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上長痣很正常

  不少人不當回事

  

  但其實

  皮膚上的痣如果不加以重視

  小痣也可能給健康帶來巨大危機

  江都61歲的王先生臉上有顆指甲蓋大小的“黑痣”,反覆潰爛一年,在這一年裏他又發現自己左側耳屏前長了一蠶豆大小的包塊並逐漸增大,於是就去了揚州某家醫院的醫學整形美容科,通過手術治療,“痣”是去除了,可耳屏前的包塊卻並沒有切除成功。

  回家後,

  家住農村的王先生並沒有

  將切除的黑痣標本送病理檢查,

  而是將標本帶回家 ,

  順手扔進了家門口的垃圾桶內。

  耳屏前腫塊一日未除,王先生就覺得心裏不踏實。近幾日,王先生來到揚州某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被診斷爲“左側腮腺腫瘤”,需採取手術治療。

  手術過程很順利,

  腫塊被順利切除並將標本

  示家屬閱後送病理檢查。

  不查不知道,

  這一查竟查出腮腺及淋巴

  結轉移性質的鱗狀細胞癌!

  那究竟是從哪裏轉移的呢?帶着疑問醫生給王先生做了一個身體的全面檢查,可檢查下來並未發現原發竈。就在疑慮重重的時候,王先生的女兒想到之前扔在家門口垃圾桶內的“黑痣標本”,告知醫生之前在外院做過黑痣切除手術,原發竈會不會是黑痣?這一想法立馬得到醫生的重視,如果原發竈是“黑痣”那就需要找到當時的標本,並且保證標本未被污染且能被進行病理檢查才能得到驗證。

  王先生的女兒立即回到家中,

  好在家裏是農村,

  垃圾並未得到及時處理,

  “黑痣標本”竟然真的被她找到了。

  通過病理檢查發現“黑痣”

  竟然就是惡性腫瘤的原發竈。

  醫生提醒

  醫生介紹,鱗狀細胞癌是皮膚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此類癌腫惡性程度比基底細胞癌高,發展較快,破壞也較大,還可以通過淋巴道轉移,甚至引起全身性轉移。

  當然,現實生活中每個人身體上都或多或少的長有黑痣,雖然我們沒必要“杯弓蛇影”,將所有的黑痣都切除,但是一旦黑痣出現迅速長大、瘙癢、疼痛、破潰出血等異常情況時,就必須馬上就診,如果需要手術切除的,一定要通過病理檢查判別性質,切莫一拖再拖,最終危及自己的生命。

  什麼樣的痣容易癌變?

  什麼樣的痣容易癌變?如何分辨良性痣和惡性痣?什麼地方的痣可以去除?去痣時應注意什麼?教你5招!

  痣是什麼樣的?

  

  黑色素瘤是什麼?

  

  這樣的痣要警惕!

  

  擔心惡變怎麼辦?

  

  去痣的三大原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