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政协2018年民主监督工作总结会日前召开。

今年11月8日,罗湖区政协召开了2018年民主监督工作总结暨 2019年工作务虚会议。会上,23个民主监督工作组简要汇报了各自监督工作成效、履职体会以及发现的问题,并重点对2019年继续开展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或思路。

罗湖区政协主席吴裕中用“清、严、实、好”四个字总结今年的民主监督工作,肯定了罗湖区政协系统性开展民主监督两年来的成绩,并从完善方案、明确重点、优化组员配备等方面对明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三大主要职能之一,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权力性监督。据了解,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主监督工作,区政协积极探索创新,于2017年首次开展了系统性的民主监督工作。两年来,通过明确主体、组建20多个民主监督小组、出台工作指引等一系列创新做法,不断强化与监督对象的协作,提升民主监督的质量水平,努力探索民主监督的“罗湖模式”。

问题导向探索机制,创新建立民主监督“罗湖模式”

政协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三大主要职能。其中,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更为规范化、程序化,民主监督的职能特色却一直并不突出。由于民主监督弹性较大,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和纪律的强制性,其意义和作用往往不被人们理解,也容易被一些单位和部门所忽视。

罗湖区政协副主席罗安娜坦言,在进行民主监督工作时,监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够清晰,监督主题拿捏不准,民主监督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不具备强有力的约束力等等问题常常困扰着政协委员们。过去,区政协委员们在民主监督工作的履职过程中,就遇到了诸如缺乏沟通和约束力等困惑。而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其他各区、甚至全国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

过去,民主监督员由辖区各相关单位从工作考核或科学决策的角度考虑,主动发起、自行聘任,弱化了政协的参与,混淆了监督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民主监督随意性较强、呈“碎片化”运作,缺乏应有的实效和刚性。被监督单位接不接受监督、采不采纳监督意见与建议,完全取决于其认识的深度。有个别单位甚至认为政协不是权力主体和决策机关,不愿接受来自政协的协商式监督,觉得民主监督是“无事找事、无权找权”,增加了自身工作量。另外,由于部分政协委员对单位工作的重点了解不透,对自己职责定位不明,也存在监督主题抓不准、意见缺乏可行性现象,影响了监督的成效。

针对这些情况,广东省委办公厅对加强和改善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明确指出民主监督的八个形式,分别是: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民主评议、特约人员监督、反映社情民意、其他形式监督。在此基础上,罗湖区政协首次系统性开展了民主监督工作,创新性地把八大民主监督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且探索出从知情、沟通到反馈的一整套运作机制,使民主监督从“碎片化”向“制度化”迈进,形成了民主监督的“罗湖模式”。

形成合力规范运作,“柔性监督”得到“刚性落实”

两年来,罗湖区政协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机制创新,从“明确主体、完善机制、加强指引、强化协作”四方面入手,实现民主监督有序开展,保障民主监督高效运行,使民主监督职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一是明确主体。区政协主席班子成员分到各民主监督组,对各组进行指导、督促,每人每年参加各组民主监督活动至少1次以上。办公室、各专委会人员也均分到民主监督小组,负责民主监督组与罗湖辖区各街道、区直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增强了监督合力。

改变以往部门聘请民主监督员的做法,从2017年开始,罗湖区政协统一招募、集中委派政协民主监督员,让民主监督由“分散”转变为“集中”,上升为组织行为。民主监督员实现“一年一委派”,由区政协于当年初统一面向所有政协委员招募。

二是完善机制。区政协建立“班子统筹、专委会和办公室协调、监督小组组长负责”工作机制,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分析会,总结成绩、反思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明确下一步的推进思路,为深入实施民主监督创造条件。2017年,罗湖区政协共组建了20个民主监督小组,对城市更新、环境提升、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等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以及7个执纪执法部门、10个街道办事处开展监督。2018年又增加至23个组,其中5人及以上的组有12个。

