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世旭(左)正在借助雷达设备监测空气质量。新华社记者 梁军 摄

新华社兰州11月26日电(何问、梁军)一束绿光从白色盒子中笔直射出,光束随机身缓缓旋转。在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处山坡上,这台机器正扫描着方圆5公里可能出现的污染源。

这台名叫“双镜微脉冲激光雷达”的机器,是甘肃省兰州市环保局治理大气污染的新设备。近年来,这样的科技元素开始融入中国各地环保治理,逐渐优化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方法手段。

兰州市是中国西部的重工业城市,南北环山,污染物难以扩散。由于空气污染严重,这座城市曾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兰州从2011年底开始大力治理空气污染。其中,“网格化”是最有代表性的措施。

这个1.3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被划为1482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需要安排人员巡查。这些网格员每天通过“马拉松式”步行,用肉眼排查污染源。因为综合治污措施成效显著,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兰州还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

“网格员凭一双脚满大街步行巡查,或者大冬天派专人驻厂蹲守,这种传统办法耗费人力,靠双脚、肉眼未必能看清隐蔽处,而且一到后半夜,人难免会打瞌睡。”兰州市环境保护局大气处处长杨继宏说。

一到秋冬季,各家各户都需要烧煤取暖,生活燃煤的大量需求给兰州盖上了一顶“黑帽子”。以往这时,杨继宏总在慌忙指挥各路人马行动。如今,他从容地坐在办公室,只需拿着手机,就能看到各类监测终端传来的数据变化。

瞿世旭(右)和同伴正在分析雷达监测结果。何问 摄 新华社发

“现在的监测设备已经有7套了,利用它们可以准确掌握污染源的位置,然后执法人员可以根据线索,直接去现场处理。”杨继红说,随着科技手段的多重运用,曾经令人困扰的大气污染源已经无处躲藏。

每天,一辆装载双镜微脉冲激光雷达的“走航雷达车”穿梭在兰州街头,代替网格员锁定污染源。据雷达操作手瞿世旭介绍,设备通过激光雷达垂直、水平同步进行扫描,配合高精确地图,像坐标一样定位污染源头的时空分布,并形成数据图像。

针对地势较高、较隐蔽的污染源,兰州市派出无人机巡航,用高清摄像头全天候监控城市空气状况。“一台无人机飞行25分钟,每次可以覆盖20多平方公里,而且通过夜视功能在手机上实时直播污染画面,它是我们监测大气污染的千里眼。”杨继宏说。

除此以外,兰州市还针对企业排污、扬尘、机动车尾气等各种大气污染源头建立了科技监测平台,初步形成了涵盖高架源和低空源、固定源和移动源、从地面到空中的立体式大气污染防治大数据系统。

“过去,汽车尾气超标必须人工检测,至少需要20分钟,完了还得到尾气检测站最终认定,如今通过安装在高速路口的专业设施,1秒钟就可以完成检测。”杨继宏说。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践行,环境保护被中国提到了尤为重要的位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2018年,中国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用科技手段防治大气污染得到了大力的倡导和鼓励。

除了政策法律层面,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环保的实践中。在华北,河北沧州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污染源实时监测;位于中部的湖南长沙通过超级计算机对空气情况进行精细化分析;而南方环境较好的深圳也搭建了雷达监测网络,监测范围覆盖全城。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中国的科技防污将逐渐系统化、全面化,由此形成治理污染的网络系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