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shadow,一枚設計師/全棧工程師/算法研究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寫作和人工智能設計,當然偶爾也會跨界到人工智能藝術及其他各種AI產品。 這是我發在《 人工智能Mix 》的一篇論文閱讀筆記。

文末了解《人工智能Mix》 

來自Google Research的論文:

Graphic Narrative with Interactive Stylization Design

storyboard(故事板)是一系列圖像組成的面板,表示將依次執行的動作序列,例如在電影、動畫或舞臺上。 故事板最早在1930年代由迪斯尼工作室發明。 自從電影時代以來,電影就一直依賴這種方法來講述故事。 現在,故事板被廣泛應用於說明、總結和預先形象化各種動態內容,包括電視節目、電影、戲劇、小說、甚至軟件使用說明。 故事板以簡潔和通俗的方式表示動態內容,在許多方面與漫畫相似。

主要的區別在於故事板主要關注的是行爲和目的,而漫畫則關注的是以娛樂爲目的的對話(泡泡)。

作者描述了一個系統來將任何圖像集(如視頻剪輯或相冊)轉換爲故事板。 系統的目標是以交互式的方式完成內容創作,這樣用戶就可以探索並找到最適合他們需求和口味的故事板(挑選比如圖像、佈局和風格這些細節)。

- 處理流程

這項工作由3道主要工序構成,每一道都是一個挑戰:

如何從圖像集中挑選合適的圖片,然後將它們放入故事版的版面中,並應用風格濾鏡。

完整的處理工序如下所示,5個步驟,Input處理用戶的輸入、Frame Selection自動挑選圖片、Layout預測合適的佈局、Framing根據佈局裁切圖片、Stylization應用風格化濾鏡。

- 佈局

關於佈局,使用模板的方式,預定義大量的模板,通過匹配的方式來計算合適的版面,如下圖:

- 填充

有了佈局,需要爲每個佈局小方塊填充圖片,這時候需要找出每張圖片的焦點,按照比例進行切割、縮放,如下圖所示:

- 風格濾鏡

對於風格濾鏡,作者提出了一個交互式的設計工具來創建使用組合各種風格濾鏡(滑動條、模塊按鈕)。 這種方法通過允許用戶調整、修改和直觀地設計新的 風格濾鏡序列(此處敲黑板,劃重點) 來釋放創造力。

這是一個計算機思維方式pipeline(後續詳解),應用組合好的風格濾鏡,可以看到每一步的變化,組合還有無數種,最後的效果也是富有變化的:

提供這種手工設計方式的同時,作者提出了一種新的程序化方法,該方法可以自動組合風格模塊序列以獲得創新的結果。 (有手動的模式,自然就可以讓機器學習組合規模,從而自動化完成)

以上爲全文, 原文發表於《 人工智能Mix+》知識星球

《人工智能Mix+》

每天更新至少一篇筆記

目前正在優惠期間,

僅需10元

歡迎加入。

近期熱門推薦:

尋找AR中的Big Differenc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