要做大众交易还有国美体系外的整个个人业务,也就是我们消费信贷业务。

我们把这些业务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国美现有的金融的架构,覆盖到国美内、国美外的一个全方位的业务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