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4月18日消息(記者王偉)在第50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和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青島聯合舉辦主題爲"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資源"的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動。活動現場視頻連線正在西南印度洋執行中國大洋52航次科考任務的"大洋一號"船,直播觀看中國自主研發的6000米勘查取樣型無人潛水器(ROV)"海龍Ⅲ"布放過程,現場互動問答學習瞭解深海中鮮爲人知的地球知識。

現場連線"大洋一號"船,觀看科考隊員們布放潛水器"海龍Ⅲ"(央廣網發 北海局供圖)

在北海局應急指揮廳內,來自青大附中的同學們正在聚精會神地通過視頻連線,觀看科考隊員們布放潛水器"海龍Ⅲ",準備開始本航次第三航段第七次下潛作業。船上科考隊員介紹,本航段,在母船"大洋一號"船的配合下,"海龍Ⅲ"搭載多種自主研發監測探查針及取樣設備,現已完成了六次下潛作業,原位觀測到海底大量大型底棲動物、潔淨海水、底棲魚類、深海沉積物等多種樣品,進行了多種原位參數測量。"海龍Ⅲ"ROV是由大洋協會支持、由上海交通大學葛彤教授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國產化、大功率、作業型的水下無人遙控潛水器,特別適用於深海科學考察作業。

活動中,師生代表們還觀看了"大洋一號"船化學和生物實驗室內科考隊員處理樣品全過程,在互動問答環節中,學生代表們向"大洋一號"船長及生物、化學、氣象、地質、裝備等專業人員提問,進一步學習瞭解大洋科考知識。

據悉,"大洋一號"船於2018年12月10日從青島起航,先後前往印度洋、大西洋執行中國大洋52航次科學考察任務,航程約23900海里,共分五個航段,預計2019年7月完成任務返回青島。本航次執行我國"十三五"規劃"蛟龍探海"工程之深海資源勘查與開發和深海環境監測與保護的重要任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