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可謂是全球電子商務領先者,主要以阿里、京東平臺爲主的幾大體系,也還很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退換貨、售後服務、假貨(實物照片不真實)等等問題需要改進。

當劉強東和馬雲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黃崢就“偷偷”帶着拼多多,強勢來襲。而現在的拼多多,已經發展成爲了中國的超級電商平臺之一。要知道,拼多多作爲一個“年輕人”,能夠在他們兩人的眼皮底下“活下來”,是很難的一件事。有多少平臺,“夭折”了原因種種。

現在拼多多,也找準了自己的路線。朝着“親民”的方向,“全軍出擊”。拼多多一直都是靠着拼單、團購等,實現價格低廉的效果。而就算發展的再好,也會迎來發展的瓶頸,帶來客戶的流失。

這些年,爲了能夠更好地留住自己的客戶,拼多多可以說是,各種活動的“策劃組”。網上更是有這樣的說法,看一個人當不當你是好朋友,就看他有沒有讓你幫忙砍過價。而2019年,雙十二大促之前,拼多多再一次引領潮流,獨創並上線了一種新型玩法。

這個玩法就是“百億補貼”,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正是它的這個獨創,引來了其他平臺的效仿。第一個是劉強東的京東,在當時的12月初,就緊跟其後推出了所謂的“百億補貼”。看到兩位“小弟”,也在搞,阿里巴巴自然也按捺不住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就在但是雙十二大促的第二天,上線了“同款”活動。大家對於聚划算可能有點陌生,其實很早之前,阿里就將聚划算併入到天貓了。只是從2019年的3月,纔開始將更多的“產品”,列入到聚划算中。而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看出它就是奔着下沉市場去的。現在看來,或許就是因爲拼多多施加的壓力吧。畢竟,拼多多雖然“年幼”,但是在下沉市場這一塊,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根據當時的數據顯示,很多的爆款,有超過一半的訂單,都是來自於下沉市場。由此可見,它的潛力是有多大、多強。而看到這一切的阿里,自然不會放棄這個絕好的機會。再說,下沉市場包括了三線城市以下的,一些鄉鎮或者農村。除了幅員遼闊之外,還人口衆多。就算每個人只是拼一次9.9元的單,就能夠掙一大筆錢。

再說了,社會在進步,互聯網自然也要繼續前行。電商和下沉市場的“結合”,也是必然趨勢罷了。而作爲中國的知名電商平臺,又怎會眼睜睜看着,別人掙錢呢?而且當時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進軍下沉市場,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更讓人心動不已。

那麼,未來的這段時間裏,這三大電商巨頭,到底誰會在“百億補貼”上,更具優勢呢?我們拭目以待吧。

拼多多是第一個推出的,自然在下沉市場上,有更多的經驗。2019年6月,他就時常推出類似的活動,尤其是一些價格比較高的產品。例如蘋果手機,吸引了無數的新用戶,在平臺上花錢。不過也是有點“缺點”的,因爲它的活動數據不是很漂亮。雖說淨增數據很可以,但是在歸屬股東淨虧損和市場預期淨虧損上,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而現在,聚划算背靠阿里強勢加入,或將取得更好的效果,你們覺得呢?未來誰當“大哥”,還真的不一定呢。能給消費者帶來實惠的肯定就是“老大”,大家怎麼認爲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