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主角苦刑犯冉·阿讓爲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兒麪包,也正是這塊兒未能得逞的麪包,將冉阿讓送入了牢獄,將孩子送往了天堂。而麪包店的店長卻欣喜於自己沒有損失,警察也懲罰了犯人,將正義發揚光大。世界似乎變得更加美麗和平,而這羣該死的刑犯得到了制裁,他們就是罪惡的化身,這世間容忍得下死亡,卻容忍不下罪惡。

《悲慘世界》因偷一塊兒麪包入獄十九年,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你是罪惡,正義的罪惡

在正義的牢籠中,罪惡的人用汗水和血肉贖罪,這就是代價,做惡的代價。而贖罪的路也讓冉阿讓終於得到了解脫的機會。再假釋的路上,冉阿讓受恩於神父的恩賜得到地方休息並且享用餐飯。這恩賜並沒能讓他心懷感激,而罪惡的雙手再次伸向了違法的邊緣。他偷走了神父的銀器,轉眼被警察再次逮捕。神父如同上帝,說銀器是他贈送,就此拯救了這顆滿懷仇恨的心。

《悲慘世界》因偷一塊兒麪包入獄十九年,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我曾以罪惡相報恩情

當被拯救的時候,冉阿讓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贖!從此他化身馬德蘭,埋頭工作,而命運也給了他機會,讓他在製造黑玻璃小工藝品上有所發明而起家,經過努力,他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辦起了企業。而成爲富翁以後的他,便將自己曾經所受之恩情還報於社會,他樂善好施,救助窮人。而他也因此而當上了市長。

此時的他正好相識了芳汀,而芳汀和一個大學生相戀而生下一女---珂賽特,但是大學生將她拋棄,芳汀走投無路,將女兒寄養在貪心的泰納迪埃家,去工廠做工。而工廠的老闆正好是馬德蘭。因爲小人的挑撥,使得芳汀被誤會並且解僱。而他卻不知道自己將芳汀親手推上了絕路。爲了生存,芳汀賣了自己的頭髮,牙齒,甚至淪爲了娼妓。當馬德蘭發現了事情的原委以後,卻來不及拯救已經病入膏肓的芳汀。只能目送她離開這悲慘的人世。而他再次走上了救贖的道路---去拯救芳汀的女兒珂賽特。

《悲慘世界》因偷一塊兒麪包入獄十九年,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請爲我唱只安魂曲

而曾經監管冉阿讓的沙威卻正巧被派到了冉阿讓的市。正義和罪惡的再次碰面,讓他似乎認出了冉阿讓。冉阿讓從那對可恨的蛀蟲手中幾近波折救出了珂賽特,而爲了躲避沙威,再次被迫踏上了逃離的道路。而這一逃便是十幾年過去了。世界沒變,他還是犯人,街頭還會死人,街角還在交易,哀魂也始終無處安放,縱情的吼叫。可有什麼用呢?生前都掀不起大風浪,死了也只能隨風吼叫。

《悲慘世界》因偷一塊兒麪包入獄十九年,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嘿,她能賣很多錢,那個該死的

珂賽特長大了,而他卻老了。法國十月革命驟然而起,他遇到了一羣年輕人,他們像是正義的化身,至少是善良的化身。拿着槍,企圖讓世界變樣。馬裏尤司和珂賽特的戀愛,似乎再次把他置入困境。而革命的掀起,讓年輕人的高歌變成了戰爭。沙威再次出現,而他們站在對立的兩邊。這場景似曾相識,而結果卻不同。沙威被捕,他卻放了沙威。似乎,警長明白了什麼,對,他明白了他應該去死,然後把事情弄個清楚,至少不糊塗,就像這世界一樣。

《悲慘世界》因偷一塊兒麪包入獄十九年,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沒有毀滅,就還能長大

馬裏尤司受了傷,而起義的學生橫屍街頭,和那些哀魂唱起了歌。冉阿讓救了馬裏尤司,也拯救了珂賽特的愛情,總之他又救了一個人,就像曾經一直在做的那樣,也正向神父對他做的那樣。馬裏尤司和珂賽特的愛情終於修成了正果,而冉阿讓跟他們兩坦白了自己的過去,而這也讓兩人不能接受。最終迎來的是自己的滅亡。和那些亡魂一起,和那些哀怨一起,歸塵歸土。馬裏尤司後來知道了冉阿讓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醒悟還不算晚。亡魂在愛的人懷中安睡,世界在正義聲中沉寂。

《悲慘世界》因偷一塊兒麪包入獄十九年,背後原因讓人心酸

救贖的不是罪惡是正義

一切終將消亡殆盡,不管是做過的惡,還是行過的善。而人生來只是爲了讓自己能夠安睡,安心的睡。如你未嘗自我救贖,也請時常懺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