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進入二戰以後,身高和體重並不重要,因爲基本不需要肉搏了。退一步說,即便肉搏,大家都是拿着刺刀作戰,身高體重就是其次的,主要看雙方誰的武器好以及拼刺訓練嚴格。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對於二戰的士兵來說,第一重要的是體力和耐力。真實的戰爭,同電影是不同的。以日軍爲例,在中國遼闊戰場,他們往往行軍十幾天,作戰幾小時而已。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行軍或者駐紮。在這種情況下,體力和耐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國軍連續五次圍剿中央蘇區的時候,曾有西北軍參戰。當時西北軍很多是北方人,又高又壯,比紅軍的江西、福建、湖南士兵高出半個頭。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當時西北軍軍官很蔑視紅軍,自稱:老子手下一個兵舞大刀,能對付八個紅軍矮子兵。結果開戰以後,對不起,紅軍進行運動戰,高速穿插行軍,在艱苦的山地行軍中如魚得水。

那些小個子士兵體力和耐力都很高,揹負着幾十斤的輜重,每天都可以走很遠,甚至通宵行軍。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相反,西北軍大個子士兵根本架不住,叫苦不迭,速度緩慢,最終被紅軍拖瘦、拖垮,徹底打敗了。除了體力、耐力以外,第二重要的是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軍官最怕遇到楞的士兵,反而喜歡機靈的士兵。

在人海戰術已經過時的時代,步兵班都分散成幾個戰鬥組,靈活作戰。一旦戰鬥爆發,士兵並不是靠勇敢,而要靠自己的靈活和快速反應。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白寶山襲擊徐水高炮團時,第一槍打倒的戰士來不及反應,還算正常。但第二個戰士反應太慢,幾乎是眼睜睜看着槍口被打倒的。而第三個副班長反應神速,聽到槍響就立即翻滾臥倒,以高姿態匍匐迅速逃離陷阱,保住了性命。這纔是合格的戰士。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所以,日本人矮一點根本沒有關係。日本人矮是矮,但其實挺壯實的,用北方話來說,大部分是那種車軸漢子。實際上,就體力和耐力來說,日本人是很強的,不亞於列強的士兵。他們還有在關島、菲律賓潛伏二三十年也不投降的。


那些小個子士兵體力和耐力都很高,揹負着幾十斤的輜重,每天都可以走很遠,甚至通宵行軍。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相反,西北軍大個子士兵根本架不住,叫苦不迭,速度緩慢,最終被紅軍拖瘦、拖垮,徹底打敗了。除了體力、耐力以外,第二重要的是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二戰日本人普遍1米5,但是他們的戰鬥力爲何如此的瘋狂?

軍官最怕遇到楞的士兵,反而喜歡機靈的士兵。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