民主监督小组与被监督单位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例会,听取被监督单位的工作通报,深入了解其工作重点,召开协商座谈会,共同确定监督主题;要求被监督单位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协助配合,落实专人负责,建立对口联系等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知情渠道。此外还通过走访、视察、调研等方式,将收集的意见建议以书面形式向被监督单位提出,要求其书面答复或举办反馈会议,听取办理情况通报。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则以提案、专题协商等方式开展监督,确保委员们“说的对”变成“说的算”,事事有回音。由此建立从提出监督主题到通报信息、落实反馈等机制,助推“柔性监督”得到“刚性落实”。

为了促进委员们有效履职,区政协还将民主监督纳入委员履职评价机制,并根据参与工作量的不同,对担任组织领导职务的组长和一般民主监督员分别给予积分。建立月统计制度、常态通报机制,定期晒委员履职“成绩单”,让得分少者“脸红心跳”,与其面对面约谈,指出差距不足,做好指导督促。

三是加强指引。今年6月,区政协办公室编制了工作指引,将民主监督工作分为“启动、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推进,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细分为确定议题、开展活动、督促办理、总结提高4个关键节点,同时明确时限要求,使监督员和被监督单位双方明白监督的内容、目标、措施。树立“不经调查不建言”的工作理念,先后制定出台了《罗湖区政协视察工作制度》《罗湖区政协调研工作制度》等,明确了视察调研的内容、形式、要求。

四是强化协作。民主监督是一种双向行为,需要监督员与被监督单位共同努力。区政协及时协调各方,建立工作对接机制,研究协调民主监督组与被监督单位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践中,各监督组通过听取被监督单位工作情况通报、列席相关工作会议、参与监督单位相关活动,进一步了解熟悉情况,提出更加准确深入的意见建议。活动过程中严明纪律,要求各民主监督组结合各相关部门工作同步推进,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干扰部门日常工作。加强各民主监督组之间的横向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互相学习借鉴。各被监督单位密切配合民主监督组工作,落实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主动提供通报单位情况,重要会议邀请监督组参加,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了协商民主的良好氛围。如罗湖区人民法院每天在区政协委员微信群推送“法律早茶”,让民主监督员第一时间了解最新法治资讯,帮助委员更好履职。

“清严实好”效果良好,监督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的民主监督工作相比2017年上了一个台阶,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清’(思路清晰)、‘严’(组织严密)、‘实’(内容扎实)、‘好’(效果良好)。”在前不久召开的“罗湖区政协2018年民主监督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务虚会议”上,吴裕中如是说。

据介绍,2017年委员们在开展监督工作时,曾出现一些问题,如工作已过半、部分监督组与被监督单位还没对接上,以及中途换组、换监督主题等等。随着机制理顺和工作开展,到了2018年,许多被监督单位主动积极和委员配合并磨合监督主题,配合程度和整改程度均有了大的提升。监督组的监督重点也逐步精准抓住了罗湖在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工作热情不断高涨,工作的方式方法都起到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2017年,区政协累计组织监督活动68次,提出意见56条。2018年,组织监督活动达107次,参加委员675人次,提出意见79条,解决问题55个,其中召开活动5次以上的有11个组。

吴裕中表示,下一步,罗湖区政协将在2018年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工作方案及工作指引,使方案和指引更合理、更完善、更切合实际;进一步明确监督主题和重点,加强对党委和政府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及热点民生问题的监督;进一步做好人员优化组合和组织、提高将监督发现问题转化为提案的转化率,进一步提升监督效果。同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明白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让被监督单位理解接收,形成广泛共识,从而让民主监督真正起到效用,为罗湖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与民主监督的政协委员们平时还有自己的工作,为了参加监督活动,他们需要挤出时间;为了解决发现的问题,他们更是想尽办法、“各显神通”。

在一个个民主监督组的努力下,爱国路路口学生们的安全隐患消除了、让黄贝岭医养融合养护中心工作人员头疼的营业执照问题解决了、超市里的“臭鸡蛋”下架了……政府部门多项工作得到推进,百姓关心的多个民生热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区政协系统性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成效正在显现。

1、交通治理监督组:

持续关注,确保爱国路路口学生安全出行

爱国路和文锦中路的交叉路口修建地下通道时,施工单位建了一条临时人行通道,却不料这条通道毗邻螺岭外国语小学,每当上下学与上下班高峰期时,人车横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今年9月初,交通治理监督组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立马开始了行动。

9月14日7:30,监督组的委员们一早到达现场勘察。他们拿出手机拍照、取证,并且现场“采访”路人,征求意见与建议。9:30,区政协领导及委员们联系了罗湖交通运输局、罗湖交警大队等相关单位再次前往该地段调研,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12:30,区政协领导及监督组成员与相关单位召开会议。通过考察现场及观看相关照片和视频,委员们对该路段的交通设施和组织提出了5项具体措施。

会议结束后,监督组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持续追踪。9月16日,台风“山竹”入侵深圳,该地段树木倒伏,交通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剧。发现该情况后,交通治理监督组即刻向交警部门反映情况,在全市交通大抢修的前提下,专门抽出力量连夜施工,在9月18日学生复课前完成了障碍物的清理,保障了学生的安全。截至9月26日,该监督组关于改善爱国路路口交通的各项意见全部得到落实。

2、医疗卫生监督组:

全力协调,解决医养融合养护中心大难题

“那是我们监督组在黄贝岭医养融合养护中心进行第7次民主监督时发现的问题,马上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医疗卫生监督组的组员吴丽明回忆说。

黄贝岭医养融合养护中心是罗湖区医养融合的重点工程。但在监督的过程中,委员们发现了一个令管理者大为头疼的问题——该中心一直未取得营业执照和未能对外营业,只能接收黄贝岭村本村的老人,从今年一月试营业至今,没有发挥出本应有的作用。

经过深入了解,委员们弄清楚了个中原委。养护中心将医养护结合起来,打破了民政养老与卫生医疗资源之间的障碍,但因其尚属于改革的新生事物,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时遇到了政策壁垒,相关部门政策不够清晰,导致该中心未能办下牌照。

据悉,经过监督组和区政协的积极协调,该中心的营业执照将于近期办理下来。医疗卫生监督组组长罗伟香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民主监督工作尽一些力,帮助这些机构解决实际困难,也为罗湖医改做出贡献。”

3、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组:

坚持守候,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去一家大型超市买鸡蛋,回家之后却发现蛋黄是散的、鸡蛋是臭的。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组的唐宏辉委员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坐视不理,而是立刻前往了这家超市,了解到底是个别特例还是普遍现象。

到了超市,唐宏辉马上和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取得了联系。为了防止更多市民买到可能有问题的鸡蛋,她在货架前连续守了2个多小时,直到执法部门人员到来。

执法人员经过现场核查,当场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鸡蛋进行下架处理,并责令该超市整改,同时承诺进一步加大对罗湖各个超市,特别是与百姓日常饮食相关食品的抽查和检查力度。

该组组长尹宗臣介绍说:“针对食品安全,我们把监督组的工作和市市场监管局打造的‘星期三查餐厅’行动对接起来参与其中。在行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并向区市场监管部门提出推广‘明厨亮灶’工程的建议,切实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4、科创监督组:

深入考察,将监督成果形成提案

本年度,科创监督组深入考察了解了罗湖区科技产业氛围、区人才引进体系、区科技企业扶持政策,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丰富和优化区级人才引进体系、大力加快罗湖重大科技空间建设政策、大力加快现有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资源体系建设、大力引进与罗湖区支柱行业和特色行业相关的上市龙头企业等建议。

科创监督组组长陆有源表示,已经根据监督成果形成了相关提案,希望可以从科技基础设施、人才引进和配套政策扶持方面深化改革,推进罗湖科创的升级和发展。

5、治水提质监督组:

多方对接,让民主监督“不走过场”

深圳水库环境优美、水质清澈,水源的保护措施亦十分到位。治水提质监督组在走访过程中却发现,有个别游客频频跳进水中“游水”。该组就此向区环水局提出建议:“加强大望、梧桐山风景区及深圳水库范围内污染水源行为的监管,严禁在水源地戏水。”

该组组长卢礼炎表示,治水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比如属于安全的问题要与公安沟通,属于城管的问题要与城管联合,监督组从中要发现问题并促成各方对接。“民主监督要起到实效,而不是走过场,这也是区政协这两年大力推动民主监督的意义所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